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红志

作品数:42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建筑科学
  • 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8篇隧道
  • 14篇公路
  • 10篇公路隧道
  • 8篇围岩
  • 6篇施工隧道
  • 6篇隧道工
  • 6篇隧道工程
  • 5篇生态敏感区
  • 5篇敏感区
  • 4篇地下水
  • 4篇冻土
  • 4篇冻土区
  • 4篇多年冻土
  • 4篇多年冻土区
  • 4篇衬砌
  • 3篇仰拱
  • 3篇支护结构
  • 3篇隧道施工
  • 3篇注浆
  • 3篇硐室

机构

  • 42篇中交第一公路...
  • 3篇长安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工程质量监督...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作者

  • 42篇姚红志
  • 23篇史宝童
  • 12篇张晓旭
  • 12篇胡晓勇
  • 10篇郑万坤
  • 10篇白东锋
  • 8篇董长松
  • 8篇张博
  • 7篇刘昭
  • 5篇仇玉良
  • 5篇黄嫚
  • 4篇王柱
  • 4篇赵礽晔
  • 3篇韩常领
  • 2篇王涛
  • 2篇叶飞
  • 2篇顾博渊
  • 2篇黄瑞
  • 2篇程元虎
  • 2篇杨硕

传媒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筑路机械与施...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公路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公路隧道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中国商论
  • 1篇隧道建设(中...
  • 1篇施工技术(中...

年份

  • 12篇2025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多年冻土区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韩常领纳启财徐安花胡居义房建宏王佐张虎发陈红伟苗广营王翠玲姚红志秦峰张学强刘磊曹生业董长松陈曦刘昭包晓峰蔡明玖张晓旭朱磊田敏哲郭鸿雁李宏杰曾知法陈晓堃张颜晓张凌东程崇国马龙蒋树屏
项目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高温多年冻土区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建立了隧道气一固藕合多层介质传热模型和三维温度场解析分析方法,提出了考虑不均匀冻胀的冻胀荷载及冻融组合的围岩...
关键词:
关键词:设计方法公路隧道建设
高聚物注浆混凝土-粉土界面黏结试验研究
2025年
地下连续墙和周边土体的界面容易发生病害,而高聚物注浆是有效修复加固界面手段,为了研究高聚物注浆后的混凝土和粉土界面黏结性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使用团队自主设计制造的恒压注浆系统和自主研制的高聚物对混凝土-土界面进行渗透注浆,通过对注浆后的试件进行直剪试验,探究不同因素对于界面抗剪强度和界面强度参数等指标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分析直剪试验过程中界面剪切破坏演化过程。
郭成超郭成超杨晓东姚红志白东锋姚红志
关键词:混凝土粉土高聚物数字图像技术
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融化圈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为得到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围岩温度场和融化圈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围岩融化圈的计算方法,对融化圈深度和围岩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支护对融化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围岩温度平均误差不超过0.6℃,融化圈深度误差不超过10%,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每延迟1d施作喷射混凝土,融化圈深度增大10cm,喷射混凝土厚度每增加5cm,融化圈深度增加约10cm;一次模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为15℃时的融化圈深度比入模温度为5℃时大了约10cm;当保温板厚度从5cm增加到20cm时,融化圈深度减小2/3,保温板及二次模筑混凝土水化热对融化圈深度有较大影响;洞内风速为3.0 m·s^(-1)时的融化圈深度比洞内风速为1.0m·s^(-1)时减小了10~20cm;施作喷射混凝土30、60、90、120d后,洞内气温为8℃时的融化圈深度为洞内气温为2℃时的1.25、1.31、1.35、1.40倍。可见,洞内气温宜控制在3℃~5℃,围岩开挖后应尽早施作支护,宜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以降低混凝土释放的水化热。
姚红志张晓旭董长松
关键词:隧道工程有限元多年冻土区支护结构
浅埋连拱隧道施工变形与受力特征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对V级浅埋连拱隧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详尽的接近实际的计算模型,按等效原则确定支护结构计算参数,并得出结论:开挖卸载对沉降和围岩应力重分布有较大影响,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对沉降的控制效果明显,而受开挖卸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3倍洞径范围内,连拱隧道的中墙在施工中会有很小角度的整体偏转,产生较大压应力。
姚红志胡晓勇仇玉良
关键词:连拱隧道数值模拟应力
隧道排水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横向排水管的第一定位装置和用于固定纵向排水管的第二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托住横向排水管的弧形支撑件和两个用于支撑弧形支撑件的斜支腿,两个斜支腿的上端相互靠拢且通...
史宝童姚红志刘昭张晓旭黄嫚
文献传递
一种公路市政化改造后的道路排水系统
本发明涉及道路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市政化改造后的道路排水系统。本发明通过统筹考虑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后的雨水分布情况,合理设置排水结构以与市政排水系统有效衔接,实现分级引流,减小排水压力,满足高速公路市政化改...
张博朱继涛姚红志苏志敏史宝童刘心怡白东锋郭腾飞靳昊炀薛宇雷
一种深地超大跨储罐硐室防渗集水排水系统
本发明涉及储罐硐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地超大跨储罐硐室防渗集水排水系统,包括:硐室外侧防水及集水排水系统、硐室内侧集水排水系统、硐室通道外侧防水及集水排水系统、硐室通道内侧集水排水系统;防水板及防水土工布,防水板及防...
张博姚红志刘心怡史宝童白东锋郑万坤郭腾飞靳昊炀
砂卵石地层台阶法施工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特性三维离散元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解砂卵石地层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以青海循隆高速公伯峡隧道为依托,借助PFC3D离散元软件对公伯峡隧道穿越砂卵石地层进行三维模拟,重点研究以密排短管棚预支护为根本前提,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为施工方法的砂卵石地层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并与现场实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台阶开挖时,围岩应力集中范围逐渐从拱顶过渡到拱腰,直到拱脚,对应的塑性区范围不断扩大,且密排短管棚对塑性区的发展有一定的"遮拦效应";围岩横纵向变形规律一致,主要是向隧道临空面产生收敛变形,且密排短管棚形成的梁拱效应限制了掌子面前方位移发展;2种方法得到的初期支护变形规律一致,均呈阶段性变化,拱顶下沉累计值大于周边收敛累计值,且两者的最终变形量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赵汝亮姚红志何彪郭华伟叶飞
关键词:砂卵石地层应力应变特性
砂卵石地层台阶法施工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特性三维离散元分析
为了解砂卵石地层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以青海循隆高速公伯峡隧道为依托,借助PFC3D离散元软件对公伯峡隧道穿越砂卵石地层进行三维模拟,重点研究以密排短管棚预支护为根本前提,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为施工方法的砂卵石...
赵汝亮姚红志何彪郭华伟叶飞
关键词:砂卵石地层应力应变特性
风积沙地层公路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积沙地层公路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根据现有技术修筑风积沙地层隧道无法合理确定风积沙隧道总体布置。本发明隧道结构的衬砌断面均为曲边墙拱形断面,拱部选用单心圆布置,设置仰拱,仰拱衬砌截面为等厚连接圆顺的衬砌断面,...
胡晓勇姚红志张孟强冯志刚史宝童王柱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