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农
- 作品数:118 被引量:64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余杭区曼氏裂头蚴感染现况调查被引量:6
- 2009年
- 陈华良姚立农胡永勤张群勇唐爱奇
- 关键词:裂头蚴感染第二中间宿主曼氏迭宫绦虫终末宿主动物体剑水蚤
- 浙江省5例输入性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病例的鉴定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对浙江省5例镜检阳性、常规巢式PCR检测阴性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Plasmodium ovale wallikeri)的鉴定与分析。方法收集5例待检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样,进行镜检、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RDT)和巢式PCR检测(采用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种特异性引物和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特异性引物),将PCR扩增片段测序后,与Gen 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 5例疟疾病例均为自非洲归国人员,并有疟疾发病史。镜检结果显示,5例患者均疟原虫阳性。RDT检测结果为泛疟原虫阳性2例,阴性3例。应用常规巢式PCR检测5份血样DNA,4种疟原虫均为阴性。改用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均为阳性。将5份血样的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经Blast分析,与Gen Bank中编号为KF219561.1的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clone RSH10 18S核糖体RNA基因的序列一致性均达100%。结论综合镜检和PCR检测结果,证实该5例镜检疟原虫阳性、常规PCR检测阴性的病例均为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
- 张玲玲阮卫陈华良陆巧绎姚立农
- 关键词:疟疾巢式PCR
- 浙江省人体土源性线虫病调查及防治效果分析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根据2009年人体土源性线虫病调查结果以及历史数据资料,分析浙江省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成效。方法采用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土源性线虫。结果 2009年调查共检测10 307人,检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4种寄生虫虫卵,虫卵阳性人数为162人,感染率为1.57%。1999年较1989年寄生虫感染率下降71.51%,2004年较1999年下降67.25%,2009年较2004年下降79.01%。结论 1989-2009年间,浙江省人体土源性线虫总体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总感染率较低的情况下,仍需继续采取适当、可行的防制策略以降低城市儿童蛲虫和农村居民钩虫感染。
- 姚立农阮卫余可根杨婷婷陈华良姚顺荣
-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病
- 应用rDNA ITS2区段基因序列分析对浙江省传疟媒介的鉴定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对浙江省传疟媒介种类进行鉴定,以指导疟疾防治工作。方法针对媒介按蚊核糖体核酸内转录间隔2(rDNAITS2)区段基因特征,应用PCR基因鉴别技术,对浙江省现场捕捉的按蚊与嗜人按蚊、八代按蚊、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实验室标本进行基因鉴别和比较。结果浙江省现场捕捉的按蚊DNA样本的PCR扩增产物均为250bp,与实验室中华按蚊标本一致。结论中华按蚊目前仍是浙江省的主要传疟媒介,现场调查未发现嗜人按蚊。
- 姚立农夏生荣阮卫夏弟明徐惠庆王祖主莫根强杨道余陆锦明余可根陈华良
- 关键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和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杭州市间日疟病例感染的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和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描述性分析。方法收集杭州市2008-2019年报告的间日疟病例的血样和流行病学资料。采用全血DNA抽提试剂盒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巢式PCR分别扩增Pvmsp-1和Pvcsp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并进行双向测序。应用DNAStar、MEGA 6.0软件对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基因多态性及感染来源地进行描述性和归纳分析。结果共收集间日疟病例血样56份,巢式PCR扩增的Pvmsp-1和Pvcsp基因片段分别测序成功44份和54份血样。序列分析显示,44条Pvmsp-1序列可分为4种基因型,分别为SalⅠ型18份、Belem型8份、R-Ⅲ型17份和R-Ⅳ型1份;54条Pvcsp序列分为两种基因型,分别为VK210型52份和VK247型2份。对Pvmsp-1基因的分型特征和感染来源地分析发现,SalⅠ型分布广泛,在我国华东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存在。我国华东地区的主要分布类型为R-Ⅲ型,此外,R-Ⅲ型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Belem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或地区。对Pvcsp基因的多态性特征和感染来源地分析发现,共有4种多态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结论杭州市2008-2019年报告的间日疟病例的Pvmsp-1和Pvcsp基因存在较丰富的多态性特征,部分特征具有一定地域性。
- 金行一张玲玲朱素娟徐卫民陈珺芳阮卫姚立农陈华良
-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性
- 疟疾的监测和预测预警
- 2006年
- 莫世华姚立农
- 关键词:媒介按蚊媒介能量发病资料预测预警叮人率疟疾
