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帅兰军

作品数:38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会议论文
  • 1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肾损
  • 10篇细胞
  • 9篇肾切除
  • 9篇肾损伤
  • 9篇肾脏
  • 9篇切除
  • 9篇5/6肾切除
  • 8篇肾脏病
  • 8篇慢性
  • 8篇慢性肾脏
  • 8篇慢性肾脏病
  • 7篇儿童
  • 6篇血症
  • 6篇酸血症
  • 6篇尿酸
  • 6篇尿酸血症
  • 6篇高尿酸
  • 6篇高尿酸血症
  • 5篇叶提取物
  • 5篇提取物

机构

  • 38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作者

  • 38篇帅兰军
  • 33篇李晓燕
  • 29篇何庆南
  • 27篇易著文
  • 24篇陈海霞
  • 20篇吴小川
  • 19篇党西强
  • 14篇何小解
  • 12篇李永珍
  • 8篇莫双红
  • 6篇曹艳
  • 6篇夏华
  • 6篇王英
  • 3篇徐芳香
  • 3篇李红梅
  • 3篇周频
  • 3篇张若林
  • 3篇彭力
  • 1篇程恰
  • 1篇廖娟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OXA13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BMP-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HOXA13对人血清白蛋白(HSA)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间充质转分化(EMT)和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经20 mg/ml人血清白蛋白作用48 h后,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entin)和HOXA13 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上调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OXA13表达,观察HOXA13不同表达水平对人血清白蛋白超载诱导CK、Vimentin、BMP-7表达改变的影响。结果 20 mg/ml HSA刺激HKC细胞48 h后,HKC出现EMT样改变:CK表达下降(P<0.01)、Vimentin表达增高(P<0.01);HSA超载同时使HKC细胞内HOXA13、BMP-7表达下降。基因转染上调HKC细胞内HOXA13表达后,能够显著抑制HSA超载诱导的EMT发生(P<0.05)和BMP-7表达下降(P<0.05)。结论 HOXA13拮抗白蛋白超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的作用可能与HOXA13上调BMP-7表达有关。
彭力何庆南李晓燕帅兰军陈海霞李永珍易著文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骨形成蛋白-7
胰岛素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应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外源性胰岛素对LPS诱导的AKI大鼠血、尿和肾组织NGAL、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对AKI的治疗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2h、6h、12h、24h组),治...
李永珍党西强何庆南徐芳香夏华李晓燕帅兰军陈海霞易著文吴小川
关键词:MMPAKILPS肾组织损伤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①建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②观察高尿酸血症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方法 96只健康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行同期假手术;5/6肾切除组(RK组):行5/6肾切除术;5/6...
帅兰军何庆南何小解陈海霞李晓燕易著文吴小川党西强莫双红
关键词:尿蛋白时间点慢性肾脏病
骨髓内皮祖细胞移植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和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研究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微血管密度、肾间质纤维化和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1)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EGM-2特异性培基诱导培养,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免疫荧光...
李晓燕何庆何小解易著文党西强吴小川帅兰军陈海霞
关键词:5/6肾切除肾间质纤维化上皮细胞转分化
胰岛素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应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外源性胰岛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血、尿和肾组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对AKI的治疗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将7...
李永珍何庆南徐芳香李晓燕帅兰军陈海霞夏华
预防性应用茶碱类药物对围生期窒息后新生儿肾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2018年
