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苗 作品数:25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金华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治体会 2008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率以及提高诊治率。方法对我院自1989年7月至2007年10月共手术治疗创伤性膈疝37例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大多数缺乏特征性征象。37例中20例术前明确诊断,确诊率70.3%。3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36例,1例因合并伤严重,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2.7%。结论创伤性膈疝多数为左侧,主要损伤机制是锐器伤和钝性伤。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胸部X线、上消化道造影、CT等检查能提高诊断率。膈疝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根据胸、腹腔脏器损伤的情况,选择手术切口。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周志有 夏银献 施亚明 陈献国 唐志苗关键词:创伤性膈疝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对214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27例乳糜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乳糜胸患者中保守治疗6例,再次剖胸结扎胸导管21例(其中3次剖胸1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无死亡。结论乳糜胸一经确诊,应进行试验性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行胸导管结扎术;术中高度怀疑胸导管损伤时,可作低位胸导管及其周围组织大块结扎术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周志有 夏银献 施亚明 陈献国 唐志苗关键词:食管肿瘤 乳糜胸 手术后并发症 胸导管 结扎术 肺错构瘤27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总结分析肺错构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9年至2006年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5.7岁,平均就诊时间16个月,男女比例2.9:1,术前确诊为肺错构瘤者仅7例,10例行肺叶切除术,5例行局部肿瘤摘除术,肺楔形切除12例。22例随访1~15年均无复发及恶变。结论肺错构瘤临床术前确诊率低,但预后良好。 周志有 夏银献 施亚明 陈献国 唐志苗关键词:错构瘤 肺肿瘤 肺切除术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其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对照组30例、食管癌组160例(其中手术例数112例),用金标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食管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大小相关。与术前比较,术后2年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t=7.35,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与食管癌患者近期生存率相关。 黄明伟 唐志苗 王健 张德意 杜忠明 付冠华 夏银献 周志有关键词:食管肿瘤 D-二聚体 生存率 生长抑素在肺癌术后乳糜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在肺癌术后乳糜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患者,在乳糜胸发生第2天即采用生长抑素3000μg微泵注射,1次/12h,持续使用5天,观察其对乳糜胸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天患者胸腔积液引流量(421.03±85.46)mL,明显少于治疗前(798.35±142.3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67,P<0.05)。7例均治愈出院,治疗后6-21天拔除引流管。随访1个月,患者均无气闭、胸闷、心悸等症状,复查胸部CT肺复张可,乳糜胸无复发。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一旦发生,应及时使用生长抑素,效果显著。 饶效 唐志苗 周志有关键词:乳糜胸 肺癌 生长抑素 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 乳糜胸是胸部手术后重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可致大量营养物质和淋巴细胞丧失,不仅影响呼吸功能,还可引起严重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紊乱。我院从1989年至2007年共发生食管癌手术后乳糜胸27例,占同期食管癌切除... 周志有 夏银献 施亚明 陈献国 唐志苗关键词:乳糜胸 食管癌切除术 胸导管结扎术 文献传递 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的价值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对胸腔镜手术的增益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行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者37例,未行定位者55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钩丝定位对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并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操作时间平均(11.5±7.2)min,并发气胸及出血发生率为56.8%(21/37)。钩丝定位后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5.4%(2/37),平均手术时间为(21.7±8.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天。未定位直接行胸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29.1%(16/55)、平均手术时间(45.9±10.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1±4.5)天。分别进行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安全、准确,降低了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缩短了胸腔镜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具有很好的增益价值。 董科 陈献国 唐志苗 石洪成 刘江 应明亮 刘情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胸腔镜 X线计算机 立体定位技术 miRNA-4429靶向结合MCL1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miRNA-4429靶向结合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和食管正常上皮细胞中miRNA-4429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miRNA-4429模拟物和模拟物对照转染至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等探究miRNA-4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构建MCL1的3'非编码区(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CL1是否为miRNA-4429的靶基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4株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中miRNA-4429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食管正常上皮细胞(均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中miRNA-4429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实验组细胞OD值在72、96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数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细胞迁移数及侵袭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miRWalk、miRDB和miRTarBase预测结果表明,MCL1是miRNA-4429的作用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的结果表明,共转染MCL13'UTR-野生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降低(P<0.05);而共转染MCL13'UTR-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C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miRNA-4429相对表达量降低,上调miRNA-4429表达可减弱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结合调控MCL1的表达有关。 陆晓东 姚安军 李静云 陈凌子 唐志苗 金霞云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增殖 迁移 凋亡 气管食管联合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08年 气管食管联合伤临床少见,但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并常危及生命。我们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并手术治疗2例气管食管联合伤的患者,均痊愈出院。本文对这2例的处理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如下。 唐志苗 周志有关键词:文献复习 联合伤 食管 气管 手术治疗 痊愈出院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12例诊治分析 2015年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carcinoma,PES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其胃镜、影像学、临床表现等与食管鳞癌、腺癌相似,但其生物学行为、组织来源及治疗等不同于食管鳞癌及腺癌,具有症状出现早、生长速度快、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就可发生转移的特点。治疗的标准方法目前仍未确定。对我院1985至2013年收治12例PES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唐志苗 夏银献关键词: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CARCINOMA 诊治 食管鳞癌 生物学行为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