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富 作品数:53 被引量:36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产前诊断的产房外科模式下新生儿急诊手术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产房外科模式开展新生儿手术的组织实施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产房外科手术病例的产前诊断、产前咨询、手术治疗、术后合并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22例中,脐膨出6例,腹裂4例,先天性膈疝7例,颈部淋巴管瘤2例,泄殖腔外翻1例,腰骶部脊膜膨出2例.所有患儿产前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相符.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例膈疝患儿术后死于肺发育不良,脐膨出和泄殖腔外翻各1例需2次手术,1例颈部淋巴管瘤术后复发.结论 在产前诊断明确后,合理选择产房外科模式实施手术可以改善严重结构异常新生儿的预后,减少并发症. 刘钢 刘丽 黄柳明 贾钧 时春艳 王淑琴 刘宝富 王伟 张然关键词:急症 尿道口前徙阴茎成型术一期修复小儿冠状沟型尿道下裂38例 1999年 刘宝富 王淑芹关键词:尿道下裂 修复术 小儿下丘脑错构瘤29例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9例下丘脑错构瘤患儿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26例患儿以痴笑为首发症状,1例以哭... 姚红新 张宏武 刘宝富 高阳旭 沈笠雪 李宇 李辉关键词:下丘脑错构瘤 并发症 改良式环岛叶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 高阳旭 蔡立新 张洪武 刘宝富 姚红新经肛门结肠拖出加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经肛门结肠拖出同时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7月-2003年8月采用该手术方法共治疗先天性巨结肠72例。对27例患者手术前、后行肛门直肠测压,按Reding评分法评估术后肛门功能。结果术前静息压(38±8) mm Hg,术后静息压(22±6)mm Hg,对照组静息压(23±4)mm Hg,手术后较手术前静息压明显降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手术前、后均无肛门直肠反射。随访48例,肛门功能优31例,良15例,差2例。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同时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创伤小,可解除直肠肛管高压,近期排便效果良好,生活质量提高。 余奇志 李龙 黄柳明 刘宝富关键词:肛门 胆管闭锁与十二指肠乳头异位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胆管闭锁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对胰胆的解剖进行造影研究。方法对221例胆管闭锁患儿中47例(21.3%)进行胆管造影,根据胆囊管和胆总管及十二指肠显影清晰影像进行研究,观察胆总管、胰管、胰胆合流共同管及其开口部位。以同期收治的29例非胆管闭锁性黄疸婴儿的胆管造影结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29例中7例(24.1%)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降段以远,而胆管闭锁组47例中24例(51.1%)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降段以远,后者较前者明显增高(P〈0.05)。胆管闭锁组和对照组合并胰胆合流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95.7%(45/47)和82.8%(24/29),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22)。胆管闭锁患儿胰胆合流共同管的平均长度指数为0.418±0.152,比对照组(0.236±0.122)明显延长,P〈0.05。胆管闭锁组胆总管的平均直径指数为0.078±0.043,对照组为0.199±0.086,前者较后者明显细小,P〈0.05,而共同管和胰管的直径差异不湿著(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远端开口异位和胰胆合流共同管延长是胆管闭锁影像学改变特点,提示此畸形的病因与胚胎早期肝憩室发育异常有关。 李龙 刘树立 侯文英 刘雪来 付京波 黄柳明 刘刚 王淑芹 刘宝富 雷宇关键词:胆管闭锁 胆管造影术 先天性膈疝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 被引量:7 2002年 为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DH)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水平,对28例先天性膈疝病例进行临床特征、手术过程回顾性分析。全部进行正位及侧位胸部X-线检查,5例做上消化道造影,13例做血气分析。X-线证实胸腔内有含水的肠管,腹腔没有气体,部分患儿有胃食管返流(GER)、存在吸入性肺炎或脑发育不全;血气分析显示部分婴儿严重的缺氧、呼吸性酸中毒;消化道造影显示结肠或小肠在胸腔内。结果:2例新生儿放弃治疗,26例患儿手术治疗,3例死亡,23例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对患有先天性膈疝的新生儿必须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 王淑芹 王平 刘宝富关键词:先天性膈疝 外科手术 预后 Duckett联合Duplay术修复重度尿道下裂 2005年 目的评价Duckett联合Duplay术式修复重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重度尿道下裂患儿70例,一次成型尿道,远端用Duckett岛状皮瓣缝合皮管,近端采用尿道口附近阴囊皮肤做Duplay成型尿道,与Duckett管相吻合.对其中28例术后随访0.5~3年.结果 70例手术中,一次手术成功65例,并发症尿瘘3例,尿道狭窄伴憩室2例.所有患儿术后阴茎外观正常,排尿成线,与既往采用阴囊带蒂岛状皮瓣治疗重度尿道下裂54例中治愈40例(74%)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uckett联合Duplay术式对修复重度尿道下裂效果良好,外形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除发生合并症外,不需Ⅱ期手术. 王淑芹 雷宇 刘宝富 李龙关键词: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小儿肝移植的探讨 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本研究探讨肝移植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我院分别于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对 7例患儿 (先天性胆道闭锁 5例 ,先天性肝纤维化 1例和肝脏血管内皮肉瘤 1例 )进行肝移植术 ,患儿年龄 6个月至 12岁。其中亲体部分肝移植术两例 ,供体分别为患儿的母亲和父亲。手术分别切取供体的右半肝和左外侧叶。受体行保留下腔静脉的全肝切除术 ,然后将供肝进行原位移植。减体积肝移植 3例 ,取左半肝和左外侧叶为移植物。割离式肝移植 2例 ,分别取左外后叶和右后叶为移植物。结果 7例患儿分别移植肝重 2 6 0~ 5 6 5 g ,亲体肝移植的两例供体随访 14~ 15个月 ,均无并发症健康生活。接受移植的 7例患儿中 6例术后已经分别健康存活 15~ 1个月 ,1例于术后第 5天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术前准确的血管影像学检查 。 李龙 余奇志 黄柳明 贾军 刘宝富 王淑芹 雷宇 刘钢 王平关键词:小儿 肝移植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肝纤维化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手术治疗肝外型门脉高压的探讨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远端脾静脉肾静脉分流手术治疗肝外型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本组手术患儿15例,术前经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主干呈海绵窦样改变。术中首先经小肠系膜Ⅲ级静脉和脾静脉分支行静脉压力测定及造影。然后将胰腺上下缘及背侧游离;将胰腺内走行的脾静脉游离,结扎切断与胰腺之间的细小分支,远端至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汇合处,近端至脾门;最后将脾静脉距肠系膜上或下静脉0.5cm处切断,闭合肠系膜上静脉侧断端,将脾静脉与左肾静脉端一侧吻合;同时结扎胃冠状静脉、胃左静脉和胃网膜左静脉而保留胃短血管。结果15例患儿实施远端脾-肾分流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5h,手术失血10~30ml;无需输血者。分流前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压力平均值分别为28.4cmH2O和28.1cmH2O,分流后平均值分别为24.7cmH2O和12.6cmH2O,脾静脉压力明显降低(P<0.01)。分流后脾脏缩小,被膜皱缩。2例手术后患儿出现乳糜腹,保守治疗1个月后自然消失。患儿随诊6个月~2年无再发消化道出血者,脾脏大小均回缩。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在正常水平。超声多普勒检查,脾肾静脉吻合口通畅。结论远端脾静脉-肾静脉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保留脾脏。 李龙 付京波 余奇志 刘刚 黄柳明 刘宝富 雷宇 王淑芹 贾钧 王平关键词:门静脉 外科学 脾肾分流术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