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
-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对患者血清PCT、HPT和SA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长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触珠蛋白(HPT)和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COPD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观察时间为7 d。治疗7 d后测定2组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第1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记录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治疗7 d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PCT、HPT、SAA水平。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重新插管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FEV1% pred与FEV1/FVC值为(89.72±5.77)%、(80.09±2.58)%,对照组治疗7 d后分别为(72.84±6.11)%、(72.10±3.11)%。研究组患者治疗7 d后的FEV1% pred与FEV1/FV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2.87±18.73)、(161.09±13.28)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72.94±16.20)、(188.77±20.0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7 d后PCT、HPT、SAA水平分别为(0.24±0.03)ng/mL、(2.54±0.13)g/L、(8.35±0.32)g/L。对照组治疗7 d后PCT、HPT、SAA水平分别为(0.67±0.10)ng/mL、(1.58±0.12)g/L、(16.00±1.11)g/L。研究组患者治疗7 d后的PCT、SAA水平低于对照组,HP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重新插管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2.6%和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能抑制血清PCT、SAA的释放,促进HPT的释放,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重新插管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
- 阎兴月屠苏万方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触珠蛋白淀粉样蛋白A
- 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APACHEⅡ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4例ARDS患者,根据氧和指数(OI)将分为轻度组(200~300 mmHg,n=15)、中度组(100~199 mmHg,n=24)、重度组(低于99 mmHg,n=25),观察患者入组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D-D。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28 d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ARDS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D、APACHEⅡ评分在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随着ARDS严重程度的增加,APACHEⅡ评分、D-D、SOFA评分及病死率依次升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D-D、APACHEⅡ评分为ARDS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D、APACHEⅡ评分评价ARDS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0.772,联合检测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AUC为0.928,明显高于D-D及APACHEⅡ评分单独检测。【结论】D-D、APACHEⅡ评分均可较为准确的评估ARDS患者的严重程度,并能对其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万方屠苏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蛋白质类
- 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被引量:34
- 2018年
- 目的评价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各50例。其中,咪达唑仑组患者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复合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的镇痛方案;采用Richmond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估镇静效果,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评估镇痛效果,同时比较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分别为(32.9±8.6)、(31.2±7.3)、(23.6±5.5)s,复合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低于其余两组(P<0.05);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分别为(6.8±2.2)、(3.7±1.4)及(3.5±0.9)min,咪达唑仑组患者唤醒时间长于其余两组(P<0.05)。复合组平均RASS评分小于右美托咪定组,大于咪达唑仑组;复合组CPOT评分小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为24%、8%和6%,复合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机械通气患者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 屠苏曹赋韬范晓春万方王静潘卫宇
-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酒石酸布托啡诺机械通气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