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 作品数:47 被引量:3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神农本草经》石南草名义考辨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考证近代新发现文献与历代传承本草,结合基原植物生物学观察,认为石南草应为《神农本草经》记载此药的正名;基原植物为蔷薇科植物石南Photinia serrulata Lindl.药用早春生长的嫩茎叶。《神农本草经》中石南草的命名包含了药用部位和采收时间等信息。
- 刘浩王德群
-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药用部位采收时期
- 新晃县中药材资源及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被引量:3
- 2021年
- 新晃地处湘西南,野生中药资源丰富。全县有中药资源901种,位居全省前列。新晃中药发展历史传承悠久,拥有吴茱萸、龙脑樟、黄精、辰砂等传统道地药材,县域中药产业发展迅速。调研新晃县中药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中药产业发展的问题,发现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特色不明显、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弱、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不充分、中药龙头企业引领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从科技创新的视野提出统筹引领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强中药材生产科技支撑、强化道地药材品牌影响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营商环境和落实中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产业发展的对策。
- 朱斌姚季伦谢景谭诚刘浩何开松
- 关键词:中药产业中药资源道地药材
- 不同贮藏时间零陵香抗氧化活性及主要物质变化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对不同贮藏时间零陵香抗氧化活性及主要抗氧化物质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对零陵香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强弱。根据结果,采用DPPH-HPLC技术对抗氧化活性最强的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筛选,并采用Q-TOF-MS/MS技术对其贡献率最高的抗氧化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零陵香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强弱如下: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萃余部位>总部位>石油醚部位,零陵香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及鉴定结果表明,在此部位最主要的抗氧化成分为对羟基苯甲酸。结论:零陵香乙酸乙酯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贮藏时间成反比,可为其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
- 万丹邵国强邵国强肖娟肖娟蔡萍
- 关键词:零陵香抗氧化
- 吴茱萸属4种药用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
- 2023年
- 目的:明确楝叶吴萸、臭辣吴萸、吴茱萸和石虎4种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为吴茱萸药材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使用CTAB法提取叶片总基因组DNA,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测序,再用SPAdes软件组装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利用condonW、REPuter、mVISTA等软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并构建ML系统发育树。结果:4种吴茱萸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基因组大小在158563~158762 bp之间,总GC含量为38.34%~38.37%。均注释到134个编码基因,包括89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共检测到79~9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和35~41个长重复序列。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表明4个物种的反向重复区(IR)边界存在差异,单拷贝区(SC)比IR区表现出更高的变异性,筛选出了trnS-trnG、ycf4-cemA和psbM-trnA等10个高多样性片段,这些片段可用于吴茱萸属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吴茱萸与石虎聚为一支,楝叶吴萸和臭辣吴萸聚为一支,且这两支互为姊妹关系。结论:本研究为芸香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和分子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信息。
- 张万祥刘浩王龙张水寒
- 关键词:芸香科石虎叶绿体基因组物种鉴定
- 茯苓显微定量及其与药材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新建茯苓显微特征定量方法,明确其与药材活性成分的相关性,为茯苓药材品质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显微特征指数,采用热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分别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多糖以及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去氢茯苓酸3种三萜类活性成分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评估茯苓显微特征指数在评价药材品质的可行性。结果以称样量30 mg、粉碎粒度120目为茯苓显微特征定量方法最优条件,不同产地间茯苓显微特征指数存在较大差异,范围85.50~145.50千个/mg,与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猪苓酸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经主成分分析,茯苓各指标品质评价贡献大小依次为:显微特征指数﹥浸出物﹥三萜类成分﹥多糖。结论茯苓显微特征指标是药材固有属性,是评价药材品质的重要指标,在科学评价茯苓药材品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谢景蒋敏金剑黄建华刘浩钟灿陈林周融融镇兰萍张水寒
- 关键词:茯苓显微定量三萜类成分茯苓多糖
- 基于标准汤剂的青钱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2024年
-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青钱柳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收集15批不同产地的青钱柳药材,制备15批青钱柳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青钱柳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并建立两者特征图谱;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两者进行定性鉴别。结果:15批青钱柳标准汤剂绿原酸含量为6.51~17.67 mg/g,转移率范围31.1%~88.4%;3批颗粒含量分别为6.91、7.13、6.99 mg/g,转移率分别为41.7%、57.4%、51.7%。建立了青钱柳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共标定了6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成分,其中峰1为新绿原酸,峰2(S)为绿原酸,峰3为隐绿原酸。TLC法中青钱柳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标准汤剂的青钱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合理可行,可为青钱柳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及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 李世慧方良子陈林沈冰冰刘浩金剑欧阳习叶陈曙张水寒
- 关键词:青钱柳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 重塑大南药品牌的路径与方法被引量:1
- 2023年
- 南药具有浓厚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但跨省品牌的影响力却逐渐减弱,通过组建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协同重塑大区域南药品牌值得探索。结合品牌药材形成的相关要素,论述大南药的区划与品牌内涵,基于品牌重塑的基础、可及性和产业价值提出南药品牌重塑的路径与方法。
- 曾建国向维刘浩刘浩杨得坡虞金宝虞金宝史玉宝黄瑞平
- 湖南山银花栽培兴起的历史与原因
-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湖南山银花栽培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具有生产成本低,采收方便,产量大,绿原酸含量高的优势。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两次价格高峰促使湖南山银花栽培规模迅速扩大,造成供大于求,山银...
- 刘浩张水寒
- 关键词:山银花栽培历史
- 文献传递
- 早臺对白花前胡根部解剖结构和香豆素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0年
- 为探讨早薹对栽培白花前胡品质的影响,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比分析早薹植株(公前胡)与未早薹植株(母前胡)根部解剖结构差异,并用HPLC测定公前胡和母前胡不同组织结构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素E、佛手柑内酯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者差异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早薹对白花前胡根部解剖结构及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1)母前胡组织结构中中柱鞘薄壁组织、韧皮部横切面积较大,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最高;(2)公前胡次生木质部横切面积较大,存在大量木纤维和导管,香豆素类成分总量最低;(3)母前胡和公前胡主根部分(MR)、维管形成层以外部分(PP)、维管形成层以内部分(PX)、叶(LF)间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对比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总量从高到低均为:PP>MR>LF>PX。可见,白花前胡早薹发生后,植物根部解剖结构、活性成分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对药材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 谢景镇兰萍任广喜唐雪阳刘浩刘浩钟灿黄建华张水寒
- 关键词:白花前胡早薹香豆素类成分
- 雪峰虫草性状和显微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该文应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雪峰虫草不同批号样品的子座和虫体性状、组织、表面和粉末进行观察。研究发现雪峰虫草的形态、大小、腹节环纹等性状特征明显,虫体体表菌丝、体壁纹理、腹足趾钩等表面显微特征为稳定的鉴别特征,可作为雪峰虫草的鉴别依据,其中腹足趾钩呈椭圆形二行环,内环趾钩呈长条形,外环趾呈钩状具有特异性。
- 刘浩镇兰萍朱如彩张水寒黄惠勇
- 关键词:性状显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