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月
- 作品数:40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 马齿苋多糖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提取马齿苋多糖(POP),研究它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体外复制的作用及机制。采用醇沉法提取POP并用纯化,选用VH细胞为模型细胞,检测纯化后的多糖对该细胞的细胞毒性。用PEDV感染VH细胞,建立体外病毒感染模型,用CCK-8和RT-q PCR的方法检测POP对细胞的保护和对病毒的抑制效果以及作用于病毒感染的时期,免疫荧光观察其对病毒复制的作用,并通过ELISA方法检测POP对体外PEDV感染模型分泌IFN-α、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POP浓度在0~25 μg/m L范围内对VH细胞无毒副作用;浓度为6.25~25 μg/m L时对PED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可以清晰观察到其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该药物主要作用于病毒感染的吸附期;其对PEDV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IFN-α、TNF-α和IL-6的分泌的抑制作用显著(P<0.01)。由此得出:POP对PEDV感染的VH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PEDV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IFN-α、TNF-α、IL-6的蛋白含量的增加,从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 赵鲁刘月月林树乾殷斌杨世发黄中利赵增成李桂明郭慧君吴家强
-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毒复制细胞因子
- 氟苯尼考包合微囊的研制
- 2025年
- 为了克服氟苯尼考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和不能饮水给药的缺点,本试验以氟苯尼考为主药,以β-环糊精为辅料,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和喷雾干燥方法,进行了氟苯尼考包合微囊的研制,并对制备的成品进行了溶解性比对试验、溶出度比对试验、稳定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试验。结果显示,成功制备出了氟苯尼考环糊精包合微囊,收率为99.6%,15 min溶出度高达93%,产品质量稳定,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44 h,峰浓度为15.32μg/mL。结果表明,本方法所制备的氟苯尼考产品水溶性好,体内吸收速度快,血药浓度高,工艺切实可行,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可显著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 赵增成刘在青肖建森林树乾衣云鹏刘月月殷斌杨世发张荣岭宋士凯闫遵祥黄中利王海挺郭丽华
- 关键词: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技术
- 清营口服液抑制H1N1猪流感病毒复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猪作为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混合器”,在“禽-猪-人”的种间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1N1可通过高突变率与基因重排不断产生新型病毒,使得目前疫苗免疫和以流感病毒蛋白作为靶标的药物研发相对滞后。中药因其多靶点、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被广泛关注。本试验研究了清营口服液对分离到的H1N1猪流感病毒(SIV)在体内外的综合抗病毒效果。通过检测小鼠灌服清营口服液后的精神状况、体重、肺脏病变及病毒载量等发现,清营口服液具有明显抑制H1N1 SIV的效果;利用MDCK细胞同样发现其对H1N1 SIV具有抑制作用,且吸附后期效果最好,抑制率高达96.8%;免疫荧光试验发现清营口服液能够抑制病毒NP蛋白的核输出。通过以上试验,初步明确了清营口服液对H1N1SIV的抑制效果,可在临床使用中进行推广。
- 解云辉林树乾黄中利黄中利杨世发殷斌闫振贵杨世发刘月月
- 关键词:病毒复制
- 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 2012年
- 副猪嗜血杆菌病或猪副嗜血杆菌病(H.parasuis)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2011年10月6日,笔者在兽医门诊诊治一例疑似仔猪副嗜血杆菌病,通过临床症状分析、
- 李超刘月月
-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治报告副嗜血杆菌病多发性浆膜炎纤维素性关节肿胀
- 一种银翘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翘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该银翘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对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甘草、桔梗的成分鉴定及对绿原酸和牛蒡苷的含量测定,建立了银翘解毒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TLC)和高效液...
