张伟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论六朝人物画造型语言的变革被引量:1
- 2013年
- 六朝以前的人物画主要以装饰纹样的形式存在,作为政教工具使用,其艺术价值是附庸于实用功能的。六朝时期玄学的兴盛引发了审美的觉醒,使艺术性成为绘画的基本价值。中国人物画在六朝形成了独立完整的艺术体系,以绘画性取代了传统的装饰性,并形成了鲜明多样的绘画风格及样式,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张伟红
- 关键词:六朝人物画
- 六朝绘画材料工具的应用及发展
- 2014年
- 六朝以前的绘画主要以装饰纹样的形式存在,服从于不同的工艺技术条件和实用功能。六朝时期随着绘画艺术的独立,使艺术性成为绘画的基本价值。六朝的艺术实践极大地拓展了材料工具的应用空间,为古老的工具赋予了新的生命和价值,提出了新的命题,表现了艺术形式应当服务于内容的精神实质,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张伟红
- 关键词:六朝绘画
- 陕西唐代壁画文化影响力提升的策略
- 2016年
- 唐代壁画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家大力发展"一丝一带"经济圈的趋势下,已迅速成长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拥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提升陕西唐代壁画文化影响力的基础在于产业化的发展,而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政府对民间资本的引导和运用。政府引导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能及时有效地建立健全关于提升陕西省唐代壁画文化影响力的制度化建设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适合陕西省实际情况的具有丰富的制度、物质、精神内涵的长效管理机制。以充分发挥陕西省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局服务。
- 张伟红颜瑜
- 关键词:唐代壁画文化影响力
- 从文人画到大众化:“文革”对中国画艺术的错位推动
- 2014年
- 传统文人画发展至封建社会末期,原本鲜活的人文精神已经僵化成为一种衰败的模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狂风暴雨的反复冲击,传统文人画体制最终被拆解。中国画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得到明确,以写实为基础搭建了中国画新的技法系统和评判标准,大型画、人物画、工笔画等有了新发展,新艺术思想的进入成为可能。"文革"对于中国画在破坏的同时有错位推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补习了中国画的大众化基础实践课程,客观上为改革开放后现代艺术思想的进入做了酝酿。
- 张伟红
- 关键词:中国画文人画大众化
- 六朝画家群体的出现及士体与工体之分化被引量:1
- 2014年
- 一、六朝以前的画家六朝以前,先民们创造了大量优秀的工艺美术和绘画作品,但见于史册有名有姓的画家却寥若晨星,史书中有记录的画家完全没有作品传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现存史书中记录最早的画家是秦始皇时代的裔,在《太平广记》卷210引《王子年拾遗记》中记载:“秦有烈裔者,骞霄国人,秦皇帝时,本国进之……善画龙凤,轩轩然惟恐飞去.”古代宫廷豢养有一技之长之人为弄臣,非特出者,史书难得记载其名.其后就是见诸《西京杂记》的六位画家:毛延寿、陈敞、刘白、龚宽、杜阳望和樊育.众所周知,没有王昭君公案,此六人亦不可能记入史册.《太平广记》和《西京杂记》皆为小说杂记,不具备正史的严肃性,只可作为考证参照性依据.
- 张伟红
- 关键词:画家六朝《西京杂记》《太平广记》分化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