- 人体感染曼氏迭宫绦虫成虫的病原体鉴定和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对首诊为带绦虫感染的曼氏迭宫绦虫成虫感染者进行病原鉴定和流行病学分析。收集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诊疗过程等信息资料,询问患者既往饮食史和生活习惯。使用槟榔-南瓜子对患者进行驱虫治疗。显微镜检确认患者排出虫体的头节、孕节、虫卵等形态学特征。采用PCR法扩增阔节裂头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特异性基因片段,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BLAST分析。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曼氏裂头蚴抗体。患者自述近4年来不时有虫体随粪便排出,无食生肉制品史,但有食用烧烤肉制品史。ELISA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抗体阴性。驱虫治疗后,患者排出长2.1 m的虫体。虫体头节背腹面可见一纵行的吸槽,孕节片宽度大于长度,虫卵为长椭圆形,有卵盖。根据虫体和虫卵特征,初步判断为假叶目绦虫。PCR扩增出曼氏迭宫绦虫目的基因片段,经BLAST分析,其序列同Gen Bank中欧猬迭宫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同物异名)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AP017668.1)同源性为99%。综合患者临床特征、虫体形态、基因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曼氏迭宫绦虫成虫感染病例。
- 张玲玲吴斌丰燕骆小君陈华良潘金仁阮卫姚立农
- 关键词:曼氏迭宫绦虫成虫PCR
- 1例误诊为疟疾的田鼠巴贝虫病患者的鉴别诊断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对1例误诊为疟疾的田鼠巴贝虫病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并分析其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发病资料,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血样,制作厚、薄血片,吉氏染色后镜检,并进行疟疾快速诊断试剂(RDT)检测。提取患者外周血DNA,以巴贝虫18S rRNA基因属、种特异性引物和恶性疟原虫核糖体RNA小亚基(SSU r RNA)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该患者于2019年2月起,反复发热2月余,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有中度贫血及脾肿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患者无外出史。患者外周血的厚、薄涂片均可见大量似恶性疟原虫虫体,其外周血经疟疾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呈阴性。患者血样DNA经PCR扩增后,可获得长度约400 bp和1 600 bp的巴贝虫属、田鼠巴贝虫种特异性阳性条带。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发病资料、流行病学史、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确诊其为田鼠巴贝虫感染。
- 张艳徐爱芳张家祺姚立农辜恺龙薛立芝潘克女
- 关键词:疟原虫
- 浙江省2012-2017年传疟媒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传疟媒介种群和密度变化规律,为消除后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7年,浙江省共设传疟媒介监测点14~18个,各监测点每年8月开展1次诱蚊灯法(日落到日出连续监测2 d,2016-2017年改为连续3 d)种群监测,每年7-9月(2016、2017年部分监测点扩大为5-10月)上旬和下旬各开展1次通宵人诱法(通常在19:00-07:00进行)密度监测,监测点均选择在居民区与蚊媒孳生地之间。捕获的所有按蚊冷冻处死,经形态学鉴定后计数和上报。使用Excel 2013软件分析监测数据,'地图慧'网站在线绘制监测点分布地图,R 3.5.1软件制作热图。结果诱蚊灯法监测显示,目前浙江省传疟媒介为单一的中华按蚊。人诱法密度监测显示,5月上旬部分地区已有中华按蚊活动,7月下旬为中华按蚊密度最高峰〔3.63只/(人·h)〕,10月下旬中华按蚊密度降至最低〔0.02只/(人·h)〕。浙江省中华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在20:00-21:00时段。热图分析结果显示,尽管9月下旬中华按蚊密度总体较低,但部分地区部分年份出现密度反弹;浙江省南部个别监测点密度高峰时间已提前至5-6月。结论浙江省单一传疟媒介中华按蚊持续存在,仍有潜在的本地疟疾传播风险,应继续开展持续、规范的传疟媒介监测,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按蚊种群和抗性基因研究。
- 丰燕阮卫潘金仁余可根陈华良姚立农
- 关键词:疟疾媒介监测中华按蚊
- 浙江省5例输入性疟疾误诊病例的病原学诊断分析被引量:43
- 2013年
- 目的对浙江省5例输入性疟疾误诊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和鉴定。方法收集浙江省5例前期误诊为输入性间日疟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样,进行镜检、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和巢氏PCR检测(采用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和种特异性引物),并将PCR扩增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中已有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自非洲的归国人员,其中3例归国前有疟疾发病史。镜检结果显示,4份血样为卵形疟原虫感染,1份(病例1)为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结果均为疟原虫阴性。巢氏PCR检测结果显示,5份血样的全血DNA均扩增出卵形疟原虫特异性条带(800 bp),其中1份血样(病例1)同时还扩增出间日疟原虫特异性条带(120 bp)。测序序列经Blast比对,5份血样的扩增片段序列与卵形疟原虫SSU RNA部分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其中1份血样(病例1)的另一扩增片段序列与间日疟原虫SV5 18S rRNA部分序列的同源性为99%。结论 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4例为卵形疟原虫感染,1例为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
- 姚立农张玲玲阮卫陈华良陆巧绎杨婷婷
- 关键词:疟疾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