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方

作品数:19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骨折
  • 10篇儿童
  • 8篇肱骨
  • 4篇肱骨骨折
  • 4篇内固定
  • 4篇复位
  • 4篇闭合复位
  • 3篇上骨折
  • 3篇桡骨颈
  • 3篇桡骨颈骨折
  • 3篇肱骨外髁
  • 3篇肱骨髁
  • 3篇肱骨髁上骨折
  • 3篇髁上骨折
  • 3篇外髁
  • 3篇疗效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骨外
  • 3篇骨折固定

机构

  • 1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19篇刘方
  • 11篇张思成
  • 8篇孙军
  • 5篇周志林
  • 2篇袁毅
  • 2篇陈浩强
  • 2篇张功营
  • 2篇左翔
  • 2篇倪飞舟
  • 2篇王爱平
  • 1篇胡学钢
  • 1篇杨飞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粗糙集的决策树算法研究
2009年
决策树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类方法。粗糙集理论把知识和分类紧密联系起来,为处理不精确、不完全数据的分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更符合人类认知的数学工具。提出了把后继节点的变精度加权平均粗糙度和值作为属性选择标准构造决策树的改进新算法。新算法用变精度代替近似精度,能有效地克服噪声数据在构造决策树过程中对刻画精度的影响,使生成的决策树复杂性降低,泛化能力更强。
刘方王爱平张功营
关键词:决策树粗糙集
网络药学信息技术初探被引量:3
2004年
倪飞舟刘方陈浩强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药学
克氏针“去锐性化”髓内弹性复位技术治疗GartlandⅢ型伸直桡偏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克氏针“去锐性化”髓内弹性复位技术和传统三维立体整复法治疗GartlandⅢ型伸直桡偏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GartlandⅢ型伸直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48例;年龄1~12岁[(8.7±2.3)岁]。50例采用克氏针“去锐性化”髓内弹性复位技术治疗(研究组),56例采用传统三维立体整复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3,6个月患侧与健侧Baumann角差异值、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8.5±1.2)个月]。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为(32.9±3.7)min、(20.6±5.4)次,对照组分别为(45.6±10.1)min、(32.5±8.2)次(P均<0.01)。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3.0±5.1)d,对照组为(33.8±4.7)d(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患侧与健侧Baumann角差异值分别为(3.2±0.8)°和(2.3±0.6)°,对照组分别为(6.0±2.1)°和(5.8±1.3)°(P均<0.01)。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研究组优44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8.0%(49/50);对照组优47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92.9%(52/56)(P>0.05)。两组患者均无骨髓炎、骨折愈合不良、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或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克氏针“去锐性化”髓内弹性复位技术和传统三维立体整复法治疗GartlandⅢ型伸直桡偏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能恢复肘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前者无须反复手法复位,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桡偏和旋转畸形纠正更好。
林昱东张思成周成孟阁袁悦刘方孙军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闭合复位儿童
8字板治疗儿童膝关节冠状面畸形矫正速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8字板治疗儿童膝关节冠状面畸形矫正速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月采用8字钢板治疗的114例下肢冠状面畸形(膝内翻或膝外翻)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和术后定期随访的X线片,测量股骨远端外侧角(a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aMPTA)。对患儿一般资料及可能影响8字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平均校正速度为每月0.57°,平均年龄9.78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放置时间、体质量与矫正速度呈负相关,股骨远端矫正速度较胫骨近端快(P=0.039)。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矫正速度受手术年龄、阻滞部位、放置时间影响显著(均P<0.05);股骨远端每月的矫正速度比胫骨近端高0.23°;年龄与放置时间的改变与矫正速度呈负相关。结论:8字板半骨骺阻滞矫正儿童膝关节冠状面畸形矫正速度与手术年龄、放置时间、阻滞部位相关。临床治疗需根据患儿自身情况综合考虑,术后应密切随访。
孙锡玮刘方华中托马海龙张思成
关键词:儿童
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治疗儿童不同Milch分型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Milch Ⅰ型与Milch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0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79例, 女61例;患儿年龄为(4.9±1.8)岁, 范围在1.2~10.0岁;按照Milch分型分为Milch Ⅰ型(16例)和Milch Ⅱ型(124例)。所有患儿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种Milch分型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闭合复位失败中转切开复位的比例、骨折愈合时间, 术后3个月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提携角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观察两种Milch分型患儿术后2个月并发症情况(如感染及克氏针针尾激惹等)。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患儿随访(18.6±6.4)个月, 范围为6~32个月。Milch Ⅰ型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中位透视次数均明显低于Milch Ⅱ型患儿[(37.3±8.7)min比(47.7±14.8)min, 8.0(4.0)次比12.0(6.0)次, 均P<0.05]。