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辉
- 作品数:17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前后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术前,两组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Cobb角显著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临床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林懿辉李洁冰郭跃跃何旭辉陈彬勇
- 关键词:脊柱骨折植骨融合术
- 21例颈椎前路手术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体会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我科收治的42例颈椎病患者,其中加速康复组和传统组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放置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吞咽功能。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资料方面,加速康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传统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传统组短(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术后1天、1月、6月VAS评分及术后1月、6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1天VAS评分优于传统组(P<0.05),其余时点及VAS评分、JOA评分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吞咽功能评分方面,加速康复组在术后1天、术后1月轻度及以下吞咽困难比例较传统组高,中度吞咽困难患者比例较低(P<0.05),而术后6月两组吞咽困难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加速康复组出现1例皮肤浅层感染,2例尿潴留,传统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再次手术患者,无其他重大并发症。结论加速康复理念运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可改善围手术期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体验。
- 何旭辉何旭辉郭跃跃郭跃跃张隆盛林本丹
-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KP组和PVP组,各52例.PKP组采用PKP治疗,PVP组采用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侧弯Cobb角及疼痛情况.结果 PVP组手术时间(42.17±4.06)min短于PKP组的(48.64±4.58)min,骨水泥注入量(4.32±1.21)ml少于PKP组的(7.68±1.59)ml,骨水泥渗漏发生率38.46%高于PKP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脊柱侧弯Cobb角均小于手术前,且PK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29.35±2.28)cm高于PVP组的(25.86±2.18)cm,脊柱侧弯Cobb角(16.46±1.28)°小于PVP组的(18.65±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PKP组VAS评分(1.72±0.47)分低于PVP组的(2.18±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PKP治疗,其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多于PVP,但能够更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Cobb角,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 林懿辉李洁冰郭跃跃何旭辉陈彬勇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 经皮骶髂螺钉与后方张力带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 2022年
- 目的对比经皮骶髂螺钉和后方张力带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后方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骨盆后环骨折脱位患者40例,其中经皮骶髂螺钉组和后方张力带钢板各2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随访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ISS评分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骶髂螺钉组待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钢板组(P<0.05),但术中放射次数较多(P<0.05)。而术后Majeed评分和Matta评分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骶髂螺钉组发生两例神经损伤,钢板组发生两例术后切口感染,无其他重大手术并发症。结论骶髂螺钉应用于不稳定骨盆后方骨折脱位患者中,对软组织创伤小,更适合作为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方式。
- 郭跃跃郭跃跃何旭辉何旭辉陈彬勇林楚纯林本丹
- 关键词:骶髂螺钉不稳定骨盆骨折
- MIS-TLIF与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短期疗效对比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比较MIS-TLIF与P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经MIS-TLIF治疗30例,PLIF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椎体融合率及滑脱患者回复率。结果MIS-TLIF组术后1月、6月VAS评分、ODI评分优于P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LIF组(P<0.05)。PLIF组手术时间短于MIS-TLIF组,术后滑脱患者回复率优于MIS-TLIF组(P<0.05)。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评分、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一例肺部感染、一例硬膜囊破裂,MIS-TLIF组术中一例置钉位置不佳及一例对侧神经根激惹,未发生定位错误、神经损伤、手术部位感染、内固定物松脱等并发症。结论MIS-TLIF组可达到与PLIF组相同的手术疗效,而术后短期功能状态评分优于PLIF组,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何旭辉郑潮顺胡铮郭跃跃
- 关键词:退行性疾病腰椎短期疗效
- 单侧与双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短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短期疗效。方法将揭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单侧组及双侧组,单侧组43例,双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射量及术后骨水泥渗透率,观察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及骨水泥注射量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椎体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各指标及骨水泥渗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神经损伤,术后无肺部栓塞、邻近椎体再骨折并发症发生。结论穿刺终点超过椎体中线时,单侧椎体成形术可获得与双侧手术相当的短期疗效;与双侧手术相比,单侧椎体成形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辐射和骨水泥注射量,提高临床治疗的成本-效果比。
- 何旭辉郑潮顺胡铮郭跃跃
-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骨黏合剂
- 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 A3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 2024年
- 目的对比经皮与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分型A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4例单节段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螺钉内固定组(38例)和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肌间隙组,3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经皮螺钉组手术时间为121.6±19.4 min,而肌间隙组为91.7±19.3min(P<0.05)。经皮螺钉组术中放射次数(15.0±2.1)较经肌间隙组(5.1±1.1)多(P<0.05)。两组术后均能有效改善椎体角、椎体高度及VAS、ODI等临床评分。其中经肌间隙组在椎体夹角、cobb角更优(P<0.05)。经皮螺钉组发生一例切口愈合不良,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与椎弓根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 A3型骨折,经肌间隙组术中放射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更优,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 郑潮顺陈太秋郭跃跃何旭辉林懿辉陈彬勇林楚纯
-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
- 微创Wiltse入路手术治疗伴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创Wiltse入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神经根沉降征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微创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根据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沉降征阴性组(n=46)和沉降征阳性组(n=72)。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和功能状况,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8±2.5)个月。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沉降征阳性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改善值、ODI改善值及Macnab疗效优良率分别为(5.0±1.0)分、(27.5±0.7)%、96%,显著高于阴性组的(4.6±0.9)分、(26.1±0.9)%、83%(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Wiltse入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伴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患者疗效更佳,神经根沉降可能对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何旭辉林可新郭跃跃胡铮
- 关键词:椎管狭窄
-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12—2018-12诊治36例的骨盆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18例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腹直肌外侧入路组),18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髂腹股沟入路组)。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7~32)个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术中出现1例髂外静脉损伤,1例腹膜损伤,1例闭孔神经损伤。髂腹股沟入路组出现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血管栓塞,2例腹股沟疝。与髂腹股沟入路组比,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充分显露四边体骨折,便于骨折复位及钢板置入,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
- 何旭辉郑潮顺郭跃跃胡铮
-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髂腹股沟入路
- 观察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垂直不稳定型的骨盆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弓根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64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复位稳定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何旭辉林勇彬林加阳林可新黄青
- 关键词:骨盆骨折髂骨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