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武 作品数:94 被引量:34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脑膜瘤(男2例,女9例,年龄范围25~63岁,平均为42.2岁)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利用个人计算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观察脑膜瘤所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情况。结果:颅内占位病变所致白质纤维的异常有三种基本改变形式,分别是破坏、浸润和移位。11例脑膜瘤中有3例引起白质纤维移位加浸润,8例引起白质纤维移位。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脑膜瘤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或病人预后的预测。 何光武 张银川 沈天真 陈星荣关键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脑膜瘤 乳腺腺肌上皮瘤1例 2021年 患者女,47岁。因“右乳无痛性肿块6个月”入院。查体:右乳外下象限触及一肿块约10 mm×15 mm,质地中等,活动度可,与胸壁及皮肤无黏连,无压痛。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右乳外下象限见一大小约13 mm×10 mm的低回声结节,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晰。CDFI:内见血流信号,诊断BI-RADS 4c类。乳腺MRI:右乳外下象限见长径约13 mm类圆形异常信号影,T 1WI呈等/稍低信号、T 2WI及DWI高信号,边缘清晰,可见分叶,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A~1D),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 tensity curve,TIC)呈流出型(图1E),MRI诊断BI-RADS 4b类。 郑晓婷 孙莉 何光武关键词:乳腺腺肌上皮瘤 磁共振成像 支气管动脉CTA在肺癌介入治疗前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通过64层CT血管成像了解支气管动脉(BA)的影像解剖特点,以期为经BA开展的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63例肺癌组及31例对照组CTA原始图像进行MPR、MIP及VR三维后处理,观察BA的走行情况、分支数目、内径及变异情况,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例肺癌中BA显示率(评级优+良)达到92%,31例对照组显示率为96%,二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A在肺癌组与对照组之间显示的支数有统计学差异(P=0.041)。肺癌组BA内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肺癌组变异百分比为15.6%,对照组为15.7%,二者无明显差异,主要的变异类型为与肋间动脉共干。结论 64层CT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BA的解剖特点,可为经BA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何光武 傅燕飞 孙昂 王斌关键词:支气管动脉 血管成像 介入治疗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占位性病变,影像学检查在F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尤以MRI检查具有多序列成像等优势更具价值.现报告经手... 何光武 王军 杨朝武 孙昂MRI与CT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分析发生在颅底部脊索瘤的MRI和CT表现 ,以探讨MRI和CT在颅底部脊索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2 2例证实的病例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9例 ,最大年龄 6 7岁 ,最小年龄 13岁 ,平均年龄 4 2岁。 2 2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 ,其中 7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 :肿瘤发病部位主要位于斜坡及其周围区域 ,其中斜坡 15例、鞍内 2例、鞍旁 1例、颈静脉孔区 2例、蝶窦 1例、鼻咽部 1例。肿瘤的形态以不规则形最多 16例 ,圆形 4例 ,椭圆形 2例。病灶边界清楚 15例 ,边缘模糊 7例。MRI表现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 ,T2 WI以高、低信号为主 ,其中 18例呈混杂信号 ,4例表现为信号均匀。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 ,强化信号不均匀。CT病灶呈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肿块 ,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 :MRI由于有多轴面成像的优势 ,可以准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其信号特点。CT在显示病灶的骨质破环、残存骨质方面较MRI具有优势。因此 ,MRI和CT相结合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何光武 姚振威 沈天真关键词:颅底 脊索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DWI及ADC值在急性脑干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急性脑干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均已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其中超急性期(〈6h)1例,急性期(6~24h)6例,亚急性期(24~72h)43例,均行FLAIR T1WI、FLAIR T2WI、三维同性SE-EPI DWI序列扫描。测定病灶区ADC值及对侧镜像区ADC值做对照分析。结果①50例患者的DWI均能快速、敏感得显示位于脑干的急性梗死灶,明显优于常规FSLAIR T1WI、FLAIR T2WI序列。②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病灶的ADC值均下降,各期病灶区ADC值及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同性SE-EPI DWI序列及ADC值在发现急性脑干梗死灶较常规MRI扫描及CT具有更高敏感性,能快速、准确诊断脑干急性梗死灶。 吴晓燕 何光武 何江波 项华 成中意关键词:脑干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正常成年人大脑白质纤维DTT研究 影像检查新技术尤其是功能MRI(fMRI)的不断发展为大脑白质纤维通道的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方法.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反映了白质纤维通道中水分子弥散的方向依赖特性,其各向异... 何光武 张贵祥 汪守中 项华 王斌 何江波 成中意关键词:MR弥散张量成像 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探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在发现和诊断脊椎骨折中的作用,探讨两者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的不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 孙昂 何光武 朱勇关键词:脊椎骨折 X线平片 应用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定量分析正常成人大脑白质纤维各向异性特征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定量分析正常成人大脑不同部位白质纤维各向异性所存在的差异。方法 测量52 名正常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部位的FA值和ADC值,测量的部位有:外囊、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结果 FA值以胼胝体压部为最高是0.893±0.0645。统计分析大脑白质各部位间FA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A值可定量分析大脑不同部位的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 何光武 孟宪科 沈天真 陈星荣关键词:大脑白质纤维 各向异性 成人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被引量:1 2006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广泛使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也随之产生,它是以医学影像领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为要求,以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全面解决医学图像获取、显示、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为目的综合性规化方案及系统;是医院数字化,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及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先导。 张纪文 何光武关键词:P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