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施工缝的处理与质量控制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SG13标段倒虹吸建筑物工程是整个标段施工的重点,而施工缝更是决定建筑物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施工缝的类型、接缝形式几方面对施工缝的处理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对已施工完成的建筑物施工缝进行钻芯取样和压力水试验检测,效果良好。。
- 赵松源姜艳艳马跃
- 关键词:施工缝
- 基于遥感技术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6
- 2024年
-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识别法开展影像解译,并通过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造林、种草、封育、地埂、水平阶/反坡梯田等面积共增加0.84万km^(2);对比2018—2022年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呈向好趋势,土壤侵蚀面积共减少约1.01万km^(2);从侵蚀强度来看,除轻度侵蚀面积增加约0.45万km^(2)外,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约0.43万、0.24万、0.28万、0.51万km^(2);从不同省份侵蚀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共减少约0.37万km^(2),辽宁省侵蚀面积变化最小,共减少约0.06万km^(2);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减少,以及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加,均可大幅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同时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也可有效阻止土壤侵蚀的发生。总体来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持续进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张继真姜艳艳张月
- 关键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遥感技术东北黑土区
- 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水土保持技术体系被引量:1
- 2021年
-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张锋姜艳艳
- 关键词:水土保持
- 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 2016年
- 从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项目建设中水土保持监测角度出发,参考以往常用人工监测方式,无人机遥测技术在人工智能、测控技术等很多领域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快捷、全面、准确的成果数据获取方式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此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厂生产建设项目及国家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中,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水平。
- 姜艳艳赵松源王剑峰
- 关键词:水土保持无人机遥测动态监测
- 德日苏宝冷水库工程移民监测评价工作探析
- 2013年
- 1工程概况
德日苏宝冷水库位于内蒙吉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距上游巴林右援政府所在地大板镇11km,是查干沐沦河干流唯一的骨干工程,水库位于河流下游,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427km2,占全流域总面积的73.3%。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生态保护、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发展旅游、发电等综合利用。德日苏宝冷水库工程总投资为39019.9万元。
- 陈维民张军姜艳艳赵松源
- 关键词:水库控制工程移民流域面积工程概况生态保护
- 地下防渗工程的监理要点
- 2014年
- 1工程概况1.1自然条件内蒙古黄岗矿业位于克什克腾旗北部木希嘎乡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125 km,距集通铁路宇宙地站78 km。矿区属丘陵山区,植被繁茂,地势由北东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在1 500~1 700m,属于大陆性半干旱草原型气候,寒冷多变,冬长夏短,温差大。
- 姜艳艳赵松源
- 关键词:防渗工程监理要点半干旱草原接缝灌浆防渗体工程投资控制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黑土区玉米农田土壤有机质估算被引量:12
- 2023年
- 土壤有机质(SOM)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高低能够反映土壤的肥力和质量状况。相较于传统SOM的测定方法,利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可快速、精准获取田块尺度的SOM含量。为探究基于高光谱数据建立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对作物覆盖下土壤有机质估算精度的差异,以东北黑土区的玉米试验田为研究区,分别采集了拔节期和吐丝期的土壤样本及同时期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作为数据源,分析作物覆盖条件下土壤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其响应波段构建光谱指数。以施肥量和光谱指数作为自变量,通过特征变量的筛选分别建立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SM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和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并验证比较各模型的精度(选用R 2和RMSE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作物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响应波段为450~640 nm。多年长期施用化肥对SOM含量有着显著影响,将其作为协变量引入模型明显提高了对SOM的估算精度。4种模型检验精度的对比结果为:XGBoost>RF>SMLR>SVM,其中以拔节期XGBoost的估算结果最好(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 2、RMSE分别为0.516、0.253和0.590、0.222)。可以利用无人机高光谱技术快速估算田块尺度玉米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且XGBoost模型是估算作物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较优选择。
- 夏晨真姜艳艳张星宇沙野崔帅米国华高强张月
- 关键词:无人机土壤有机质
- 2018年度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松辽流域泛指东北地区,在松辽流域开展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既是维护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强化东北地区协调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步骤。在水利部组织下,松辽流域2018年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实现了第一次流域全覆盖监测,并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土保持普查结果相比较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据统计,松辽流域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7.53万km 2,主要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全境水土流失分布及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高度相关;东北黑土区与典型黑土区2018年的侵蚀面积分别是22.16万和8.50万km 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0.38%和25.94%,与2011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尽管2018年度松辽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尚存在不足,但在严峻的形势下仍准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全流域动态监测工作,为东北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 王岩松姜艳艳常诚房含李超君杨胜天
- 关键词: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松辽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