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鹏
- 作品数:3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动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蓑羽鹤营养不良病理学观察
- 2022年
- 在野生动物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由于致病因素、饲养管理不到位或动物自身问题,导致圈养条件下野生动物营养不良情况偶有发生,同时,由于野生动物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匮乏,现阶段还缺少专门针对野生动物营养不良的病理学资料,经常出现误诊。北京动物园兽医院曾接收外单位死亡蓑羽鹤样本一例,通过临床诊断与病理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诊为营养不良。此病例的完成,为今后相关野生动物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 王运盛刘金鹏国欣欣李祥翔朱云芸赵素芬卢岩张成林
- 关键词:营养不良
- 豺铜绿色假单胞菌病的诊断
- 2001年
- 北京动物园死亡成年豺 2只 ,对其中 1只死豺剖检 ,主要病变为肺出血和脓肿。从肺组织中分离到纯粹的铜绿色假单胞菌 ,用该菌菌液 0 .1 ml腹腔注射小白鼠致死 。
- 陈永林刘金鹏
- 黑天鹅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8
- 2001年
- 刘金鹏陈永林胥哲
- 关键词:黑天鹅温和气单胞菌败血症
- 排黏大熊猫的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生物信息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圈养大熊猫在排黏期与非排黏期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以揭示排黏现象的分子机制,并为圈养大熊猫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8只圈养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每只大熊猫在排黏期和非排黏期各采集一次血液样本,将样本分为排黏期组(NY)和非排黏期组(Con)。排黏期组在大熊猫排黏后2 h内完成血液采集,非排黏期组血液采集与排黏期相隔至少30 d。提取血液蛋白后进行酶解,获取的肽段经过脱盐和定量处理。采用数据独立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技术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数据导入Spectronaut TM软件,进行分析。检测数据在美吉云平台分析,差异蛋白筛选标准为P<0.05,且差异倍数(FoldChange,FC)>1.2或<0.8。用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对差异蛋白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差异蛋白之间进行蛋白互作分析;采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验证蛋白数据,将目标蛋白中肽段的定量值根据标肽进行归一化,统计检验的阈值设定为P<0.05,并与PRM验证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大熊猫血液样品中共鉴定出273种蛋白,其中258种为共有蛋白,12种为排黏期特有蛋白,3种为非排黏期特有蛋白。差异表达蛋白分析显示,排黏期组和非排黏期组共筛选出25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种蛋白表达上调、18种蛋白表达下调。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且主要富集于Rap1信号通路、雌激素(Estrogen)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松弛素(Relaxin)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A0A7N5KNP1(FBLN5)、D2GWB9(THBS1)、D2HUL0(SERPIND1)和D2HHD2(ITGA2)等核心蛋白在排黏期显著变化。【结论】排黏大熊猫与非排黏熊猫血清中发现25种差异表达蛋白。这�
- 夏茂华李祥翔刘金鹏国欣欣徐海泓刘彦晖戴春阔李曦王运盛
- 关键词:大熊猫血清蛋白质组
- 北京动物园大熊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调查初探
- 幽门螺旋杆菌可感染多种动物,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大熊猫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目前在其体内尚未发现幽门螺旋杆菌。调查对北京动物园的6只大熊猫使用胶体金法各进行了 3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今后可对更多的大熊猫采用不同的方法检...
- 夏茂华刘金鹏李祥翔杨明海马涛刘彦辉
- 关键词:大熊猫幽门螺旋杆菌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例川金丝猴肺炎感染的诊治
-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饲养的一只雌性成年川金丝猴,持续发高烧达39.6℃.精神较差,食欲一度废绝.采血化验后诊断为肺炎.采取多种治疗措施治疗后,体温在37.2——39.6℃之间反复波动.本次发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后期...
- 刘金鹏夏茂华陈婧
- 关键词:金丝猴肺炎
- 一例东北虎视网膜萎缩症的病例分析
- 我园一只雌性东北虎,19岁,自2015年11月后逐步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的情况,到2016年初,其视力基本上完全丧失.经麻醉后检查,发现双眼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萎缩合并眼压升高,检测血液弓形虫抗体阳性、抗原阴性.初步诊断为弓形...
- 胥哲夏茂华刘金鹏杨明海张成林
- 关键词:东北虎视网膜萎缩弓形虫感染
- 动物园水禽暴发巴氏杆菌病被引量:2
- 2001年
- 刘金鹏陈永林胥哲
- 关键词:动物园水禽巴氏杆菌病症状病理剖检病原
- 急性胃肠炎死亡大食蚁兽的病理学观察
- 2024年
- 2018年北京动物园死亡大食蚁兽一只,经病理学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以此为例,从病理学角度介绍和讨论了急性胃肠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
- 王运盛胥哲吴秀山国欣欣夏茂华刘金鹏赵岩赵素芬
- 关键词:胃肠炎
- 大红鹳整体骨骼标本的制作与形态学特征
- 2024年
- 结合传统及改进工艺,采用剥皮、去除内脏、剔肉、拆解、消化、脱脂、漂白、装架、保存等工序制作成年雄性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整体骨骼标本。制作时,选用市售84消毒液水溶液进行软组织消化,并在剔肉时保留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轴关节处的肌腱组织,在装架完毕后小心剔除,以确保大面积关节接触面或细碎籽骨的精确组装。制作的骨骼标本形态完整、外观莹白,易于长期保存,适宜推广应用。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对标本进行系统的形态学观察和描述,发现大红鹳不仅具备鸟类骨骼轻便和坚固的共性,其下颌骨、颈椎及下肢骨也具备适应饮食和涉水生活习性的特性,收集的相关骨骼参数为未来鸟类的骨骼系统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赵岩李曦刘金鹏胥哲李辉国欣欣陈希鑫普天春赵素芬
- 关键词:大红鹳标本制作形态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