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春涛
- 作品数:21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新型逐步法前导下颌双合垫矫治器及其相关临床应用研究
-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陈冲郭涛冷春涛袁嫒梁秋娟刘景
- 立项背景:安氏二类的错颌畸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牙颌畸形,其发病率为15%-20%,占正畸患者的49%,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患者颜面部的美观与功能。对于青春期具有生长发育潜力的患者临床中常用各种功能矫治器改善上下颌骨关系,但...
- 关键词:
- 关键词:错颌畸形口腔正畸
- 辛伐他汀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将6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去势组、去势加辛伐他汀组3组,通过手术去除双侧卵巢复制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3个月,于每只大鼠左侧股骨处植入1枚种植体,1d后各组分别灌喂生理盐水及辛伐他汀(5mg·kg^(-1)·d^(-1)),术后4、8、12w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材制作非脱钙骨磨片,行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骨计量学检测。结果种植12w时,单纯去势组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有一定厚度新骨形成,与种植体接触面积增大。去势加辛伐他汀组和正常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新生骨组织连接成片且厚度增加,与种植体表面紧密接触。种植术后4、8、12w时,单纯去势组种植体骨结合率(IBCR)、新生骨量(NBV)均明显低于去势加辛伐他汀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去势加辛伐他汀组IBCR和NBV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增加骨质疏松症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率及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量。
- 郭涛杨川吾斯曼江.艾尔肯冷春涛
- 关键词:辛伐他汀骨质疏松症种植体骨结合
- 稳定性颌垫治疗非深覆颌颞颌关节紊乱病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评价稳定性颌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中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非深覆颌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给予稳定颌板治疗,治疗中每半月复诊一次,治疗期限为半年,治疗后每月复诊一次,随访半年,并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并行颞下颌关节核磁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21例弹响患者中15例(71.42%)弹响完全消失,17例疼痛患者中13例(76.47%)疼痛消失,11例张口受限患者中7例(63.63%)转为正常。结论:稳定性颌垫对治疗非深覆颌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
- 张晋郭涛胡露露冷春涛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circRNA SIPA1L1修饰外泌体对脂多糖刺激下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RNA)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样蛋白1(signal-induced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1 like 1,SIPA1L1)修饰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来源外泌体(exosome,Ex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下的hDPS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circSIPA1L1过表达质粒载体转染至hDPSC后分离Exo,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特征,Western blot测定Exo标志蛋白CD81、Hsp70、TSG101表达,qRT-PCR检测circSIPA1L1相对表达量,用PHK26荧光标记Exo并观察hDPSC摄取情况。hDPSC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DPSC Exo组、LPS+circSIPA1L1-hDPSC Exo组,CCK-8检测各组hDPSC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各组hDPSC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hDPSC红色钙结节形成,Western blot测定各组hDPSC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骨桥素(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及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蛋白表达。结果:hDPSC与转染circSIPA1L1后的hDPSC中分离得到椭圆形或圆形颗粒物,直径大多分布在约100 nm处,CD81、Hsp70及TSG101蛋白表达明显,且circSIPA1L1修饰hDPSC来源Exo中circSIPA1L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hDPSC来源Exo(P<0.05),并观察到hDPSC来源Exo与circRNA SIPA1L1修饰hDPSC来源Exo均可被hDPSC所摄取。与LPS组比较,LPS+hDPSC Exo组和LPS+circSIPA1L1-hDPSC Exo组hDPSC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5),hDPSC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红色钙结节明显增多,细胞中ALP、OCN、OPN、Runx2、DSPP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此外,与LPS+hDPSC Exo组比较,LPS+circSIPA1L1-hDPSC Exo组hDPSC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5),hDPSC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红色钙结节更多,细胞中ALP、OCN、OPN、Runx2、DSPP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结论:circRNA SIPA1L1修饰hDPSC来源的Exo能够提高LPS刺激下hDPSC的增殖水平,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增�
- 刘景冷春涛黄旭
- 关键词:外泌体脂多糖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
- 切线法与传统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阻力分析比较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比较切线法阻力分析后推拔除阻生牙的方法与传统阻力分析拔除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以传统阻力分析后分牙拔除方法,乙组按切线法阻力分析后完整拔除阻生牙,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交,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乙组所用时间分别为(22.39±13.13)min和(19.11±13.14)min,乙组(切线法)的拔牙时间短于甲组传统法(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除干槽症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均能顺利地完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后并发症较低。乙组(切线法)有拔牙时间短,干槽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并能完整拔除阻生牙,可为阻生牙移植提供前提条件。故切线法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一种较好的阻力分析及拔除的方法。
- 郭涛冷春涛陈冲古力巴哈.买买提力吾斯曼江.艾尔肯
- 关键词:下颌第三磨牙牙拔除术
