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心肌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血栓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冠心病
  • 1篇导联
  • 1篇电图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溶栓
  • 1篇动脉溶栓治疗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通化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于波
  • 3篇闫明洲
  • 2篇徐冬岩
  • 2篇吴晗
  • 2篇孙欢
  • 1篇刘国晖
  • 1篇贺玉泉
  • 1篇刘颍
  • 1篇张文琪
  • 1篇刘锐
  • 1篇孟繁波
  • 1篇杨萍
  • 1篇兰永廷
  • 1篇娄冬梅
  • 1篇张志慧
  • 1篇王彦新
  • 1篇孙欢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与冠心病其他诊断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肌核素显象的关联性以及FFR是否与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相关。方法:65例患者入选本研究,CAG目测其直径狭窄率范围并取其平均值。分别做连续型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和离散型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以FFR<0.75为界限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选择CAG测量的每个指标的截断点,评价CAG测量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65例血管病变的平均直径狭窄率36.60(29.20,50.00)%,FFR平均水平0.85(0.75,0.88)。FFR与CAG直径狭窄率呈负相关(r=-0.692,P<0.01)。以FFR<0.75为界限值,得出CAG直径狭窄率≥47.6%,面积狭窄率≥72.5%为截断点,最终得出:灵敏度=0.867,特异度=0.88,阳性预测值=68.4%,阴性预测值=95.7%。以FFR<0.75为界限值,将变量FFR分为FFR≥0.75和FFR<0.75组,两组在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与心电图、运动试验、核素心肌显像方面无显著差异性。结论:①以FFR<0.75为参考值,在CAG示血管直径狭窄率≥47.6%,面积狭窄率≥72.5%时,可引起冠脉较严重的功能狭窄;②FFR值反映血管功能狭窄,与是否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无关;③以FFR为标准,心电图、运动实验、核素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准确性不足。
李相冬孟繁波于波闫明洲刘国晖童亚良张文琪贺玉泉杨萍章亚良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甲状腺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4
2010年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在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在2006-2009年收治的264例Graves病患者和8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分别检测血中TGAb,TPOAb和TRAb的含量,观察两组间的差异,并对264例Graves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初治组、治疗组和缓解组,同样检测血中以上3种抗体,观察其在病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TRAb在Graves病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并随病情的缓解,浓度逐渐下降,因此,TRAb可作为Graves病的诊断依据,并同时可作为检测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结论 TGAb和TPOAb,特别是TPOAb,在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可作为该疾病的诊断依据。
徐冬岩于波刘锐
关键词:甲状腺自身抗体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对冠脉血管的定位诊断被引量:16
2019年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仍占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冠心病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成为心血管内科医生面临的一大考验,心肌梗死部位不同,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等均不同,较早了解梗死部位可尽可能预防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心电图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最常见、最快捷、简单、无创的一种方法.
张红丽于波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前降支下壁导联心电图冠脉血管
动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股动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穿刺患肢股动脉成功后,推注尿激酶30万U稀释液50ml,每日一次,共5~10d。另46例经静脉注入同样药物。结果:治疗组(动脉溶栓组)临床显效率87%,对照组(静脉溶栓组)显效率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肢围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消肿时间治疗组≤7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动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于波闫明洲徐冬岩刘颍兰永廷
关键词:动脉溶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肌功能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对心脏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不但存在于缺血梗死区,也存在于非梗死区域。非梗死区的心肌功能障碍广泛存在于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区功能异常也是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提示了针对非梗死区心肌对维护心功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对非梗死区心肌功能障碍的表现、机制和干预方法等的深入研究可为有效保存心肌功能、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提供新的途径。我们就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非梗死心肌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机制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新的干预思路研究提供依据和启迪。
吴晗于波孙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07例AM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AMI治疗组(治疗组)58例,常规AMI对照组49例。治疗前进行HRV测定,两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1个疗程(28 d)后再次进行HRV测定。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去Holter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去Holter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DX)2、4 h去Holter正常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总功率谱(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1),LF/HF显著降低(P<0.01);②对照组:治疗后,SDANN、PNN50、LF、HF、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③治疗后参松养心胶囊组与对照组比较SDANN、RMSSD、PNN50、LF、MF、HF、TP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结论①常规AMI治疗(静脉溶栓、硝酸酯类及抗凝治疗),提高AMI患者的HRV;②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AMI治疗,对改善AMI患者HRV更显著,且能改善自主神经平衡性,改善预后。
娄冬梅于波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探讨血栓抽吸术在急性心梗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诊冠脉造影提示梗死相关动脉血流TIMI 0~1级、并行PCI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应用抽吸技术的患者及对照组的临床及造影资料。结果:对于行血栓抽吸的直接PCI患者,其心肌灌注水平高于常规PCI治疗组,但其心功能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直接PCI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的重要方法,通过血栓抽吸可改善心肌再灌注水平。
孙欢于波闫明洲
关键词: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
心外膜脂肪组织分布和测量及与冠心病的联系被引量:3
2023年
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位于心肌与心包内脏层之间,与心肌及冠脉密切相关。生理状态下,EAT有着机械保护、产热、分泌及代谢等一系列功能,但在病理状态下,EAT可以激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分泌高水平的促炎及促氧化脂肪因子,最终成为血管疾病的促氧化剂及促炎介质的活性来源。这种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EAT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有大量文献证实EAT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病、脑卒中等。本文将重点讨论EAT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通过EAT的生理特性及病理状态的改变,临床常见的影像测量方式,讨论EAT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和EAT未来可能的治疗方向。
公涵孙欢吴晗于波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超声心动图是临床上诊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主要手段,运用彩色多普勒可了解杂音起源和计算梗阻前后的压力差,是目前无创性评价梗阻程度的有效方法。HOCM的治疗主要针对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是解除HOCM梗阻的一种较新的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在测量肥厚性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上的相关性,讨论超声心动图对检测HOCM及PTSMA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
王彦新于波张志慧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