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栩
- 作品数:19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慈溪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慈溪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清IgE、VitD、IL-4等因子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19年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些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1];由于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为低下,因此在儿童群体中经常会出现哮喘这一类疾病,该疾病对于儿童的成长及健康能够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这些都将关乎于儿童的一生,因此,在儿童阶段,家长一定要重视儿童哮喘的预防和治疗,避免儿童之间引起较差感染,有效组织细菌的传播,要知道哮喘不是单性疾病,哮喘能够引起很多的并发症,比如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会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特别的难受,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科学的实践和研究发现,在儿童哮喘气道中至少有50多种炎症介质和25种以上的细胞因子,这些炎症介质和细胞因戏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和解决,导致儿童哮喘症状迟迟得不到有效改善。目前,参与哮喘发病的主要因子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25-羟维生素D(VitD)、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CD4、CD4/CD8等,若能采取血清学检测这些敏感因子,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儿童哮喘具有重要的意义。(IFN-γ)、CD4、CD4/CD8等,若能采取血清学检测这些敏感因子,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儿童哮喘具有重要的意义。
- 胡坚锋吴栩卢松科姜金城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 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被确诊为儿童哮喘的12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120例非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个组别的病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肥胖情况(OR=2.344)、个人过敏史(OR=4.208)、家族哮喘史(OR=3.333)、反复呼吸道感染史(OR=3.083)、家族成员吸烟史(OR=3.987)、房屋装修史(OR=2.499)、厨房排烟设备(OR=2.096)、接触过敏原(OR=4.380)、晾晒被褥(OR=0.511)。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识别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高危人群及认识危险因素预防哮喘的重要策略。
- 陆丽芳吴栩胡坚锋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儿童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区别于普通肺炎(非MPP)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88例MPP和101例非MPP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1.462)、IgM抗体阳性(OR=2.243)、结节影(OR=2.724)、磨玻璃样影(OR=3.369)、树芽征(OR=12.954)均为MP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与普通肺炎鉴别诊断时,早期考虑影像学检查结果,晚期可依据IgM抗体检测结果进一步确诊。
- 吴栩叶峰冯金燕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
- 思密达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4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45例住院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随机分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8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口服思密达、抗病毒、补液、助消化、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在起效时间、退热时间、纠正脱水时间、腹泻时间、治愈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9%、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思密达口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操作简单、安全方便、临床效果显著。
- 吴栩孙维平郑剑峰叶峰励如波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思密达灌肠疗效
- 荧光定量PCR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人偏肺病毒
- <正>目的观察比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呼吸道标本人偏肺病毒(HMPV)的特异性与灵敏度;了解HMPV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征。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建立检测HMPV荧光定量PCR的方...
- 吴栩汪天林陈志敏吴亦栋郑剑峰
- 关键词:呼吸道标本人偏肺病毒PCR
- 文献传递
- 布地奈德手控定量气雾剂吸入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郑剑峰周如祥范英英沈科吴栩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气雾剂吸入布地奈德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
- 粉尘螨滴剂简化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简化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57),治疗组采用简化的粉尘螨滴剂舌下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粉尘螨滴剂舌下治疗,观察期...
- 郑剑峰吴栩叶峰冯金燕
- 关键词:小儿哮喘粉尘螨免疫治疗
- 文献传递
- 荧光定量PCR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人偏肺病毒
- 目的观察比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呼吸道标本人偏肺病毒(HMPV)的特异性与灵敏度;了解HMPV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征。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建立检测HMPV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与...
- 吴栩汪天林陈志敏吴亦栋郑剑峰
- 关键词:人偏肺病毒呼吸道标本直接免疫荧光法PCR
- 卡介苗素干预改变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应用卡介苗素干预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从而减少哮喘的发病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3月的本院门诊或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56例,连续临床观察3年。【结果】干预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16.67%)较对照组(32.14%)明显降低。【结论】肌注卡介苗素干预可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
- 郑剑峰方红霞沈科吴栩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卡介苗素婴儿
-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和复发风险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和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慈溪市人民医院就诊的CVA患儿240例,根据用药方法分为丙酸氟替卡松(Flu)+酮替芬(Ket)组、孟鲁司特钠(Mon)+Flu组、Mon+Ket组、Flu+Mon+Ket组,每组60例患儿。Flu+Mon组给予Flu吸入气雾剂联合服用顺尔宁。Ket+Flu组给予Flu吸入气雾剂联合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Mon+Ket组给予顺尔宁联合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Flu+Mon+Ket组给予Flu吸入气雾剂、顺尔宁及富马酸酮替芬片联合治疗。所有患儿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患儿的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咳嗽评分、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记录用药过程中所有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所有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患儿咳嗽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Flu+Mon+Ket组患儿PEF、PVC、P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均P<0.05)。治疗后2个月,Flu+Mon+Ket组患儿咳嗽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均P<0.05),Flu+Mon组咳嗽评分显著低于Ket+Flu组和Mon+Ket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Flu+Mon+Ket组患儿咳嗽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均P<0.05)。Flu+Mon+Ket组患儿IL-17、TNF-α、IgE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均P<0.05)。Flu+Mon组、Ket+Flu组、Mon+Ket组、Flu+Mon+Ket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5.00%、8.33%、6.67%,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2,P>0.05)。Flu+Mon+Ket组咳嗽复发率为1.67%。结论 Flu、Ket、Mon均是治疗CVA患儿的有效治疗药物,推荐三药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佳,复发率低,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 岑佳吴栩
- 关键词:联合用药方案肺功能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