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纬
- 作品数:65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工科专业“两阶段式”毕业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整个毕业实习过程可分解为"引企入校实训-试用顶岗实习"两个阶段,分别在校内校外进行。第一阶段与伙伴企业合作在校内基地集中完成专业实训,主要目标是:以企业带来的课题为对象,以完成项目化设计过程为形式,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第二阶段在有劳力需求的企业进行,结合就业,学生在获得一定报酬的同时在岗实习,主要目标是: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企业文化,汲取社会营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其中部分学生的实习期就是就业岗位试用期。
- 廖晓纬
- 关键词:校内实训顶岗实习
- 基于局部投影和提升小波的混沌信号降噪
- 2012年
- 根据信号和噪声的不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投影和提升小波的混沌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利用提升小波变换得到实际混沌信号的近似系数,对其进行相空间重构,与实际混沌信号的重构相空间进行比较,来选取局部投影的邻域,在局部邻域内进行奇异谱分析,利用代表吸引子的主分量来重构混沌信号。通过对Lorenz模型和月太阳黑子进行仿真分析,证实了提出方法对混沌信号降噪的有效性。
- 刘云侠廖晓纬杨国诗
- 关键词:混沌信号提升小波奇异谱分析降噪
- 基于STC89C51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基于单总线的采用DS18B20和STC89C51单片机组成的多路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可以完成温度的测量、显示和报警等多种功能。介绍了其原理和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硬件构成、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具有性价比高、可靠性好、功耗低等优点。
- 潘磊落廖晓纬贾群徐小军
- 关键词:STC89C51多点温度测量DS18B20
- 一种基于IGBT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普通变频调速系统无法直接对煤矿大容量的中、高压电动机进行变频调速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高-高"直接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的设计及仿真,并分析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操作简便。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节省能源,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控制灵活、输出谐波小,具有很强的现场实用性和适应性。
- 朱玉琴郑晓东廖晓纬韩芳
- 关键词:煤矿高压变频调速IGBT整流器逆变器
- 构建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库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可以提高开发课件效率,使多媒体课件资源库能够有条件、有系统、可持续地建设发展,从而达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郑晓东廖晓纬贾群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 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要素——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学校的定位出发,摆出了目前办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表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办学过程中的要更新的理念、改革的方向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对修订教学计划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 廖晓纬
-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
- 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解决计数器测频法中存在的问题
- 2000年
- 本文介绍了计数器测频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改进测量的方案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 廖晓纬
- 关键词:误差分析测周法
-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智能抢答器设计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市场上有线抢答器节点安装困难,系统设计安装完成后扩充不便,而无线抢答器扩充节点数目有限,价格过高的问题,利用CC2430处理器和ZigBee技术设计出一个能够双工通信,自动检测、自动恢复、自动语音播报的无线智能抢答器系统。本系统具有成本低、节点扩充容易,经实验测试,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各种抢答竞赛需求。
- 沈晓波王留留廖晓纬陈帅
- 关键词:CC2430
-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面临的困境分析以及解决方案论证,结合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的现实案例,得出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填补"第一课堂教学"不足是地方师范高校快速转型改革,满足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
- 沈晓波廖晓纬王留留
-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学地方师范院校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基础课程教改探索——以“信号与系统”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以社会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把"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念贯穿于该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 聂文艳廖晓纬
- 关键词: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