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阵
- 作品数:39 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 2009年
- 张志阳庄严阵李宝玉陈进忠
- 关键词: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确诊病例病理诊断内镜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在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SP法 ) ,分别检测 4 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研究组 )的异位和子宫内膜及 32例子宫肌瘤患者 (对照组 )的子宫内膜组织中MMP 9、TIMP 1的表达。结果 研究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 ,MMP 9的表达分别为 0 381、0 336、0 2 76 ;TIMP 1的表达分别为0 2 39、0 2 5 3、0 2 6 7;研究组异位及在位内膜、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MP 9/TIMP 1的比值分别为1 5 94 ,1 2 93,1 0 34。研究组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 9、MMP 9/TIMP 1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 ;研究组异位内膜组织中TIMP 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也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整个月经期 ,异位内膜组织中MMP 9表达升高 ,TIMP 1表达降低 ;在位内膜MMP 9表达升高 ,其中异位内膜比在位内膜MMP 9表达升高仅发生于增殖期。结论 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 9、TIMP 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 陈琼华曲军英许雅云邱娜璇庄严阵钟山方庆全
- 关键词:在位内膜TIMP-1子宫内膜组织增殖期抑制剂
- 胃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3
- 1998年
-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微波修复检测50例胃癌、癌旁粘膜及正常粘膜组织中P53、P21癌基因蛋白及PCNA的表达,探讨其意义。结果表明:癌基因P53、P21及PCNA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分别为78%(39/50)、95%(47/50)、96%(48/50);癌旁粘膜分别为42%(21/5O)、18%(9/50)、66%(33/50)呈弱阳性反应;而在正常组织均为阴性0%。P53、P21和PCNA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组织学类型无关(P>0.01),而与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都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P53、P21癌基因突变及PCNA表达完全正相关。表明P53、P21基因的突变及细胞核增殖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故使用免疫组化加微波修复检测胃癌的P53、P21及PCNA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指标,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同时为早期诊断胃癌提供参考。
- 王淑真张海萍庄严阵江显毅陈琦杨萌霓陈佩琼方庆全
- 关键词:胃癌癌基因癌基因蛋白免疫组化
- 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与P53在鼻咽癌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 EB病毒潜伏感染和抑癌基因 P5 3异常表达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方法对 5 9例鼻咽癌 (NPC)和 12例鼻咽部正常或慢性炎症组织进行单克隆抗体 L MP1、P5 3标记 ,并结合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发病年龄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正常和慢性炎症的鼻咽粘膜均呈阴性表达。NPC中 ,L MP1阳性率 6 9.4 9%(4 1/ 5 9) ,P5 3阳性率 4 4 .0 6 % (2 6 / 5 9) ,双阳性率 30 .5 1% (18/ 5 9)。L MP1在非角化性癌、低分化癌及青年组 NPC中高表达 ;在鳞癌、高分化癌及老年组中低表达。P5 3在低分化癌中高表达 ;但与 NPC组织学类型、发病年龄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 NPC发生、发展过程中 EBV潜伏感染起主导作用 ,P5 3基因异常表达可能起协同作用。EB病毒潜伏感染是
- 庄严阵赵知仁林庆瑞杨善民陈佩琼杨萌霓
- 关键词:EB病毒LMP1P53鼻咽癌免疫组化
- 13例副神经节瘤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5
- 1994年
-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起源于神经嵴细胞,主要分布于头、颈、胸和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分布的部位。1969年Szijjct等首先提出了APUD瘤概念后,不少学者发现Paraganglioma具有与之相似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征,因此将此瘤归属APUD瘤。由于Paraganglioma较为少见,文献中对它的命名、分型不一,以致概念模糊。
- 庄严阵陈佩琼杨萌霓
-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 膀胱恶性颗粒细胞瘤一例被引量:2
- 2006年
- 庄严阵江显毅陈佩琼
- 关键词:恶性颗粒细胞瘤膀胱肌母细胞瘤术中发现低度恶性未切除
- 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观察胃肠道神经源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进行光镜观察,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6例、直肠1例。发病年龄30~50岁。镜下观察,良性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4例、恶性神经鞘膜瘤4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4例中1例伴有横纹肌肉瘤分化,免疫组化染色S-100弱阳性,Myoglobin部分瘤细胞阳性,证实是恶性蝾螈瘤。结论:胃肠道良恶性神经源肿瘤病理特点和软组织的神经源肿瘤相似,具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含一种或数种异源性成分。
- 王淑真张海萍庄严阵杨萌霓
- 关键词:胃肠道免疫组织化学病理
- 乳腺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及意义
- 1998年
- 乳腺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及意义王淑真庄严阵张海萍江显毅陈琦杨萌霓陈佩琼方庆全厦门市第一医院病理科(厦门市361003)1材料与方法本组47例取自我院1995~1996年间乳腺癌根治术标本,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石...
- 王淑真庄严阵张海萍江显毅陈琦杨萌霓陈佩琼方庆全
- 关键词:乳腺癌P53P21蛋白表达PCNA免疫组化
- 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患者,男性,52岁,2004年7月因尿频、尿急入院,影像学发现下腹部盆腔实质性占位,可能来源于腹膜后。术中发现肿物起源于膀胱,与膀胱颈部紧密粘连,向外呈膨胀性生长,压迫乙状结肠、前列腺、双侧输尿管。完整切除肿物后送病理检查。2006年7月患者以再次发现盆腔体检B超占位3周余入院。
- 付莉庄严阵黄红浪
- 关键词: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理特点
- 胰腺囊实性肿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庄严阵廖永强陈佩琼杨萌霓
- 关键词:胰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