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慧慧

作品数:7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华中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面气温
  • 2篇气温
  • 1篇滴谱
  • 1篇地基遥感
  • 1篇电场仪
  • 1篇东北冷涡
  • 1篇对流性
  • 1篇对流性天气
  • 1篇多模式
  • 1篇多模式集合
  • 1篇训练期
  • 1篇雨滴谱
  • 1篇特大暴雨
  • 1篇天气预警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强飑线
  • 1篇飑线
  • 1篇微波辐射计
  • 1篇冷涡

机构

  • 5篇郑州市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崔慧慧
  • 3篇李荣
  • 2篇智协飞
  • 2篇李娜
  • 2篇冯慧敏
  • 1篇王丽
  • 1篇王丽
  • 1篇吴洁

传媒

  • 1篇河南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东北冷涡持续影响下郑州地区多日对流性天气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FY2E红外云图及大气电场仪数据对2015年8月22~30日期间东北冷涡持续影响下郑州地区多日对流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冷涡长时间维持一方面与上游阻塞高压前部冷平流补充有关,另一方面与北上台风变性并入有关;②对流天气发生时,低层有一定的比湿,比湿锋区在一定程度上能触发对流。θ_(se)的密集带是高能高湿区,与对流性天气的落区有对应关系;③雷暴大风、冰雹天气不要求湿层深厚,但需要较高的CAPE,短时强降水需要一定厚度的湿层,CAPE并不一定很大;④中尺度福合线是5次対流性天气的触发机制,对流性天气起源于冷涡涡旋云系尾部因为该区域大气不稳定层结强。强降水与对流云边缘TBB梯度大值区对应⑤大气电场强度的变化和対流性天气的发生、维持及结束关系密切。
崔慧慧冯慧敏
关键词:东北冷涡大气电场仪
基于多模式集成技术的地面气温精细化预报被引量:25
2016年
基于ECMWF、JMA、T639、WRF四个数值模式2012年6月1日—9月30日地面气温3—60 h预报资料和郑州加密自动站资料,利用多模式集合平均(EMN)、消除偏差集合平均(BREM)、加权消除偏差集合(WBREM)及多模式超级集合(SUP)4种方法,对2012年8月29日—9月27日郑州城区11个站点地面逐3 h气温进行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采用绝对误差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在30天的预报期内,BREM、WBREM及SUP对于大多数站气温预报效果有明显改善,而EMN方案对11个站预报效果改善则不太明显;4种方案中,BREM和WBREM预报效果相对较好且稳定,各个站上3—60 h预报的绝对误差均在2℃附近或以下;SUP方案虽然对个别站预报误差较低,但是其预报效果并不稳定,一些站点的个别预报时效误差大于2℃。对于郑州观测站的气温预报而言,4种集成方案20时起报的气温误差明显小于08时起报的误差,并且20时起报的SUP集成方案绝对误差明显小于其他方案的绝对误差。总体而言,BREM、WBREM及SUP三种集成方案能够给郑州精细化预报业务提供较好的参考。
冯慧敏智协飞崔慧慧李荣
关键词:气温精细化预报
多源地基遥感资料在郑州强飑线天气预警中的应用
2024年
基于风廓线雷达、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计、雨滴谱等地基遥感探测资料和常规探测资料,研究多源探测资料在郑州强飑线天气预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①风廓线雷达资料精细地呈现了飑线过程中冷暖平流及垂直风切变的演变,特别是监测到飑线形成前1 h对流层中低层西南急流形成并增厚,深层垂直风切变增强,利于飑线的形成和组织化.②毫米波云雷达产品显示,随着飑线系统移近,云系增多增厚并向下、向上扩展,云中的含水量增大,强反射率因子接地指示降水产生.③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温度、湿度及大气不稳定指数在对流发生前后变化特征显著,在飑线临近预警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④雨滴谱数据显示直径2 mm以下的雨滴是此次飑线降水的主要贡献者.
崔慧慧崔慧慧李荣李娜张若玉李荣
关键词:强飑线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雨滴谱
基于TIGGE资料的地面气温延伸期多模式集成预报被引量:37
2013年
基于TIGGE资料中心提供的CMC、ECMWF、UKMO及NCEP四个集合预报中心2008年7月1日—9月30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面气温10~15d延伸期集合预报产品,首先采用Talagrand分布及离散度—误差关系评估了单个预报系统的预报性能,然后分别利用多模式集成平均(Ensemble Mean,EMN)、消除偏差集成平均(Bias-Removed Ensemble Mean,BREM)及多模式超级集合(Multi-model Superensemble,SUP)对地面气温进行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由于逐日的延伸期预报准确率相对较低,因此人们更关注延伸期预报对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对各个集合预报系统的逐日预报资料以及逐日"观测"资料做滑动平均,并对处理后的资料进行多模式集成,最后对超级集合预报的训练期长度进行调试,以获得最佳训练期长度。结果表明,四个集合预报系统的离散度相对于均方根误差都偏小,ECMWF预报效果最好,NCEP次之,UKMO预报效果最差。EMN、BREM及SUP三种多模式集成方法的预报效果均优于单个系统且SUP对预报效果的改善最明显。滑动平均后,预报误差进一步降低,且滑动步长越长,误差越小。对于SUP的训练期,逐日预报和3d滑动平均10~12d预报最佳训练期长度为75d;13~15d预报最佳训练期长度为35d;5d及7d滑动平均其训练期长度在各个时效均以35d为宜。
崔慧慧智协飞
关键词:训练期
基于TIGGE资料的延伸期多模式集合预报
本文基于TIGGE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英国气象局(UKMO)、加拿大气象局(CMC)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四个中心的全球集合预报资料,对延伸期10-15d预报产品中地面2m气温和24h累...
崔慧慧
关键词:TIGGE多模式集合T213
文献传递
郑州地区分类强对流天气环流分型及环境参数研究
<正>基于2000-2016年国家站及区域自动站资料,普查郑州地区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郑州地区强对流天气主要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三类,每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可能以上三类天气都有,也可能以某一类为主,基于此又将郑...
崔慧慧
关键词:环流分型环境参数
文献传递
“7·20”郑州极端特大暴雨降水细节特征和成灾过程研究被引量:16
2023年
基于常规探测资料、区域气象站资料、郑州双偏振多普勒雷达产品和ERA-5逐小时再分析数据等对“7·20”郑州特大暴雨降水细节演变、成灾过程和中尺度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特大暴雨环流背景罕见,海上远距离台风起到了“水汽转运站”的作用;降水时空分布的复杂性致使西部山区和郑州主城区成灾原因不同;关键环境参数对比分析表明,极端强降水对CAPE值要求不高,高的暖云层厚度和近地面大的露点等指标利于高降水效率的产生,中等强度以上的深层垂直风切变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高度组织化;西部山区强降水主要由中尺度孤立对流单体频繁影响所致,列车效应显著;郑州主城区强降水是由高降水效率的对流系统长时间维持造成的,降水粒子尺度大,数密度高,KDP值增大与雨强的突增对应关系较好。
崔慧慧崔慧慧郜彦娜李荣王森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