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莉
- 作品数:29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口腔数字化技术双学士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评价研究
- 2025年
- 为了进一步顺应2005年全国首次招收理学学士学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与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开展了口腔数字化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旨在为我国输送高水平口腔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文章就口腔数字化技术双学士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一介绍,并以2020级和202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该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与质量评价,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同时为口腔医学技术相关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杨胜涛王鹤云宋万忠于海洋岳莉
-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数字化双学士学位
- 基于虚拟患者的前牙美学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一例
- 一、患者资料女性,33岁,主诉"前牙存在间隙,要求关缝"。既往史:无牙科治疗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精神病等系统病史,否认有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否认有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二、检查及诊断口腔检查:13-23...
- 余美琪冯玉衡岳莉沈颉飞
- 关键词:牙间隙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医-技协同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路径研究
- 口腔诊疗技术与手段不断进步,甚至对口腔医学部分学科的日常诊疗流程形成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明确工作范畴、加深合作,医-技协同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而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医-技协同实践课程教学提...
- 李如意岳莉
-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育数字化技术
- 瓷美学修复中预备体边缘与修复体边缘的专家共识被引量:14
- 2022年
- 瓷美学修复是固定修复的热点,如何提升其边缘修复效果一直是瓷美学修复诊疗水平提升、相关并发症防治的重点以及医技合作的难点。但长期以来固定修复中对边缘的定义与分类、预备术以及制作工艺、质检等还存在诸多不完整的认知,医技统筹合作不足,而实操中医生或技师常常也缺乏核查牙体预备磨切量、预备体与修复体外形形态的可靠方法,大多依赖目测观察和个人经验。这些认知和医技实操的模糊欠缺,使得当前固定修复的边缘质量难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随着数字化诊疗及制作技术在瓷美学修复中的大量运用,数字化牙科扫描及数控切削对边缘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无法被扫描识别的边缘,无法信息化,再便捷的数字化流程也无法进行下去;不符合数控加工规范的过薄过锐的边缘即使扫描成功,也无法准确切削。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难题,有效提升边缘质量,集合了参与专家的共同意见,本文将从边缘涉及的不规则微小目标修复体空间的分析设计梳理入手,采用口腔立体几何“线—面—体”视角,定义了预备体边缘和修复体边缘“两个边缘”的内涵,并对8个亚分类概念进行解读,进一步提出可及性好的两个边缘宽度的实测方法,以及临床和制作的质检实测核查方案。以实测核查几何量—目标修复体空间为特征的两个边缘的新认识与新方案,将对全程数字化瓷美学修复提供更好的支撑。
- 于海洋岳莉刘伟才刘峰牛丽娜邵龙泉廖红兵骆小平李鸿波江青松于皓赵彬吴哲李长义吴国锋王焱牟雁东刘云松张海洋陈吉华刘洪臣
- 关键词:修复体边缘数字化
- 三维打印牙体预备导板引导下上前牙瓷贴面修复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对1例美学修复病例使用数字化美学设计指导美学蜡型制作,通过美学蜡型与研究模型的数据拟合,设计牙体预备导板并进行三维打印,配合显微牙体预备等技术进行上前牙微创修复,术后及术后1年效果良好,改善了患者的前牙美观,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 范琳余嘉怡岳莉于海洋
- 关键词:牙体预备上前牙美学修复美学设计导板数据拟合
