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洪涛

作品数:52 被引量:445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3篇农业科学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0篇香气
  • 17篇色谱
  • 17篇气相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5篇气相
  • 15篇挥发性
  • 14篇质谱
  • 14篇挥发性成分
  • 13篇香气成分
  • 9篇蒸馏
  • 9篇蒸馏萃取
  • 9篇质谱法
  • 9篇气相色谱-质...
  • 8篇同时蒸馏
  • 8篇同时蒸馏萃取
  • 8篇普洱茶
  • 6篇学成
  • 6篇香气成分分析
  • 6篇化学成分
  • 5篇天竺葵

机构

  • 31篇云南省香料研...
  • 29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云南省农业科...
  • 4篇云南省高原特...
  • 1篇思茅师范高等...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2篇任洪涛
  • 27篇周斌
  • 23篇夏凯国
  • 15篇秦太峰
  • 14篇周红杰
  • 13篇张劲松
  • 5篇周斌
  • 4篇李亚莉
  • 4篇周恒苍
  • 4篇张劲松
  • 4篇练强
  • 3篇易清元
  • 3篇王海宁
  • 2篇周铁生
  • 2篇周露
  • 2篇袁建民
  • 2篇江明
  • 2篇谢文申
  • 2篇范建成
  • 2篇李家华

传媒

  • 13篇香料香精化妆...
  • 7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茶叶科学
  • 2篇茶叶科学技术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热带农业科技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香茅草精油含量及主要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香茅草中提取精油,对云南的6份香茅草的精油得率进行研究,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临沧、芒市、西双版纳、元谋、盈江和红河地区香茅草精油得率分别为27%、45%、36%、41%、76%和46%;元谋、西双版纳、芒市和临沧地区栽种的香茅草,其精油含有6种主要成分,分别为α-蒎烯、香茅醛、α-柠檬醛(香叶醛)、香叶醇、β-柠檬醛(橙花醛)、乙酸香茅酯,而红河和盈江地区栽种的香茅草,其精油具有11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柠檬烯、香茅醇、芳樟醇、乙酸香叶酯、β-榄香烯、大根香叶烯、δ-杜松烯、榄香醇、香茅醛、乙酸香茅酯、香叶醇。
许智萍范源洪何璐任洪涛任洪涛范建成杨晓琼
关键词:化学成分GC-MS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美藤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7
2021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美藤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美藤果油中共鉴定出46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6.73%,主要有(2E,4E)-2,4-庚二烯醛、(2E,4Z)-2,4-庚二烯醛、乙酰基环己烯、(E,E)-3,5-辛二烯-2-酮、3,5-辛二烯-2-酮、反式-2-戊烯、正己醛、(E)-2-庚烯醛等,以醛类、酮类和烃类化合物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醇类和呋喃类化合物。
任洪涛夏凯国夏凯国王海宁周恒苍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性成分
不同倍性种苗香叶油的化学成分被引量:3
2013年
以香叶天竺葵的不同倍性组培苗为研究材料,对不同采样时间的香叶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其香气特征。结果表明:常规组培苗和染色体加倍苗的香叶油的化学成分相同,且各个成分含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一致,但在各成分的含量上有差异。多倍体组培苗香叶油中香叶醇、异薄荷酮的含量较高,而常规组培苗香叶油中香茅醇、甲酸香茅酯、乙酸香茅酯的含量较高。常规组培苗香叶油主要指标成分含量分别为香茅醇30.83%~38.25%、香叶醇5.30%~9.72%、β-古芸烯3.71%~5.50%,多倍体组培苗香叶油主要指标成分含量分别为香茅醇26.1%~38.8%、香叶醇5.94%~14.81%、β-古芸烯3.21%~6.16%。
易清元江明杨艳琼任洪涛周斌夏凯国
关键词:香叶天竺葵
一种普洱茶渥堆发酵程度的判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洱茶渥堆发酵程度的判定方法,不同程度渥堆发酵的普洱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收集其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GC)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采用百分归一化法,扣出溶剂峰不参与积分,以各挥发性成分的峰面积...
任洪涛周斌夏凯国张劲松周红杰
文献传递
栀子花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分别采用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栀子花的挥发性成分,将得到的两种栀子花提取物利用GC/MS分离和鉴定其成分及质量分数。其中鲜花净油共鉴定出61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2.73%。鲜花精油共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10%。
任洪涛周斌秦太峰夏凯国周铁生
关键词:栀子花净油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负氧离子在仓储过程中对普洱生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提升有益内含香气成分和降低茶叶"烟味"杂异味以及提高生茶整体品质。方法采用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富集其香气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负氧离子仓储前后普洱生茶进行香气成分对比和分析。结果 2003年的龙记生饼和2005年的古道生饼香气物质含量呈现很大差异。其中正己醛、莰烯、苯甲醛、苯甲醇、α-蒎烯、脱氢芳樟醇、异龙脑、萘、苯乙醛、藏花醛、3-蒈烯、2-甲基萘、吲哚、1-甲基萘、2-乙烯基萘、1,3-二甲基萘、二氢猕猴桃内酯、菲、萘、α-法呢烯、正二十烷、乙酸冰片酯、十四烷、烯萜类等物质存在"烟味",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突出。经过负氧离子仓储后,"烟味"等杂异物质有所下降,整体口感明显提升。结论负氧离子仓储可改善普洱生茶品质。
任丽周红杰许腾升任洪涛
关键词: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云南红茶的香气特征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选用云南省内主要产地生产的38个红茶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香气物质并用GC-MS检测香气成分;分析了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的香气特征及化学组成,并比较了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在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的香气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在含量上有明显差异;云南红茶的香气成分由醇、醛、酸、酮、酯、内酯、含氮类和烃类等8类97种化合物组成,在主要的23个组分中,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其次为醛类化合物。
任洪涛周斌方林江夏凯国张劲松秦太峰
关键词:工夫红茶红碎茶香气GC-MS分析
一种用于新鲜草果干燥加工及挥发液收集的低温干馏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新鲜草果干燥加工及挥发液收集的低温干馏设备,属于新鲜草果(辛香料)干燥加工设备领域;所述低温干馏釜通过连接管与冷凝器相连接,冷凝器通过连接管与制冷压缩机相连接,缓冲罐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冷凝器和水射真空...
张劲松杨杰任洪涛练强王海宁范源洪
在真空厌氧条件下改进香荚兰商品荚质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香荚兰商品荚如保存不当,易染菌发霉变质。对已生香的豆荚,在不同含水量和不同阶段进行真空厌氧条件下的研究,通过测定香兰素的含量、观测外观、评估发霉情况及评香后,得出此方法对香荚兰商品荚的质量有一定提高。
周斌任洪涛江明张劲松杨敏
关键词:香荚兰香兰素
云南红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被引量:24
2013年
为提高云南红茶品质和指导实际生产,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香气物质并用GC-MS检测香气成分,研究加工过程中云南工夫红茶主要香气成分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工夫红茶在发酵结束后挥发油含量达到最高,经过干燥过程后挥发油含量则大幅降低;不同阶段过程样的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上有明显差异;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中的萜类化合物中的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α-松油醇的相对含量大幅减少,而醛类化合物中的苯甲醛、苯乙醛,芳香族醇类化合物中的苯甲醇、苯乙醇的相对含量则大幅增加。萎凋、发酵、干燥工序是影响红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对云南红茶香气的形成至关重要。
任洪涛周斌方林江秦太峰
关键词:工夫红茶香气SDE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