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淑静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5年
- 卫淑静孙丽波洪世茹宋慧颖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PULMONARYCOPD患者DISEASE
- 急性肺栓塞溶栓加抗凝疗法与单纯抗凝疗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溶栓加抗凝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远期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将肺栓塞病人 18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A组 11例 ,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 ;B组 7例 ,采用单纯抗凝治疗。观察疗效并于 6个月后复查肺功、X线胸片、心动超声 ,判定肺栓塞对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和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形成等改变。结果 A组有效率为 88.1% ,6个月后复查肺功正常 ,无慢性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形成 ;B组有效率为 6 5 .7% ,6个月后复查肺弥散功能降低 2 8.3% ,无慢性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形成。结论 溶栓加抗凝疗法治疗PE优于单纯抗凝疗法。
- 霍建民车春莉卫淑静
- 关键词:肺栓塞溶栓疗法抗凝疗法尿激酶低分子肝素
- 原发性系统性多器官淀粉样变病人的护理
- 2007年
- 卫淑静洪世茹于秋波
- 关键词:淀粉样变病原发性护理淀粉样物质沉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整体护理作用。方法52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和低浓度氧疗,同时给予(鼻)面罩BiPAP治疗。护士正确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通气,使PaO2维持在60~70mmHg。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鼻)面罩无创性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整体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呼吸机,呼吸机从而才能起到最有效的治疗作用。
- 卫淑静韩淑艳尹丽芝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呼吸功能不全正压通气临床护理研究
- 对精神病人严重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3
- 2006年
- 孙淑红卫淑静卢艳华
- 关键词:药物副反应精神病人护理报告药物作用机理精神药物用药时间
- 国产头孢唑肟钠对急性中重度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头孢唑肟钠对急性中重度呼吸及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 ,以头孢噻肟钠为对照 ,治疗急性中重度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结果 头孢唑肟钠临床有效率为 90 % ,治愈率为 75 % ,细菌清除率为 88 2 4 % ;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 70 % ,治愈率为 6 5 % ,细菌清除率为 81 2 5 % ,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唑肟钠对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特别是中度感染有较好疗效 ,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好。
- 刘晓民于世寰霍建民卫淑静
- 关键词:抗生素头孢唑肟钠头孢噻肟钠
- 静脉输液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被引量:3
- 2005年
- 尹丽芝卫淑静孙淑红
-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操作
- 幽门螺杆菌与胃及食管反流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胃及食管反流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60例具有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内镜及组织学检查,并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其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cagA、vacA抗体。结果反流性食管炎及反流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最高检出率分别为67.4%和70.2%,反流性食管炎患者cagA、vac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6.3%、52.3%,而反流性胃炎患者cagA、vacA抗体的阳性率为61.9%、60.1%。结论通过对反流性食管炎及反流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其抗体的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胃及食管反流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 戴亚红卫淑静刘玲梁桃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反流性疾病食管
-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2
- 2008年
- 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可以了解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酸碱度及血氧饱和度(SaO2),可协助临床诊断,是重要的治疗、抢救依据。现收集、分析我科2006年6月-2007年2月进行血气标本采集的病例共872例,并就有关影响血气标本采集成功率的几个问题及预防措施作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 赵楠卫淑静张雪
- 关键词:血气标本采集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
- 实习护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实习即将结束的160名护理专业的大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SCL-90各因子积分除“敌对”一项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全国均值.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阶段实习护生存在不同心理问题。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和实习效果。结论对各阶段实习护生存在不同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护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实习的保证。
- 卫淑静陈晓玲尹丽芝
- 关键词: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