- 赵增成林树乾李颖杨世发李桂明黄中利傅剑宋敏训殷斌刘月月
- 文献传递
- H9亚型禽流感SPF鸡发病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构建理想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PF鸡发病模型,对不同日龄SPF鸡、不同感染方法进行了预试验,最后选用SPF青年蛋鸡为试验动物,采用AIV H9N2毒株与大肠杆菌强毒株、IBV M41株各0.5 mL联合滴鼻感染的方法,进行了发病模型构建。结果表明,试验鸡发病症状明显、病变典型,这为进一步完成H9亚型禽流感防治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价奠定了基础。
- 周萌李颖林树乾李桂明杨世发黄中利宋敏训傅剑殷斌刘月月赵增成
- 关键词:禽流感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马齿苋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马齿苋活性成分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获得其活性成分和对应靶标,利用STRING进行靶标间互作分析并筛选核心靶标,经KEGG富集分析得到马齿苋治疗疾病的相关信号通路。基于Drugbank数据库获取结肠炎的相关疾病靶标,与马齿苋成分靶标进行映射,得到马齿苋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共筛选获得马齿苋活性成分花生四烯酸、β-谷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异甜菜素、槲皮素等10个,其对应靶标共187个,核心靶标共62个,经KEGG富集分析发现核心靶标与癌症、病毒感染、炎症性肠炎和免疫调节相关通路密切相关,并通过ABCC4、ABCG2、ACAT1、ALB、ALOX5、CYP3A4、IFNG、IKKA、MPO、NOS2、NQO1、NR1I2、PPARG、PTGS1、PTGS2、TNF、XDH起到治疗结肠炎的作用。结论:马齿苋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和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发挥多靶点、多通路缓解结肠炎的作用。
- 张子越殷斌连锐锐张璐刘译心李真孙传熙刘月月杨世发李桂明傅剑赵增成黄中利林树乾刘远飞万仁忠
- 关键词:马齿苋网络药理学结肠炎
- 鲁中地区猪高热性疾病主要发病情况分析及免疫防控措施的研究
- “猪高热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稽留症状为主的一种难以治愈的猪病,简称“猪高热病”,该类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近来连年高发,广为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猪高热病的病原有很多,病毒、细菌、霉形体、寄...
- 刘月月
- 关键词:猪高热病病变观察
- 文献传递
- 西地碘粉禽舍消毒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
- 2018年
- 本试验采用人工土壤法测定西地碘粉对蚯蚓的急性毒性,为全面评价其毒性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温度20±2℃;湿度70%~90%,光强400~800Lx,连续光照的方法,试验室观察西地碘粉对蚯蚓的毒性。结果西地碘粉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中,以100mga.i./kg干土处理,染毒后第14天死亡数为0,LC50>100mga.i./kg干土。由此可得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西地碘粉对蚯蚓的急性毒性为低毒,即本品在禽舍消毒后不会对土壤造成环境污染。
- 殷斌黄中利傅剑逯月林树乾林树乾赵增成宋敏训杨世发李桂明李桂明
- 关键词:蚯蚓急性毒性
- 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加减蒿芩清胆汤防治鸡湿热泄泻的药效试验被引量:1
- 2025年
- 湿热泄泻是家禽腹泻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证型,在家禽养殖中可导致饲料转化率低,成活率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研发出防治湿热泄泻的安全高效中兽药,利用构建的鸡湿热泄泻病证模型,选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加减蒿芩清胆汤3种经典方剂为试验药物,开展了临床药效试验,对试验雏鸡的临床表现、粪便状况、体温、增重、血液白细胞计数、病理剖检变化进行观察测定。试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3个药物组鸡群精神状态更好,腹泻程度明显改善,清热作用明显,白细胞计数低;用药后第9天雏鸡平均增重率,葛根芩连汤组、白头翁汤组、加减蒿芩清胆汤组分别为46.64%、48.46%、51.39%,阳性对照组为47.89%,阴性对照组为51.33%。剖检可见,各药物组虽均表现出肠炎病变,但严重程度却低于阳性对照。综合各项药效评价指标,通过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较,3个药物组均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考虑到增重率作为畜牧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加减蒿芩清胆汤效果更好。
- 赵增成刘月月殷斌杨世发闫遵祥林树乾
- 关键词:湿热泄泻蒿芩清胆汤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