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苯酚-硫酸法测定无花果中多糖含量的研究被引量:29
- 2009年
- 分别以单一葡萄糖及按无花果多糖中单糖组成比例配制的混合单糖为标准糖样,采用苯酚-硫酸法对无花果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单一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得含量偏低,而以混合糖为标准品不仅重现性高、稳定性好,而且回收率实验理想,可认为是测定无花果多糖含量较为简便的方法。
- 郁玮杨小明刘伟民刘方马海乐
- 关键词:无花果多糖苯酚-硫酸法
- 银杏酸的荧光特征和光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银杏酸的荧光特征,探讨光、热对银杏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扫描研究溶剂、pH值对银杏酸荧光特性的影响,建立检测银杏酸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银杏酸在pH 4.0甲醇溶液中荧光强度较强,激发波长279nm,发射波长404 nm时,银杏酸在0.221~20.31μg/m 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7 5;检测限0.023 5μg/m l。结论银杏酸溶液对光不稳定,随光照时间延长浓度降低;银杏酸溶液在5℃时稳定,25℃时稳定性有所下降,并随温度升高或加热时间延长降解率增大。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光照、加热对银杏酸的影响。
- 杨小明何军柳艳君刘方
- 关键词:银杏外种皮银杏酸光稳定性热稳定性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银杏酸浓度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银杏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预处理以乙腈沉淀蛋白。采用SinoChrom ODS-AP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3%醋酸(92∶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10nm。结果:银杏酸在0.25~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最低检测限为0.08μg·mL-1。提取回收率为87.0%~90.2%(n=5),相对回收率为95.8%~100.1%(n=5),日内RSD≤5.8%(n=5),日间RSD≤9.5%(n=5)。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精密度和准确性好,适于银杏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杨小明张秀丽夏磊刘方李永金
- 关键词:银杏酸高效液相色谱法小鼠血浆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乳剂中银杏酸同系物含量
- 2008年
- [目的]建立测定微乳剂中银杏酸同系物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通过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检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乳剂中银杏酸同系物含量的可靠性,并以微乳剂基质为参比测定计算出银杏酸同系物的含量。[结果]银杏酸标准品的线性方程为A=9.513C+0.017(R=0.9987):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剂中有效成分银杏酸含量的RSD分别为0.877%、0.842%和1.210%(12h内)。制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6.57%。银杏微乳剂中银杏酸的平均含量为0.949%。银杏微乳荆在310nm处有最大吸收峰,井能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该法在0.0075~0.1090m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准确。
- 夏磊杨小明刘伟民刘方郁玮
- 关键词:银杏酸紫外分光光度法微乳剂
- 1.5%银杏酸微乳剂的研制被引量:8
- 2008年
- 介绍一种以水为介质的新型植物源农药1.5%银杏酸微乳剂。根据微乳剂形成的机理,通过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等系统的筛选制备出了1.5%银杏酸微乳剂,经过试验确立了较佳的配方。1.5%银杏酸微乳剂的组成如下:银杏酸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体积比1∶1)15%~20%,乙醇和正丁醇15%~20%,去氯离子水40%~60%。研究确定了1.5%银杏酸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pH值为6~8,透明温度范围0~60℃。
- 杨小明夏磊刘伟民刘方
- 关键词:银杏外种皮银杏酸微乳剂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