- 即刻种植及残根保存修复治疗前牙残根Ⅴ类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前牙残根Ⅴ类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2017年1月~2020年9月于我院牙科接受即刻种植修复治疗(即刻种植修复组,n=41)及接受残根保存修复治疗(残根保存修复组,n=40)的前牙残根Ⅴ类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修复体临床美学效果、修复体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美观舒适度评分、咀嚼功能评分、固位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即刻种植修复组总有效率(90.24%)高于残根保存修复组(75.0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3.291,P=0.070);治疗6个月后,即刻种植修复组中除软组织外形评分外其余变量评分及PES平均分均较近治疗完成时显著升高(P<0.05);残根保存修复组中软组织颜色、软组织水平和牙槽突丧失评分及PES平均分均较近治疗完成时显著升高(P<0.05);治疗完成时和治疗6个月后,即刻种植修复组和残根保存修复组各变量评分及PES平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即刻种植修复组牙龈和牙槽骨健康评分及单位时间内龈沟液分泌量均显著低于残根保存修复组,两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美观舒适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升高(P<0.05),两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康复过程中即刻种植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残根保存修复组(12.5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489,P>0.05)。结论:即刻种植和残根保存均能有效治疗前牙残根V类缺损,但即刻种植修复治疗的整体效果更优,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情况,提高美观舒适度,增强咀嚼和固位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陈冲热依拉•艾克兰木冷春涛郭涛
- 关键词:即刻种植修复疗效咀嚼功能
-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外泌体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对人牙髓干细胞生长活性及牙源性分化的作用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分离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 SCAP)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EXO),探讨SCAP来源的EXO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对人牙髓干细胞生长活性与牙源性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正畸患者拔除的根尖孔未闭合的第三磨牙,收集根尖牙乳头,培养SCA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CAP表面标志物CD29、CD31、CD34、CD44、CD45、CD90抗体表达情况;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SCAP成骨能力,油红O染色观察SCAP成脂能力。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SCAP来源EXO,应用透射电镜观察EXO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XO特异性标志蛋白CD9、CD63、CD81、TSG101阳性表达情况。取人牙髓干细胞分为SCAP-EXO组、FGF-2组、SCAP-EXO+FGF-2组、对照组,SCAP-EXO组加入10 mg/L SCAP来源EXO,FGF-2组加入50μg/L FGF-2,SCAP-EXO+FGF-2组加入10 mg/L SCAP来源EXO和50μg/L FGF-2,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进行任何处理,培养14 d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细胞成骨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分化相关标志物DSPP、OPN、BSP、OCN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SCAP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90抗体均呈阳性表达,CD31、CD34、CD45抗体均呈阴性表达,茜素红染色的SCAP内可见明显的红色至暗红色沉淀,有钙结节形成;油红O染色的SCAP内可见明显红色脂滴染色团块,有成脂分化,SCAP细胞分离成功;透射电镜可见SCAP外泌物呈杯状或球形囊泡,直径为40~100 nm,粒径峰值为50 nm;EXO标志蛋白CD9、CD63、CD81和TSG101均表达阳性,SCAP-EXO分离成功。SCAP-EXO+FGF-2组[(138.14±12.46)%、13.44±1.23]、FGF-2组[(120.47±11.79)%、10.69±1.03]、SCAP-EXO组[(119.68±10.95)%、11.54±1.10]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100.00±9.64)%、7.36±0.58](P<0.05),SCAP-EXO+FGF-2组均高于FGF-2组、SCAP-EXO组(P<0.05)。茜素红染色的SCAP-EXO组、FGF
- 袁媛刘景冷春涛
-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外泌体
- 应用颈椎骨成熟度比较骨性Ⅰ,Ⅱ类患者的下颌骨长度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研究发现年龄和牙龄在预测骨骼成熟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采用颈椎骨成熟度评价系统比较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Ⅰ,Ⅱ类错牙合男性女性患者的下颌骨长度。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并拍摄头颅侧位片的160例年龄在8-15岁的Ⅰ类错牙合(男,女各40例),Ⅱ类错牙合(男,女各40例)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颈椎骨成熟度评价法(Hasse和Farman法)对样本进行分期,然后分别测量其下颌骨长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骨性Ⅰ,Ⅱ类错牙合男性女性患者的下颌骨长度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在骨成熟度的早期,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的下颌骨长度较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长(P<0.05);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加速期、过渡期和减速期,男性患者下颌骨的长度比女性患者长(P<0.05)。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加速期、过渡期和减速期,男性患者下颌骨的长度比女性患者长(P<0.05)。表明性别不同导致的下颌骨长度的差异性几乎存在于骨成熟度各分期,但对于骨性Ⅱ类错牙合女性患者而言,在生长发育后期会出现一段"显著增长期"。提示正畸医师正确利用这段时期进行矫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杨川祖青冷春涛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生长发育
- 一种多功能儿童口腔检查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检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儿童口腔检查器,包括装置主体、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和固定板,螺纹孔支撑机构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螺纹孔固定板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调节机构,螺纹孔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
- 袁媛刘景韩丽敏冷春涛刘晓旭
- 文献传递
- 4种白细胞介素在种植体周围炎分期模型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应用棉线结扎法建立小鼠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模型,通过观测不同时期的大体表现和组织破坏程度,以建立小鼠种植体周围炎分期模型;通过检测疾病不同时期种植体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的含量,获得种植体周围炎病程中各白细胞介素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0只4周龄(18~22 g)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拔除小鼠右上颌第一磨牙并即刻植入规格为1.0 mm×1.5 mm的纯钛螺纹种植钉;4周后,实验组小鼠种植钉颈部结扎5-0棉线,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每5 d分别对2组种植体进行影像学和大体指标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对种植体周围炎进行早、中、晚分期。分别提取实验组小鼠早、中、晚3期种植体龈沟液并检测其IL-1α、IL-1β、IL-6和IL-17A含量。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棉线结扎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后10 d,所有实验组小鼠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达25%,确认为早期;第20天,95%的实验组小鼠牙槽骨吸收达25%~50%,确认为中期;第30天,全部实验组小鼠牙槽骨吸收超过50%,确认为晚期。IL-1α和IL-6在中期组表达水平减少;IL-1α、IL-6和IL-17A在晚期组表达水平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使用棉线结扎法在小鼠口内建立种植体周围炎的分期模型,并检测出各白细胞介素在疾病不同时期的表达存在差异,为今后研究小鼠种植体周围炎分期建模和白细胞介素含量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 冷春涛李婷高晓蔚
-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白细胞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