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群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油田
  • 3篇聚合物驱
  • 2篇砂岩
  • 2篇驱油
  • 2篇喇嘛甸油田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因素
  • 1篇电阻
  • 1篇调剖
  • 1篇调剖效果
  • 1篇岩体
  • 1篇油层
  • 1篇有限元
  • 1篇砂岩体
  • 1篇砂岩油田
  • 1篇渗透率
  • 1篇水淹
  • 1篇水淹层
  • 1篇水淹层解释
  • 1篇特高含水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篇周群
  • 1篇姜喜庆
  • 1篇贾春雨
  • 1篇吴赞校
  • 1篇石志成
  • 1篇李淑梅
  • 1篇黄修平
  • 1篇孙庆萍
  • 1篇纪平
  • 1篇王金星
  • 1篇肖芳
  • 1篇刘国红
  • 1篇杨军
  • 1篇肖芳

传媒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无损检测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涡流检测磁化管道时频率对线圈阻抗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管道漏磁—涡流复合内检测是一种将漏磁传感器和涡流传感器集成在同一个探头壳体内,用霍尔传感器检测并量化缺陷,再用涡流传感器判定内外壁缺陷的方法。涡流线圈阻抗变化的影响因素有缺陷本身规格形状、缺陷处材料的磁特性以及线圈的激励频率。通过有限元仿真测量了不同激励频率下,涡流线圈经过管道内外壁的缺陷时,线圈的电感、电阻、阻抗和阻抗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线圈的激励频率在200kHz左右时,对内壁和外壁缺陷,线圈的电阻和阻抗角变化较大,而电感和阻抗的变化不明显。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设计涡流检测电路奠定了基础。
赵云利于铁成周群王金星
关键词:激励频率有限元阻抗
影响油层聚合物驱效果的地质因素被引量:26
1999年
应用河流相沉积理论,从砂体的沉积特征和连通关系入手,分析了喇嘛甸油田南块注聚合物试验区不同类型见效井的地质特征,从而搞清了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原因,为今后编制聚合物驱方案及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
姜喜庆周群黄修平
关键词:砂岩体聚合物驱采油地质因素
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储层孔隙特性的变化规律
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水波及体积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储层的孔隙特性,特别是孔隙半径、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都表明,随着油层注水程度的加大,上述孔隙特性参数是逐渐改变的,油水渗流规律也发生相应的...
肖芳周群
关键词:储层孔隙波及体积驱油效率特高含水期砂岩油田
文献传递
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调剖效果被引量:16
2001年
通过对喇嘛甸油田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试验效果的分析研究 ,总结了聚合物驱调剖井动态反映特点 ,证实了对油水井间为河道砂体、油层内非均质严重、渗透率级差大的井进行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化学调剖能够封堵高渗透条带 ,降低聚合物采出浓度、扩大波及体积。
吴赞校周群石志成纪平刘国红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调剖效果渗透率驱油效果
喇南试验一区井网调整方案优选被引量:3
2002年
喇南试验一区完成葡Ⅰ 1— 2油层聚驱试验后 ,开始上返萨三组油层。针对上返层系的油层特点 ,提出了两种层系组合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 ,推荐以二类油层为主并适当扩大部分三类油层的上返方式进行层系组合 ,最终确定萨Ⅲ 4— 10油层作为开展聚驱上返试验的目的层。在分析和研究萨Ⅲ4— 10油层地质特点及动用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了 6种聚驱井网的调整方案。通过分析对比 ,推荐采用将现注聚井网注采井别互换后的 2 12m五点法面积井网方案 ,为该区块聚驱上返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奠定了可靠基础。
肖芳周群孙庆萍
关键词:聚合物驱井网部署
喇嘛甸油田水淹层解释方法改进被引量:12
2002年
通过对喇嘛甸油田二次加密以来的“P”字号井网测井资料的研究 ,用调节电阻和改变解释标准的方法对现有的水淹层解释系统进行了改进 ,提高了该系统的解释精度 ,降低了劳动强度 ,适应了喇嘛甸油田的具体情况。在全面总结“P”字号井网的水淹层解释资料的基础上 ,提出了水淹厚度大但不均匀 ,水淹级别高但不全在底部 ,厚层都见水 ,夹层隔得开的具体认识 ,并从水淹层解释的角度 ,对喇嘛甸油田二次加密调整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贾春雨杨军周群李淑梅
关键词:水淹层夹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