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彩雯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唑来膦酸
  • 4篇细胞
  • 3篇颌骨
  • 3篇坏死
  • 2篇牙龈
  • 2篇牙龈成纤维细...
  • 2篇颌骨骨坏死
  • 2篇纤维细胞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型胶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5篇崔彩雯
  • 4篇张健
  • 2篇马婷
  • 1篇汪铭
  • 1篇邓湘源
  • 1篇张文怡
  • 1篇马婷
  • 1篇刘春林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被引量:5
2011年
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降低了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了有融骨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多形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骨转移(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引起的高钙血和骨痛症、成骨不全等代谢性骨病。随着双膦酸盐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该类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报道。现报告我院1例双膦酸盐类药物性左下颌骨坏死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的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
邓湘源马婷崔彩雯张健
关键词:双膦酸盐颌骨坏死破骨细胞
唑来膦酸局部应用对大鼠拔牙创软硬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A)局部应用对大鼠下颌磨牙拔除后剩余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空白对照组、明胶海绵组和唑来膦酸治疗组,麻醉下完整拔除左侧下颌第一磨牙并做相应处理,术后2周同期处死所有大鼠。用X线片测量大鼠拔牙窝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取拔牙窝周围牙龈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下颌磨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结果:唑来膦酸治疗组牙槽嵴高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明胶海绵组(2.60±0.10mmVS1.99±0.22mm,P<0.001;2.60±0.10mm VS 2.12±0.24mm,P<0.001)。组织学观察拔牙创周围黏膜层上皮变薄,胶原较为纤细且排列疏松,血管变化不明显。结论:唑来膦酸局部应用抑制牙槽嵴骨吸收,促进拔牙窝新骨形成,对软组织作用不显著,可能抑制牙龈黏膜中胶原纤维的合成。
崔彩雯张健马婷汪铭
关键词:唑来膦酸局部用药牙槽骨软组织
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对拔牙创骨愈合影响的动物实验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对拔牙创愈合过程中I型胶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5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唑来膦酸治疗组、明胶海绵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均拔除同一侧下颌第一磨牙。唑来膦酸治疗组于拔牙创内植入唑来膦酸-明胶海绵复合体;明胶海绵组植入明胶海绵;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于术后1、2、4周取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型胶原和VEGF的表达,并对染色灰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2周,唑来膦酸治疗组I型胶原灰度值(60.00±1.81、63.47-4-3.02)均显著低于明胶海绵组(68.58±2.90、71.15±5.57)和空白对照组(69.164-9.63、72.50±4.10)(P〈0.05);唑来膦酸治疗组和明胶海绵组4周I型胶原灰度值高于1、2周(P〈0.05)。术后1周,唑来膦酸治疗组VEGF灰度值(69.93±2.74)较明胶海绵组(60.86±4.79)及空白对照组(61.52±2.28)高(P〈0.05),唑来膦酸治疗组2周较1、4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局部用药可增加I型胶原的表达,但早期抑制VEGF的表达。
马婷张文怡张健汪铭崔彩雯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I型胶原唑来膦酸
唑来膦酸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低浓度的唑来膦酸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唑来膦酸导致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of the jaw,BRONJ)的发生机制.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0、0.5、1.0、5.0、10.0 μmol/L)唑来膦酸作用于HGF,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razolium,MTT)法观察HGF增殖情况,利用细胞增殖度法动态检测第2、4、7天不同浓度唑来膦酸对HGF增殖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唑来膦酸浓度为0、0.5、1.0、5.0、10.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67±0.50)%、(2.13±0.21)%、(3.27±0.23)%、(4.17±0.35)%、(9.87±1.79)%.从1.0.0 μmol/L开始,随着唑来膦酸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增殖度法观察在0.5~ 10.0 μmol/L和7d范围内表现为浓度-时间依赖效应,随着浓度升高,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抑制更显著,不同浓度组之间吸光度值(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对HGF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
付庆彪崔彩雯轩宾郭宇轩刘春林张健
关键词:二膦酸盐类成纤维细胞
唑来膦酸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  双磷酸盐如唑来膦酸(zoledronicacid,ZA)被广泛用于与代谢性疾病和与肿瘤相关的骨疾病的治疗。然而最近双磷酸盐治疗的病人出现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双磷酸盐相关性颌骨骨坏死(bisphosphonate-r...
崔彩雯
关键词:唑来膦酸牙龈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双磷酸盐颌骨骨坏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