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玉彬

作品数:116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电气工程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天文地球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电池
  • 31篇电化学
  • 28篇海底
  • 26篇电化学性能
  • 23篇燃料电池
  • 21篇海底沉积
  • 21篇海底沉积物
  • 20篇生物燃料电池
  • 17篇微生物燃料
  • 17篇传感
  • 16篇微生物燃料电...
  • 16篇感器
  • 16篇传感器
  • 15篇阳极
  • 14篇电极
  • 12篇阴极
  • 12篇金属
  • 11篇电场传感器
  • 11篇改性
  • 10篇电场

机构

  • 104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洛阳船舶材料...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7篇中国船舶重工...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青岛海尔股份...
  • 3篇中国船舶重工...
  • 3篇国网山东省电...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2篇海洋腐蚀与防...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新乡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国家纳米科学...
  • 1篇中国乐凯集团...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作者

  • 115篇付玉彬
  • 37篇宰学荣
  • 12篇刘媛媛
  • 12篇英明
  • 11篇卢志凯
  • 10篇张业龙
  • 10篇徐谦
  • 8篇于建
  • 6篇郑纪勇
  • 6篇赵仲凯
  • 6篇王丹玉
  • 4篇程文华
  • 4篇郑纪勇
  • 4篇李魁忠
  • 4篇孟瑶
  • 4篇陈伟
  • 4篇李建海
  • 4篇郭为民
  • 3篇姬泓巍
  • 3篇刘会会

传媒

  • 32篇材料开发与应...
  • 6篇电源技术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现代化工
  • 2篇腐蚀与防护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涂料工业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材料导报
  • 2篇精细化工
  • 2篇上海涂料
  • 2篇'2001全...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材料保护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海底沉积物层镁阳极燃料电池实海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层镁阳极燃料电池实海装置,其装置特征是:分别以导电碳纤维刷阴极、镁合金阳极作为电池正、负极材料,海底沉积物层作为电解质环境,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把镁阳极及支撑架插入到海底沉积物层,阴极碳纤维刷工作在...
付玉彬柴方刚英明于建
文献传递
一种大孔径泡沫石墨复合电极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孔径泡沫石墨复合电极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大孔径泡沫石墨和石墨板经导电粘结剂粘结,制成导电复合材料,石墨板层连接导线形成复合电极。复合电极导线从复合材料石墨板上引出,解决了导线直接...
付玉彬卢志凯张业龙刘媛媛徐谦于建王丹玉
文献传递
不同碳材料阳极对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分别以相同投影面积的不同碳材料作阳极,以最大功率、阳极电势和内阻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碳材料对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BMFCs)产电性能影响,利用塔菲尔曲线比较不同碳材料电化学活性。结果表明:碳纤维、碳毡、泡沫碳、碳棒做阳极时,稳定电位和启动时间基本相同;抗极化性能依次减弱;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45.79、22.16、16.85、6.17 mW/m2;电池内阻分别为:213、257、312、358Ω;最大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0.33、0.13、0.11、0.01 A/m2;组成电池的稳定输出功率分别为0.72、0.61、0.51、0.32 mW。阳极物质传递分析表明,BMFCs产电性能受阳极材料表面附着微生物数量和底物转移率影响。
张业龙付玉彬董青刘媛媛卢志凯
关键词:碳材料阳极材料输出功率
一种驱动监测仪器用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框架结构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监测仪器用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框架结构系统。该电池框架包括金属框架及连接金属框架的绝缘材料和连接与金属框架上的电极材料。电池系统包括,升压模块和储能模块以及外接监测仪器。该电池框架结构为:由一定尺寸...
付玉彬英明于建庄晓培王健柴方刚
文献传递
自组装脂类微管模板表面镍的化学沉积特征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联乙炔甘油磷脂酰胆碱分子具有亲水和疏水双重特性,同时又是手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组装形成脂类微管.这种脂类微管是由脂类螺旋带紧密缠绕形成的稳定结构,而且螺旋带缠绕特征对脂类微管模板表面金属的化学沉积有重要影响.胶体钯颗粒不仅可以在脂类微管的内外沉积,而且主要在螺旋带边缘沉积,形成螺旋沉积线.在胶体钯的催化作用下,金属Ni在微管表面形成不均匀化学沉积;并导致镍金属微管具有螺旋特征.这种螺旋特征可能与金属微管的内应力有关,也可能与化学沉积工艺有关.显微切片观察表明金属微管具有空心结构.同时,实验直接观察到一些金属微管具有双层同轴空心结构,证明金属镍在脂类微管内外均可以沉积.脂类微管和金属微管可作为载体包埋生物活性分子控制释放,也可用于开发生物和力学系统的微型元件.
付玉彬张立德郑纪勇付山岗朱命炜
关键词:分子自组装
光纤表面Fe-C敏感膜的制备及腐蚀行为研究
2013年
金属敏感膜的制备是金属敏感膜光纤传感器的研究重点,本文介绍了这类传感器的原理,并以磁控溅射制备Cr膜作为中间导电层、然后电镀的方法在光纤上制备了Fe-C敏感膜,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通过1%HCl溶液的腐蚀实验发现,在腐蚀过程中输出光功率出现增大现象,而且不同厚度Fe-C敏感膜的光信号响应时间不同。通过微观的腐蚀过程连续观察发现,当敏感膜腐蚀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从光纤上脱落的现象。
高洋程文华郭为民付玉彬
关键词:光纤传感
一种改性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海洋电场传感器电极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海洋电场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海洋电场传感器电极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材料进行热处理,得到高温处理碳材料;以所述高温处理碳材料为阳极,以铂片为阴极...
付玉彬许嘉威侯晓帆胡承儒宰学荣
文献传递
二氧化锰晶型对MSMFCs阴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海水环境中较低的阴极催化活性严重限制海泥电池(MSMFCs)长期输出功率。碳毡阴极经二氧化锰(MnO_(2))改性可显著提高海泥电池阴极溶氧还原动力学和电化学性能,进而提升电池输出功率。利用水热法合成4种晶型(α、β、γ和δ)MnO_(2)用于海泥电池阴极改性,研究了4种晶型MnO_(2)对海泥电池阴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种晶型MnO_(2)均可显著提高阴极抗极化性能、电容性能、交换电流密度和最大输出功率;其中,β-MnO_(2)由于具有高浓度的Mn3+和氧空位,大幅提高了阴极氧还原活性和电化学性能,使比电容最高达846.08 F/m^(2),功率密度最高达700.2 mW/m^(2)。该结果有利于促进设计低溶氧海水条件下海泥电池阴极,进而开发高功率海底原位电源。
魏书香李洋钟莲金顶峰付玉彬
关键词:二氧化锰晶型电化学性能输出功率
一种碳纤维电场传感器结构及制备方法
一种碳纤维电场传感器结构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碳纤维束感应周围环境电场变化,通过碳纤维束收集信号,并通过导线将感应信号导出,该电场传感器结构主要包括碳纤维束、碳纤维固化腔体、水密罩、微孔管、底盖五部分。其中碳纤维束一端用环...
付玉彬柴方刚田雨华
文献传递
一种有机污染物降解原位监测用海底沉积层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系统
本发明描述一种有机污染物降解原位监测用海底沉积层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系统,该系统利用海底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催化降解作用作为设计原理,即海底沉积层中的细菌不断分解有机污染物(如石油污染物),产生电子,海泥中置入负极,海水中放置...
付玉彬孟瑶英明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