Milch Ⅱ型患儿中转切开复位的比例为20.2%(25/124), 而Milch Ⅰ型患儿均未中转切开复位,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种Milch分型患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时患肢肘关节活动丢失角度、Baumann角丢失角度、提携角丢失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Flynn评分标准, Milch Ⅰ型患儿术后肘关节优14例, 良2例;Milch Ⅱ型患儿术后肘关节优90例, 良22例, 可12例;优良率为100%(16/16)比90.3%(112/12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随访过程中Milch Ⅰ型患儿未发生感染、克氏针针尾激惹, Milch Ⅱ型患儿2例出现针眼激惹, 均为闭合复位失败中转切开复位患儿, 经门诊换药、拔除克氏针、口服抗生素后治愈, 未出现深度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Milch Ⅰ型与Mi
张思成马海龙孙军刘方孙锡玮周志林孙坡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内固定儿童
经皮桡尺后间隙入路血管钳杠杆复位治疗儿童Judet Ⅳ型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radial neck)是儿童肘关节骨折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在儿童肘关节骨折中排第三位。目前临床上对于桡骨颈骨折的分类方法较多,最常用的分型方式为Judet分类方...
刘方
关键词:桡骨颈骨折
拇指拨挡技术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尺侧穿克氏针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拇指拨挡技术尺侧穿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拇指拨挡技术尺侧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58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男31例,女27例;年龄2~14岁,平均6.4岁。致伤原因:摔伤47例,运动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4.4~70.6 h,平均49.6 h。术中观察尺侧穿克氏针时环、小指抽动情况,术后观察尺神经损伤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评定疗效,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尺侧穿克氏针时均未出现环、小指抽动,患儿尺神经均无损伤。58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9个月。1例患儿术后出现术区感染,局部皮肤红肿,克氏针针眼处脓性分泌物渗出,予以门诊静脉输液抗炎、定期换药后好转,骨折初步愈合后拔除克氏针;2例患儿出现克氏针针尾激惹,经口服抗生素,门诊换药治疗后康复。患儿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严重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4~6周,平均4.2周。末次随访时Flynn肘关节评分评定疗效,达优5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6.6%。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拇指拨挡技术尺侧穿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安全且固定稳定,不会造成医源性尺神经损伤。
周志林马海龙孙军袁毅张思成刘方华中托管之也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儿童
医学数据挖掘的探究与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医学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膨胀,迫切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这些海量的医学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知识和规则。该文阐述了医学数据挖掘的关键问题和实施步骤,介绍了常用的挖掘方法,最后介绍了医学数据挖掘的一些现实应用。
左翔刘方胡学钢
关键词:数据挖掘医学数据
基于计算思维的医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被引量:2
2016年
计算思维作为人类科学发展的三种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中如何将计算思维融入到教育教学,已经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相关院校已经以科学思维、方法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重点加强计算思维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探索研究。本文将围绕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医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把思维训练融入到教学知识点中,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飞陈浩强刘方
关键词:计算思维教学改革
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比较通过超声引导撬拨复位后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桡骨颈骨折患儿资料。男51例,女45例;年龄(7.0±2.5)岁;骨折Judet分型:Ⅲ型74例,Ⅳ型22例。21例采用超声引导撬拨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克氏针组),75例采用超声引导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Métaizeau标准的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Steel和Gtrham评分的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96例患儿术后获(10.6±4.2)个月随访。克氏针组患儿的手术时间[(18.5±2.6)min]、透视次数[4.0(3.0,4.0)次]均显著少于髓内钉组[(30.9±2.7)min、8.0(7.0,9.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与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Métaizeau标准的骨折复位优良率、末次随访时Steel和Gtrham评分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撬拨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固定与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效果相当,但前者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且无需二次手术。
马海龙孙锡玮刘方华中托袁毅张思成
关键词:儿童桡骨颈骨折弹性髓内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