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三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S100...
  • 1篇氧合
  • 1篇氧合功能
  • 1篇异丙酚
  • 1篇镇痛
  • 1篇整复
  • 1篇整复治疗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置换术

机构

  • 6篇靖江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严三萍
  • 3篇朱焱林
  • 2篇孙建明
  • 2篇杜海靖
  • 1篇刘明基
  • 1篇曹志华
  • 1篇汪东军
  • 1篇陆颖
  • 1篇卢亮
  • 1篇王兴华
  • 1篇吴正宇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行LC的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插管后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糖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术后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5 min与麻醉诱导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5 min后HR、DBP、SBP、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插管5 min后HR、DBP、SBP较麻醉诱导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DBP、S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LC麻醉诱导时,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苏醒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但七氟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严三萍
关键词:麻醉二异丙酚
不同麻醉方法对手术后小儿Toll样受体4表达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术后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小儿外科手术患儿12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观察组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观察术后TLR4表达、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期间,观察组体动、精神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24 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切皮时、术后2 h及24 h的TLR4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切皮时、术后2 h及24 h的TLR4显著低于观察组及术前水平(P<0.05)。结论对手术患儿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案的不良反应较少。
朱焱林严三萍汪东军林灿刘明基蒋亚欧
关键词:麻醉方法TOLL样受体4S100Β蛋白七氟烷
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为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前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为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上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g和苯巴比妥钠1.0g。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15min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06mg/kg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15min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06mg/kg,并在3min后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5ug/kg,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生命体征的指标、应激水平及进行椎管内麻醉前的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生命体征的指标和应激水平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在用药后生命体征的指标和应激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前VAS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对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前镇痛的效果确切,可稳定其生命体征,降低其机体的应激水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严三萍
关键词: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股骨上段骨折椎管内麻醉
术前与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与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7月收治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依据镇痛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术前镇痛,对照组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量表)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维持用药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4时点MMSE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均为轻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行术前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
陆颖孙建明严三萍朱焱林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氯胺酮麻醉下空气整复治疗难复性肠套叠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复位率的方法。方法:对42例常规空气整复失败的肠套叠患儿在氯胺酮麻醉后再次空气灌肠复位。结果:成功31例,另有3例空气灌肠发现已自动复位,8例复位失败而手术治疗。结论:氯胺酮麻醉下空气整复可明显提高复位率,安全,有效。
吴正宇王兴华严三萍杜海靖卢亮
关键词:肠套叠氯胺酮麻醉空气整复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顺应性——“氧合功能的影响”
2020年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顺应性、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观察组(n=30)。常规组采用传统通气策略(潮气量(VT)设置为10 mL/ kg,呼吸频率(f)设置为12次/ min,吸气呼气时间比I∶E设置为1∶2,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为0 cm H2O,呼吸氧浓度(FiO2)设置为1.0),观察组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VT设置为6mL/ kg,f设置为16次/ min,PEEP设为5 cm H2O,呼吸氧浓度(FiO2)设置为1.0,每30min给予1次手法肺复张)。观察并记录患者插管前(T1)、气腹后(T2)、手术开始后30min(T3)、手术开始后60min(T4)、拔管后10min(T5)各时间点气道峰压 (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L);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T1时两组间呼吸力学指标和肺氧合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Ppeak、Pmean均上升,而CL下降,且观察组Ppeak、Pmean低于常规组,CL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T4时间点PaCO2均高于T1时间点,且观察组PaC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OI均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且在T3~T4时间点观察组OI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Qs/Qt随手术的进行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T2~T4时间点的Qs/Qt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改善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顺应性与氧合功能。
朱焱林严三萍曹志华杜海靖孙建明
关键词: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肺顺应性氧合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