- 3种口内扫描仪用于咬合关系记录的准确度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究3种口内扫描仪用于获取最大牙尖交错位(MIP)咬合关系的准确度,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0名上下颌牙列完整、咬合关系正常的受试者。对照组采用面弓转移和咬合记录将位于MIP的上下颌石膏模型固定在架上,并使用桌面扫描仪对固定的模型进行扫描以获得数字化模型数据;实验组分别使用Trios 3、Carestream 3600以及Aoralscan 3口内扫描仪对受试者进行口内扫描以获取位于MIP时上下颌口扫模型数据。在对照组数字化模型的上下颌双侧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上设置测量点并测量上下颌对应同名牙上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的距离之和D_(A),同时计算模型中切牙区、尖牙区以及第一磨牙区的测量点间距离之和,分别记为D_(I)、D_(C)、D_(M)。将添加测量点的对照组上下颌模型分别与实验组上下颌口扫模型进行精确匹配,计算匹配后对照组模型的D_(A)、D_(I)、D_(C)和D_(M)。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获得的D_(A)、D_(I)、D_(C)、D_(M)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3种口内扫描仪记录咬合关系的准确度。结果对照组D_(A)、D_(I)、D_(C)、D_(M)的值分别为(39.58±6.40)、(13.64±3.58)、(14.91±2.85)、(11.03±1.56)mm,Trios 3组相应的值为(38.99±6.60)、(13.42±3.66)、(14.55±2.87)、(11.03±1.69)mm,Carestream 3600组相应的值为(38.57±6.36)、(13.56±3.68)、(14.45±2.85)、(10.55±1.41)mm,Aoralscan 3组相应的值为(38.16±5.69)、(13.03±3.54)、(14.23±2.59)、(10.90±1.54)mm。方差分析显示无论是整体偏差D_(A)(P=0.96),还是局部偏差D_(I)(P=0.98)、D_(C)(P=0.96)、D_(M)(P=0.89),3种口内扫描仪获取的数字化模型与对照组模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规范的操作流程下,3种口内扫描仪获取的MIP咬合关系与传统方法无差异,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
- 王思谕周哲青袁泉岳莉杨胜涛
- 关键词:咬合关系
- 整体切削的聚醚醚酮可摘局部义齿即刻修复1例被引量:6
- 2020年
-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的新型高分子化合物,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口腔修复、种植、正畸等领域。目前,PEEK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已有临床报道,但整体切削的PEEK可摘局部义齿还未见相关临床报道。本病例应用全程数字化设计和PEEK材料,整体切削制作了集支架、人工牙和基托为一体的可摘局部义齿,对1例83岁上下颌牙列缺损的患者进行了即刻修复治疗,并进行了3~6个月的随访,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
- 鲁雨晴闵婕陈昕刘春煦董博岳莉于海洋
- 关键词:聚醚醚酮可摘局部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
- 单冠修复后的咬合接触变化分析
- 固定修复的患者日益增多,如果对咬合关系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咬合紊乱的患者增多。即使是一颗单冠的固定修复,也应在基牙预备前关注咬合问题以确保修复效果。本文以单冠修复后咬合接触变化的病例进行模型分析。
- 任薇岳莉
- 关键词:单冠修复咬合接触
- 牙龈瓷在红色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技巧--附病例报告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修复治疗中对于红色美学缺陷的修复技巧及修复效果。方法:通过使用牙龈瓷补偿前牙美学区软硬组织严重缺失的固定修复病例,结合有关临床和工艺制作的文献资料,对其修复设计方案、修复体设计以及制作过程进行讨论。结果:修复治疗效果得到患者及医生的一致满意。结论:对于红色美学缺陷的患者,有技巧地运用修复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 张靓高姗姗张倩倩岳莉于海洋
- 关键词:CAD/CAM技术
- 四维微笑设计辅助非对称面型前牙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区散在间隙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以四维微笑设计为主导、以面部流线为参考体系的全程数字化设计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例前牙区散在间隙患者进行四维微笑设计,辅助行超薄瓷贴面数字化美学修复。通过口内和面部扫描获得患者数字化信息,进行四维微笑设计和预测,进行2次美学预告,医患共同确定治疗方案后,进行微创基牙预备,制作超薄瓷贴面,就位后粘接。术后观察美观度、边缘密合度,于修复完成后1年复查。结果超薄瓷贴面边缘密合,颜色过渡自然,红白美学效果好,微笑时面部协调,1年后随访,颜面整体美学佳,基牙、牙周组织健康,患者满意。文献复习结果表明,时序性面部扫描与口内扫描数据拟合可以准确地进行四维微笑美学预测,模拟动态微笑及发音过程的真实状态,结合面部流线,为非对称面型患者设计出自然协调的个性化微笑;然而对于咬合改变、咬合不稳定或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需增加电子面弓、锥形束CT等数据拟合,更加准确地模拟患者术后的下颌运动。结论以四维微笑设计为主导、以面部流线为参考体系的全程数字化设计,辅助非对称面型前牙超薄瓷贴面的修复前牙散在间隙的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微笑协调美观,符合预期效果;患者参与度、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王浩张曦丹任薇岳莉甘雪琦
- 关键词:前牙间隙美学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