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辉
- 作品数:210 被引量:759H指数:15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黑木耳银耳复合固体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 2025年
- 目的:以黑木耳、银耳、黑木耳提取物为原料,赤藓糖醇为辅料,确定黑木耳银耳复合固体饮料加工工艺。方法: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黑木耳银耳复合固体饮料加工工艺。结果和结论:当黑木耳与银耳比例为1:1、黑木耳提取物添加量为20%、赤藓糖醇加入量为45%时,所得黑木耳银耳复合固体饮料经冲调后感官评分为95分,气味香醇,口感良好。
- 赵明毛雪姜威潘钰孔祥辉夏海华
- 关键词:黑木耳银耳赤藓糖醇固体饮料
- 黑木耳藜麦复合发酵饮料加工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以黑木耳、藜麦为原料,利用复合乳酸菌粉进行发酵,以感官评分和沉淀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黑木耳藜麦复合发酵饮料发酵工艺和稳定性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37℃,复合乳酸菌粉添加量为5 g/L,加糖量为15%时,所得黑木耳藜麦复合发酵饮料感官评分为96分,酸甜宜口,风味独特;当均质压力为35 MPa,黄原胶∶明胶1∶2(g∶g),稳定剂添加量为0.4%时,沉淀率最低为0.51%,无分层现象,说明发酵饮料稳定性好,均匀细腻,具有黑木耳和藜麦天然风味及乳酸菌发酵的特有滋气味。
- 刘晓艳杨国力孔祥辉王博
- 关键词:黑木耳乳酸菌发酵饮料
- 一种即食黑木耳营养糊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黑木耳营养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该即食黑木耳营养糊包含豆浆和改性黑木耳粉;以豆浆质量为基准,所述改性黑木耳粉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所述豆浆的固形物含量为0.05g/mL‑0.1...
- 孔祥辉张介驰郭春景韩冰马银鹏张丕奇于德水于丽萍王笑庸陈鹤戴肖东刘佳宁
- 文献传递
- 代料栽培桦褐孔菌比较试验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6种不同配方和不同栽培方式进行野生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袋栽试验,摸索菌核形成条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在菌核形成早晚、整齐度、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等存在明显差异,供试培养料中以4号配方(桦树木屑44%,玉米芯42%,麦麸10%,豆粉2.0%,蔗糖1.0%,石膏1.0%,水分65%)栽培效果最好,虽然菌核形成较晚,但个体较大,颜色较深,每袋平均产量可达16.79 g。不同栽培方式中,不开口的处理对菌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 韩增华张介驰刘佳宁戴肖东孔祥辉马庆芳张丕奇
- 关键词:桦褐孔菌菌株栽培菌核
- 黑木耳液体菌种及实用生产设备研制开发
- 张介驰孔祥辉马庆芳张丕奇戴肖东韩增华朴万华崔玉海
- “黑木耳液体菌种及实用生产设备研制开发”项目主要在液体菌种生产工艺,液体菌种生产设备设计、制造和液体菌种培养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在摇瓶培养条件下(25℃,140r/min),以正交试验确定的培养基振荡培养,72h菌...
- 关键词:
- 关键词:液体菌种黑木耳
- 一种含有黑木耳提取物、具有降血脂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黑木耳提取物、具有降血脂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黑木耳多糖400~1100mg、黑木耳黑色素35~100mg、红曲提取物95~350mg、银杏叶提取物75~180mg、山楂...
- 孔祥辉张介驰马银鹏刘佳宁于丽萍陈鹤张丕奇王笑庸戴肖东韩增华马庆芳
- 文献传递
- 沙棘果渣栽培木耳生产工艺及产品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使废弃的沙棘果渣得到再利用,解决木耳栽培原料短缺的问题,将沙棘果渣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木耳栽培料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沙棘果渣最佳添加量(20%沙棘果渣)和最佳配方,并研究了该配方对不同木耳品种(黑29、黑威11号)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出耳试验确定了栽培工艺,测定了所生产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添加20%的沙棘果渣对黑29、黑威11号两个木耳品种的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木耳产量明显增加,木耳片厚、口感好,粗蛋白增加3%,其他营养成分没有明显变化。利用沙棘果渣栽培木耳生产工艺稳定,可行性强。
- 张丕奇刘佳宁孔祥辉
- 关键词:木耳沙棘果渣正交试验生产工艺营养成分
- 一种双耳颗粒悬浮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耳颗粒悬浮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饮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所提供的双耳颗粒悬浮饮料,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黑木耳提取液50%‑90%,黑木耳颗粒0.2%‑1.0%,银耳颗粒0.2%‑1.0%,白砂糖...
- 孔祥辉张介驰张丕奇马银鹏于德水于丽萍刘佳宁戴肖东陈鹤韩增华马庆芳
- 文献传递
- 黑木耳栽培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被引量:8
- 2010年
- 以5个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栽培菌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黑木耳栽培过程中4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胞外酶活性不同,但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随着黑木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纤维素酶(FPase)的活性逐渐增强,并在子实体成熟时最高,子实体采收后活性迅速下降;漆酶(LAC)、多酚氧化酶(POD)活性在菌丝生长阶段较高,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酶活下降。
- 王玉江韩增华戴肖东孔祥辉张恩波
- 关键词:黑木耳栽培胞外酶多酚氧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
- 一种快速准确鉴定评价黑木耳种质资源的方法及黑29品种特异性分子身份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定评价黑木耳种质资源的方法及黑29品种特异性分子身份证,通过SSR分子标记对黑木耳品种进行研究,采用资源特征分析软件分析研究结果,将研究结果量化,得出字符串形式的结果,构建黑木耳品种分子身份证特...
- 马银鹏张介驰张丕奇戴肖东孔祥辉马庆芳韩增华刘佳宁陈鹤王玉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