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华
- 作品数:44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RNA含量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何卫华金晓舟何华仙周沛林张扬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RNA含量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鸡尾酒疗法
- 随州市48例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评估
- 2006年
- 周沛林何卫华李高波张晓东黄万春蒋双阳张扬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疗效评估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人
- 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DOTS管理下的短程化疗成本效益分析
- 目的:评价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DOTS管理下的短程化疗的经验效益.结论:DOTS管理是国内外公认控制结核病最佳最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是一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较佳的管理方式.
- 殷继国何卫华贺富春叶忠山王猛
- 关键词:肺结核治疗管理化学疗法
- 文献传递
- 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8+、CD3+淋巴细胞与血液各组份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评价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8+、CD3+淋巴细胞与血液各组份白细胞(WBC)、总淋巴细胞(TL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回顾性分析297例HIV感染者TLC和CD4+/CD8+/CD3+T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297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血中CD4+淋巴细胞与血液中各组份的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只与TLC、WBC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0.423,与其他各组分呈弱相关;对CD4+淋巴细胞分组(CD4+﹤200/μl、200/μl≤CD4+﹤500/μl、CD4+≥500/μl)后,随着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血液各细胞值低于正常值的百分比减少;按患者和感染者来分组后,除RBC和HGB外,患者CD4+细胞与血液各组份的相关关系均较感染者高;经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患者CD4+细胞与WBC、TLC、RBC、HGB相关性更强。297例HIV/AIDS患者血中CD3+、CD8+淋巴细胞与血液中各组份的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WBC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5、0.425;与TLC呈强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777。[结论]HIV/AIDS患者外周血,尤其是AIDS患者CD3+、CD4+、CD8+淋巴细胞与血液TLC相关性较强,可以将其作为反映HIV/AIDS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疾病发展阶段的一个指标。
- 郭芳刘晓辉刘秀玲刘骏华卫琼蒋冰何卫华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 AIDS与结核双重感染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随州市AIDS人群中结核感染的现况,以便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当地登记在册的AIDS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免费进行X线摄片、痰涂片、PPD皮试和CD4计数。结果性别、年龄与CD4计数及PPD结果无关(P>0.05);CD4计数与PPD结果无关(P>0.05);肺结核的发生与PPD皮试结果明显相关(P<0.05),所有肺结核病均发生在PPD无反应组或PPD阳性组。结论PPD皮试可作为AIDS人群中肺结核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
- 殷继国何卫华李高波刘焰东周沛林萧爱清刘凤仁
- 关键词:结核PPD皮试无反应性
- 181例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5个纬度对湖北省随州市181例艾滋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79例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进行描述,用Epi Data双人录入数据,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不规则发热、咳嗽、腹泻、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下降、皮疹、真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1.39%、85.00%、84.62%、81.89%、82.86%、66.07%和45.45%。用药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3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76×10~6/ml(65×10~6/ml~824×10~6/ml),上升129×10~6/ml。6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94×10~6/ml(102×10~6/ml~750×10~6/ml)。用药后6个月与3个月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停药者中死亡人数14例,病死率29.79%;未停药者死亡人数3例,病死率2.24%。结论HAART治疗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病毒载量,提高临床依从性可降低病死率。
- 许奕华廖巧红王重建刘建平向浩冉鹏何卫华张晓东金小舟聂绍发
-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结核病患者HIV检测行为研究
-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基本情况及就医检测行为认知情况进行分析,探寻提高肺结核患者进行HIV检测主动性的措施,为在结核病患者中开展HIV感染者的发现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2007年9月~2008年4月,对随州市疾病...
- 殷继国何卫华魏巍练祖银袁晓艳张同一余晓凤冷云召
- 关键词:HIV肺结核患者结核病患者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病毒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1耐药毒株的出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减少耐药毒株的出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和基因型分析法对随州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共调查193例HIV-1感染者(109例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84名未接受治疗),其中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的95例PCR阳性者进行了耐药检测,未治疗、终止治疗和正在进行治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0.3%、25%和53.3%。结论基因突变是HIV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接受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例耐药突变率及总的耐药相关突变率均高于未治疗的病例及已经终止治疗的病例。
- 何卫华周沛林何华仙张杨黄希平吴晓云张绍兰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耐受性流行病学
- 随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随州市气象因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3年随州市每月SFTS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月平均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小时数),使用SPSS17.0对SFTS和气象因素资料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SFTS发病与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和日照小时数呈正相关(P<0.01),与月平均气压呈负相关(P<0.01)。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回归方程为:Y(月发病数)=688.81-0.68X2(月平均气压),决定系数R2=0.708。结论气象因素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有重要影响。
- 何卫华郭芳刘晓辉李月聂丹文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气象因素
- 随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学研究
- 何卫华金晓舟郭芳练祖银刘晓辉熊良久刘贵杉冷宏昌
- 技术领域:所属学科为预防医学、病毒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HB29病毒株的分离:利用Vero细胞从来自随州61岁女性病人的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到1株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在80-120nm之间。将Vero细胞培养的病毒上...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