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对咽喉反流(LPR)患者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以咽部异物感、咽干、痰多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诉的152例疑似LPR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与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LPR(+)组与LPR(-)组、RSI(+)组与RSI(-)组、RFS(+)组与RFS(-)组。对LPR(+)组患者给予PPI(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估。所有患者在初诊及治疗后复诊时均收集唾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比较治疗前后RSI、RFS评分和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差异。结果:LPR(+)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中值显著高于LPR(-)组(73.01 ng/mL vs 25.66 ng/mL,P<0.01),RFS(+)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中值亦显著高于RFS(-)组(78.00 ng/mL vs 35.79 ng/mL,P<0.01)。LPR(+)患者PPI治疗1个月后的RSI(11.00 vs 7.00,P<0.05)和RFS(9.00 vs 7.00,P<0.01)量表评分中位数显著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中值亦显著下降(53.60 ng/mL vs 46.49 ng/mL,P<0.05),且咽部异物感及烧心、胸痛、胃痛等症状及假声带沟、红斑或充血、声带水肿、后连合增生及喉内黏稠黏液附着等体征评分在治疗后亦显著下降(P<0.05)。结论:LPR患者应用PPI治疗1个月后部分症状及体征评分和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均显著下降,提示胃蛋白酶在LPR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胃蛋白酶可能与咽部异物感及声带水肿等症状体征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使用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辅助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于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以打鼾为主诉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低通气指数(AHI)对OSAS进行分组,分别为单纯鼾症组(n=34)、轻度OSAS组(n=30)、中度OSAS组(n=33)及重度OSAS组(n=23),比较4组患者HRV数据及心律失常数据。结果:单纯鼾症组R-R间期平均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平均标准差(SDANN)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而低频(LF)指标低于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重度组患者SDNN、SDANN、高频(HF)明显低于轻度组及中度组,而LF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轻度组及中度组(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指标对于辅助诊断OSAS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可行性高,临床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