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月娥
- 作品数:2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纳米晶钛酸钡-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钛酸钡-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分析纯BaCO<Sub>3</Sub>和金属钛粉为原料,按摩尔比为1∶1混合,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10%的金属镍粉、0~10%的金属铁粉和0~10%...
- 柯昌明刘晓倪月娥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案是: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占其5~15wt%的纳米尖晶石-碳复合粉体,搅拌均匀,制得改性酚醛树脂。该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是将碳酸镁与金属铝粉按摩尔比为3︰4或将碱式碳酸镁与金属铝粉按...
- 柯昌明郭贝贝倪月娥
- 一种纳米晶氧化镁-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氧化镁-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采用碳酸镁、碱式碳酸镁和金属镁粉为原料,将碳酸镁与金属镁粉按摩尔比为1∶2或将碱式碳酸镁与金属镁粉按摩尔比为1∶14混合,分别组成混合原料,外加所述混合原...
- 柯昌明倪月娥韩兵强
- 文献传递
- 柠檬酸盐络合物前驱体法制备TiN粉体
- 2021年
- 以一水合柠檬酸为络合剂,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柠檬酸盐络合物前驱体,然后在氮气气氛中对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制备TiN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800~1300℃)、原料配比(n(钛酸四丁酯)∶n(柠檬酸)分别为3∶1、2∶1、1.7∶1)对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制备TiN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干凝胶为柠檬酸钛铵络合物;柠檬酸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促进了TiN成核。n(钛酸四丁酯)∶n(柠檬酸)为2∶1时,前驱体干凝胶在流动N 2气氛下经1200℃热处理后制得了平均粒径约60 nm的等轴状的TiN粉体。
- 覃星张锦化王景然倪月娥柯昌明
- 关键词:碳热还原氮化溶胶-凝胶法
- 一种纳米晶尖晶石-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尖晶石-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采用碳酸镁、碱式碳酸镁和金属铝粉为原料,将碳酸镁与金属铝粉按摩尔比为3∶4或将碱式碳酸镁与金属铝粉按摩尔比为3∶28混合,分别组成混合原料,外加所述混合原...
- 柯昌明倪月娥韩兵强
- 含纳米CaCO_(3)的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显微结构及抗热震性能的研究
- 2025年
- 以烧结刚玉、α-Al_(2)O_(3)微粉、90MA尖晶石微粉、铝酸钙水泥、电熔镁砂细粉为原料制备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经1100、1600℃保温3 h热处理。研究了纳米CaCO_(3)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和2.0%)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各组浇注料流动性一致的情况下,随着纳米CaCO_(3)加入量的增加,浇注料用水量逐渐增加,显气孔率逐渐增大,体积密度逐渐降低。纳米CaCO_(3)受热分解后与基质中Al_(2)O_(3)原位反应生成CA_(2)和CA_(6)等铝酸钙相,能够提高浇注料经1100℃热处理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但经1600℃热处理后的常温抗折和耐压强度逐渐降低。添加纳米CaCO_(3)能够改善浇注料的抗热震性能,纳米CaCO_(3)最佳外加量(w)为1.5%。
- 谭丹王景然张锦化倪月娥韩兵强
- 关键词: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抗热震性能六铝酸钙
- 一种反应结合碳化硅陶瓷膜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结合碳化硅陶瓷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陶瓷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反应结合碳化硅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碳化硅粉、第一硅粉和第一钛硅铁合金粉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机结合剂和多元醇增塑剂,造粒成型...
- 张锦化柯新建靳晴晴谭丹王景然倪月娥吴红丹
- 一种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65~70wt%的电熔镁砂颗粒、15~20wt%的电熔镁砂细粉、5~15wt%的纳米晶尖晶石-碳复合粉体、0~5wt%的鳞片石墨、1~3wt%的金属铝粉、...
- 柯昌明李强倪月娥张锦化韩兵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纳米晶钛酸钡-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钛酸钡-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分析纯BaCO<Sub>3</Sub>和金属钛粉为原料,按摩尔比为1∶1混合,外加上述原料总质量0~10%的金属镍粉、0~10%的金属铁粉和0~10%...
- 柯昌明刘晓倪月娥
- 一种纳米晶尖晶石-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尖晶石-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采用碳酸镁、碱式碳酸镁和金属铝粉为原料,将碳酸镁与金属铝粉按摩尔比为3∶4或将碱式碳酸镁与金属铝粉按摩尔比为3∶28混合,分别组成混合原料,外加所述混合原...
- 柯昌明倪月娥韩兵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