目的系统性评价预防性应用茶碱(ThP)类药物对围生期窒息(PA)后新生儿肾功能异常(RD)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07-31,收集关于PA后新生儿预防性应用ThP类药物干预评价RD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 5.2.6软件对RD发生率、血肌酐(Scr)水平、肾小球滤过率(GFR)、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378例患儿,其中干预组190例,对照组188例。纳入文献均为中度偏倚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R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35,95%CI(0.25,0.49),P<0.000 01]。干预组第1天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95%CI(-0.08,0.07),P=0.910 00];干预组第3、5天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MD=-0.57,95%CI(-0.68,-0.46),P<0.000 01;WMD=-0.35,95%CI(-0.53,-0.16),P=0.000 20]。干预组第1天GF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68,95%CI(-1.05,4.41),P=0.230 00];干预组第3、5天GFR均高于对照组[WMD=14.30,95%CI(11.73,16.87),P<0.000 01;WMD=10.59,95%CI(7.72,13.47),P<0.000 01]。干预组第1天尿β2M水平低于对照组[WMD=-7.23,95%CI(-8.65,-5.81),P<0.000 01]。干预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0.54,1.55),P=0.750 00]。干预剂量为8、5 mg/kg的干预组R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RR=0.37,95%CI(0.22,0.62),P=0.000 20;RR=0.34,95%CI(0.22,0.52),P<0.000 01]。RD发生率的漏斗图左右对称性可,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预防性应用ThP类药物对PA后新生儿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由于样本量不足及缺乏远期神经系统评价,目前仍不能常规应用于临床。
张若林张筠晗王英帅兰军李晓燕何庆南
关键词:茶碱围生期窒息肾功能异常META分析
骨髓内皮祖细胞移植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和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移植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微血管密度、肾间质纤维化和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1)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
李晓燕何庆南何小解易著文吴小川党西强帅兰军陈海霞
关注儿童用药后的肾损伤被引量:3
2018年
药物性肾损伤是儿童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经由肾脏代谢排泄时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肾脏免疫炎症,或导致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损伤、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慢性间质性肾炎、结晶性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功能障碍等。应用生物标志物可以早期监测药物性肾损伤。临床工作中应及时纠正药物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和监测肾功能,力求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易著文帅兰军
关键词:药物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儿童
茶叶提取物配方治疗5/6肾切除合并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茶叶提取物配方治疗5/6肾切除合并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120只健康清洁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5/6肾切除组(RK组)、5/6肾切除+氧嗪酸组(RK+OA组)、5/6肾切除...
帅兰军何庆南何小解陈海霞李晓燕易著文吴小川党西强莫双红
关键词:叶提取物肾切除高尿酸血症
出生体重与慢性肾脏病关联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出生体重与慢性肾脏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电子检索The Cochrane图书馆、MEDLINE、OVID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为建库截止至2016年6月,纳入以BW为暴露因素、评估生后发生CKD或其相关结局变量的观察性研究,文献需对CKD或其他结局变量的诊断标准做出描述并能提取CKD或其相关结局变量的OR值及其95%CI,语种限定为中、英文;排除文献:研究对象生后12个月内肾功能衰竭和死亡、有宫内感染病史或患先天遗传性疾病,母孕期暴露因素有潜在毒性物质接触史,研究人群包括成人和儿童但无法单独提取儿童数据。由两位作者独立检索关于出生体重(BW)对CKD风险相关的观察性研究,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采用NOS量表、横断面研究采用AHRQ量表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提取OR值和95%CI。应用Stata 12.0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均选用Der Simonian&Laird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 10篇观察性研究纳入本文分析,其中病例对照4篇(3篇8分,1篇7分),队列研究4篇(3篇7分,1篇8分),横断面研究2篇(1篇7分,1篇8分)。慢性肾脏病风险低出生体重(LBW)较正常BW人群高约80%,OR=1.80,95%CI:1.37~2.35;其中蛋白尿、终末期肾脏病和低e GFR在LBW较正常BW人群的OR及其95%CI分别为2.58(1.49~4.46)、1.42(1.22~1.66)和1.87(1.19~2.94)。终末期肾脏病、低e GFR在高出生体重(HBW)中较正常BW人群的OR及其95%CI分别为1.19(0.94~1.49)和1.09(0.93~1.27),HBW与生后慢性肾脏病之间无明显关联;LBW人群作为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仅见于男性人群中,OR=1.83,95%CI:1.10~3.05)。Egger回归提示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男性LBW是CKD的高危因素,HBW与生后CKD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张若林帅兰军李晓燕陈海霞王英何庆南
关键词:出生体重慢性肾脏病蛋白尿META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