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盛广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财政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含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各级工艺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 本研究的目的是解析含有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各级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该污水处理厂由水解酸化池、四级接触氧化池和氧化沟组成。各种抗生素主要在厌氧的水解酸化池和一级接触氧化池中被消减,COD和氨氮分别在接触氧化...
- 邓艳芹杨敏张昱李栋余韬张海峰原盛广高迎新丁然
- 关键词:真核生物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污水处理厂
- 文献传递
- 一种测定水体污染物浓度吸附棒被动采样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水体污染物浓度吸附棒被动采样器,该发明属于环境研究领域,该装置包括采样器支撑框架和吸附棒组成。利用定制模具制备吸附棒,将吸附棒放入有机玻璃制成的腔体内,并用固定螺丝将其固定。将整个系统放入水体,在其下...
- 郑蓓周益奇李红岩于志勇原盛广张文婧雷沛
- 文献传递
- 羧甲基纤维素/石墨烯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2025年
- 以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CMC)与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固化结合还原技术制备了具备层状结构的CMC/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柔性复合材料,并探究了GO添加量对该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官能团结构、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O明显增强了CMC膜表面粗糙度,还原处理后CMC/rGO柔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呈现出理想的双电层电化学特性且随着掺杂GO量的增加,其电化学性能相应提升。在电流密度为1 mA/cm^(2)时,CMC/rGO-40%柔性复合材料的面积比电容可达129 mF/cm^(2)(质量比电容为80.6 F/g),且当电流密度升至2 mA/cm^(2)时仍保持72.7%的面积比电容(93.8 mF/cm^(2)),同时该复合材料的等效串联电阻仅为0.58Ω,为纤维素基材料应用于柔性电极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基础。
- 蔡文康邢健雄姚曦原盛广蒋建新王堃
-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羧甲基纤维素石墨烯可再生资源
- 北京市沙河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扩散通量估算被引量:10
- 2014年
- 对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Lars H¨o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环境风险,并利用一维孔隙水扩散模型(Fick定律)估算了微量重金属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沙河水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比随深度增加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以库心区最明显。沉积物中Cr、Cu、Ni、Pb、Zn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49.8 mg/kg、42.8 mg/kg、42.9 mg/kg、18.3 mg/kg、167.9 mg/kg,除Pb外均超过北京市土壤自然重金属质量比近2倍。库心区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表层沉积物中Cr、Cu、Ni、Zn质量比分别超过北京市土壤自然背景值2.8、4.3、2.6、5.9倍。各采样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以库心区最大,为49.9,但所有样点RI及均值都低于150,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随深度增加沉积物孔隙水中Cr质量浓度基本保持恒定;As质量浓度呈明显增加趋势,即存在孔隙水中As向上覆水释放;Zn、Ni和Cu质量浓度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Cr、Zn、As、Ni、Cu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分别为13.05μg/(m2·d)、-20.89μg/(m2·d)、108.4μg/(m2·d)、-35.67μg/(m2·d)、-5.11μg/(m2·d)。
- 原盛广张文婧郑蓓
- 关键词:环境学沙河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扩散通量
- 饮用水中有毒污染物的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30
- 2007年
- 饮用水中含有痕量有机有毒污染物,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在水质标准管理范围.应用安捷伦公司解卷积报告软件(DRS)提供的保留时间锁定(RTL)、谱图解卷积(Deconvolution)技术和有毒化合物数据库(HCD),建立了1种可以应用于饮用水中有毒污染物的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对北京市自来水厂进出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定性筛查到113种有毒有机污染物,并对其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挥发性有机物和酚类物质等62种污染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定量分析数据的污染物中,列入标准的有机有毒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际主要水质标准限值;对未列入水质标准或没有浓度限值的有机有毒污染物,初步进行了健康风险分析和水厂工艺的去除效果评价,发现它们的健康风险基本处于可接受的水平.此外,还定性筛查到当前国际水质标准中没有列入的51种有毒有机物,包括敌敌畏、五氯硝基苯、仲丁威、残杀威、邻苯基苯酚、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苯胺和腐霉利等,并分析了这些污染物的风险特征,是否存在健康风险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王东红原盛广马梅王子健
- 关键词:有毒有机污染物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 AFM液池成像技术用于微絮体形态结构特性研究
- 2014年
-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对不同微絮凝时间条件下不同铝形态分布的PACl与SiO2颗粒物所形成絮体的微观形貌结构特性进行了观测与表征,并通过光子相关光谱对絮体生长过程进行激光粒度分析,结合微絮凝过滤工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改进的液池成像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过程中微絮体的形貌变化特征及不同的絮凝作用机理,从而实现对环境微观界面过程的原位观测与表征。
- 郑蓓周益奇刘琳葛小鹏原盛广张文婧于志勇
- 关键词:絮凝
- 原子力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应用于微絮凝过滤工艺过程中的实验条件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对微絮凝过滤工艺过程中的微絮凝时间和搅拌强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可以对混凝过程中的微絮体进行形貌表征和数字描述,并证实微絮凝过滤工艺在处理实际印染工业尾水过程中,微絮凝时间为2 min,搅拌强度为100 s-1时可以达到优化的处理效果.
- 郑蓓葛小鹏于志勇原盛广张文婧孙景芳
-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微絮凝过滤
- 微絮凝直接过滤用于印染尾水回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以某典型印染企业废水尾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尾水回用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的适用性研究。同时对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中絮凝剂、G值、微絮凝时间、滤料等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铝系絮凝剂中的HPAC处理效果显著,当投药量为20mg/L,絮凝时间为2min,G值控制在100s-1时,处理效果较好;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中多介质滤料的处理效果优于匀介质滤料。
- 郑蓓葛小鹏桑燕鸿于志勇原盛广张文婧魏东洋孙景芳
- 关键词:回用微絮凝直接过滤滤料
- 北京市场常见淡水食用鱼体内农药残留水平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7
- 2013年
- 利用超声波提取-气质联用法调查了北京市不同水产品市场4种常见淡水食用鱼体内25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并利用商值法评价了农药的潜在健康风险.在采集的48个样品中,除七氯、o,p'-DDT、敌敌畏、对硫磷、毒死蜱、仲丁威和久效磷以外,其余18种农药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乙草胺(97.9%)和β-六六六(93.8%);检出农药含量最高的为百菌清(1 779.4μg·kg-1),其次为溴氰菊酯(620.3μg·kg-1).鱼体中有2~10种农药共存,其总浓度为2.7~1 932μg·kg-1.潜在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按照北京市民的平均水产品消费量,北京水产品市场上的4种主要食用鱼中的农药风险商值为0.043 43,处于较低水平.
- 于志勇金芬孙景芳原盛广郑蓓张文婧安伟杨敏
- 关键词:农药健康风险评价
- 自来水厂不同净水工艺对持久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被引量:28
- 2008年
- 以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作为有机物评价指标,对某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加深度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炭吸附处理工艺的去除效果评价,并对几种深度处理技术展望。结果表明,检出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均未超出生活饮用水标准(2006)的限值。在研究的净水工艺中,深度处理工艺炭滤对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去除效果较为理想。强化混凝、臭氧+活性炭和纳滤膜技术是水厂未来经济可行的处理工艺。
- 原盛广王东红马梅王子健吴玉英
- 关键词: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深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