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

作品数:57 被引量:385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8篇学位论文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遗址
  • 12篇考古
  • 9篇良渚文化
  • 5篇石器
  • 5篇良渚遗址
  • 4篇新石器
  • 4篇新石器时代
  • 4篇石器时代
  • 3篇大遗址
  • 3篇玉器
  • 3篇体育
  • 3篇精品课
  • 3篇精品课程
  • 3篇课程
  • 3篇课程建设
  • 3篇教学
  • 3篇硅酸体
  • 3篇贵族
  • 3篇高校体育
  • 3篇城墙

机构

  • 35篇浙江省文物考...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鹿儿岛大学
  • 1篇剑桥大学
  • 1篇上海博物馆
  • 1篇湖北省文物考...
  • 1篇江苏省考古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点将(上海)...

作者

  • 50篇刘斌
  • 18篇王宁远
  • 10篇陈明辉
  • 4篇郑云飞
  • 3篇戴雪荣
  • 3篇师育新
  • 3篇李永嘉
  • 2篇游修龄
  • 2篇王金涛
  • 2篇田正标
  • 2篇莫多闻
  • 2篇赵晔
  • 2篇陈孔利
  • 2篇郭留通
  • 1篇秦岭
  • 1篇刘金梅
  • 1篇李志鹏
  • 1篇林留根
  • 1篇莶飚
  • 1篇吴卫华

传媒

  • 7篇考古
  • 4篇文物
  • 2篇南方文物
  • 2篇中国文化遗产
  • 2篇杭州
  • 2篇自然与文化遗...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物理实验
  • 1篇中国民族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华夏考古
  • 1篇农业考古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科学24小时
  • 1篇中国报道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东方博物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水稻(O.sativa L.)硅酸体形状特征及其稻种演变初探被引量:7
1998年
大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水稻(O.sativaL.)硅酸体形状特征及其稻种演变初探浙江农业大学郑云飞日本宫崎大学藤原宏志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浙江省博物馆俞为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苏州市博物馆丁金龙日本宫崎大学王才林,宇田津彻朗引言植物,尤其是禾本科植物...
郑云飞藤原宏志游修龄俞为洁刘斌丁金龙王才林
关键词:马家浜文化栽培稻SATIVA崧泽文化
副词性关联词语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人们普遍认为,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高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因为阅读理解在高考英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而且也是积累词汇的一种有效方式。与此同时,阅读也是一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有...
刘斌
关键词:关联词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良渚古城遗址陶器的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浙江杭州余杭区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意义提供了新资料.本研究利用EDXRF,XRD,EPMA,Raman光谱等手段,对良渚古城遗址出土部分陶器的组成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首次发现了透闪石颗粒作为制陶的掺合料,由于良渚文化玉器大多都是透闪石类型,因此推测当时的制陶工艺与玉器制作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黑皮陶"存在渗碳工艺使表皮变黑,胎体内部磷含量很高,这可能与胎泥中拌和了较多量的草木灰有关.此外,基于工艺技术的相似性,还探讨了良渚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
鲁晓珂李伟东刘斌李新伟
关键词:陶器
杭州市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考古调查被引量:34
2015年
良渚文化遗址群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西部山地的雨水裹挟泥沙向东排泄,在此形成冲积平原,海拔2—5米,地势西高东低。东天目山余脉在余杭彭公分成两支向东延伸,北支为高耸绵延的大遮山丘陵,南支为断续散布的大雄山、大观山丘陵,它们以夹抱之势分列遗址群的北侧和南缘,遗址群东部则是平坦开阔的水网平原。
王宁远刘斌
关键词:水利系统新石器时代
杭州市良渚古城外郭的探查与美人地和扁担山的发掘被引量:11
2015年
对良渚古城外围进行重点探查时,发现古城外围存在若干围绕城墙分布的土垄。对美人地、里山、扁担山等地点进行发掘后,确认土垄是良渚文化时期的人工堆筑物,其上为居住址。它们的使用年代和城墙两侧的废弃堆积年代一致。推测这些与良渚一般聚落分布特点不同的居住址,应是良渚古城的外郭。
王宁远刘斌闫凯凯陈明辉
杭嘉湖平原ZK3钻孔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及其气候-海平面响应
2024年
杭嘉湖平原位于海陆交互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极易受到海平面升降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对全球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应用非参数化粒度端元分析模型提取杭嘉湖平原ZK3岩芯沉积物的端元组分,分析其物质来源;并结合植物藻类和磁化率指标全面揭示各端元组分对区域全新世气候-海平面变化响应。结果表明:(1)EM1(16.4 μm)主要为洪泛沉积物,EM2(35.3 μm)主要为湖相沉积物,EM3(58.9 μm)则为海相沉积物;(2)杭嘉湖平原8000 a BP以来的气候-海平面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约8000—6200 a BP,受东亚夏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海平面上升并趋于稳定,区域内同时受到海洋和陆源输入影响,发育海陆过渡相沉积;约6200—4800 a BP,气候趋于干凉化,陆地面积扩大,沉积环境转变为河流为主的洪泛沉积;至4800—3100 a BP,气候回暖,海平面略有回升,发育为湖相沉积;3100—140 a BP,气候趋冷干化,海平面下降,广泛发育为泛滥平原沉积环境。
江志霖毛龙江王婷邹春辉赵成双苹刘斌王宁远陈明辉莫多闻
关键词:粒度杭嘉湖平原
数字化手段在大遗址考古工作中的应用——以良渚古城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良渚遗址和良渚古城是近年来中国史前考古进展最大的区域,也是典型的大遗址,其保护区红线范围即达42平方公里,而实际范围远大于此。在这样大的范围内,仅采取传统的大规模钻探和发掘等手段,完全无法满足学科研究的需要。发掘者围绕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积极寻求多学科合作。其中数字化手段所起的作用尤其明显,借助"数字高程模型"(DEM平面图)在遗迹寻找上的重要指示作用,迅速扩大了良渚古城周边的测绘范围和分析手段,陆续发现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坝等遗迹,确定古城中心的宫殿区、城墙和外郭依次降低,共同构成了三重同心结构,取得了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重大突破。
刘斌王宁远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大遗址数字高程模型(DEM)
良渚古城的公众考古实践
本文对良渚古城遗址在大遗址保护及公众考古实践中采取的方式及所获成果作了系统的梳理。从揭示良渚古城重要历史地位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出发,介绍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在遗址保护宣传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各部门在公众考古过程...
沈晓文陈明辉刘斌王宁远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
余杭石马(土斗)东晋窑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
2008年
德清窑是分布于浙江东苕溪中上游流域、自东汉至唐代、兼烧青釉器和黑釉器的瓷窑群的总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的石马(土斗)窑址属德清窑系列,产品包括青釉与黑釉两种,其中以青釉占大多数,黑釉比例较低。本文为自20世纪50年代"德清窑"概念提出以来的首篇考古发掘报告。
刘斌王宁远郭留通卢希颜陈孔利陈庆胜岳友军郑建明
关键词:窑址青釉黑釉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大招生,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
刘斌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