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正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杂化
  • 2篇正硅酸乙酯
  • 2篇溶胶
  • 2篇树脂
  • 2篇硅酸
  • 1篇乙烯
  • 1篇乙氧基
  • 1篇有机-无机
  • 1篇有机硅
  • 1篇有机硅凝胶
  • 1篇杂化材料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疏水
  • 1篇塑料
  • 1篇缩聚
  • 1篇凝胶法制备
  • 1篇自粘

机构

  • 5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5篇葛建芳
  • 5篇唐正华
  • 3篇崔少伟
  • 1篇张亚萍
  • 1篇向洪平
  • 1篇李思东
  • 1篇钟新萍
  • 1篇蒲侠

传媒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自粘性高透明有机硅凝胶制备与性能
2009年
采用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胶,二丁基二乙酸锡(D-70)及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80)为催化剂,异氰酸酯类为交联剂,研究了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制备自粘性高透明有机硅凝胶及其成膜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交联剂、预加热时间、预加热温度对凝胶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制备PDMS凝胶最佳制备条件:交联剂(以PDMS基胶为基准)用量为1.2%,催化剂用量为0.48%,预加热温度控制在6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催化剂促进交联剂和PDMS基胶的反应作用明显。
葛建芳钟新萍唐正华崔少伟向洪平
关键词:有机硅硅橡胶
TEOS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有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指将无机和有机材料以一定的方法键合在一起而得到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随着溶胶-凝胶法的发展,Si O2及其Si O2-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过程越来越多样化,产物形态更为复杂,产物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可控性。本文分别对溶胶-凝胶法制备Si O2-有机杂化材料诸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评述。
唐正华葛建芳
关键词: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SIO2有机-无机
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杂化MQ硅树脂合成及其性能被引量:3
2010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主要原料,并通过加入第三单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缩合,对MQ硅树脂进行改性,合成了耐热性能优良,并具有一定疏水性的电路板敷形专用MDQ硅树脂.采用热失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差示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DSC)、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等对制得的MDQ硅树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DDS)∶m(TEOS)比值增大,MDQ硅树脂的接触角增大,熔融温度降低,吸热焓变小,失重率增大.
葛建芳蒲侠李思东唐正华
关键词:缩聚疏水
聚乙烯-吸水树脂共混改性研究
2009年
分别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高吸水树脂(HAR)共混,采用加入相容剂的方法,就相容剂和吸水树脂的引入对两种聚乙烯复合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相容剂和吸水树脂用量的增加,共混物吸水性能提高,吸水率可达5%以上;HDPE和LDPE的体积电阻分别从2.9×1015Ω和3.2×1015Ω下降到1.0×107Ω和1.3×107Ω;但混合物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唐正华张亚萍葛建芳崔少伟
关键词:改性塑料吸水树脂
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制备壳聚糖-SiO_2杂化材料被引量:1
2012年
用共混法和原位杂化法分别合成了壳聚糖-SiO2杂化材料,研究了投料比对壳聚糖-SiO2杂化材料的结构以及耐水性、力学性能、Cu2+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壳聚糖相比,共混法和原位杂化法合成的杂化膜材料的吸水倍率最高时分别比纯壳聚糖提高了108.3%和11.1%;共混法合成的杂化膜材料拉伸断裂强度随mTEOS/m壳聚糖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原位杂化法的则是随mTEOS/m壳聚糖的增加一直增大,分别比纯壳聚糖膜提高了19.9%和20.3%.同时,随着mTEOS/m壳聚糖的增大,两种方法制备的杂化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均下降;而随着mTEOS/m壳聚糖值的增大,共混法合成的杂化膜对Cu2+的吸附能力则是先增强后逐渐降低,而原位杂化法的则一直降低.TGA分析表明:SiO2的引入并未改变壳聚糖的降解机理.SEM分析表明:复合材料是以纳米尺度的SiO2增强的杂化膜材料.
崔少伟唐正华葛建芳
关键词:溶胶凝胶杂化壳聚糖正硅酸乙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