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波
- 作品数:5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旋转爆震涡喷组合发动机设计点计算模型研究
- 2023年
- 提出了一种旋转爆震涡喷组合发动机构型,并基于GSP计算平台针对该组合发动机搭建了总体性能分析模型,针对爆震燃烧模块建立了气动热力学等效计算模型,重点进行了发动机设计点循环参数选择和性能敏感度分析计算。根据建立的模型,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设计点的选择对组合发动机循环参数选择的影响,获得了爆震燃烧室出口温度的变化以及从涡轮机引气给爆震燃烧室的最佳引气比例(文中定义为分流比)对组合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满足该组合发动机性能需求的最优设计点涡轮前温度和压气机压比分别为1173 K和6.5;组合发动机推力性能随爆震燃烧室出口温度升高而提高,燃油经济性随爆震燃烧室出口温度升高而降低;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发动机推力随分流比增大而增大,耗油率随分流比增大而升高;在H=15 km、Ma=2的巡航状态点,组合发动机推力最大时对应的分流比为0.45。
- 赵起龚建波张坤李丹梅德清雷志军
- 关键词:总体性能
- 高频响、多功能、三维速度及总压测试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一种高频响、多功能、三维速度及总压测试方法和装置,涉及叶轮机械气动测试技术领域,将数据处理措施固化到硬件中去,实现测试数据的在线分析,使用通用串行总线数据储存盘存取数据。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方法中:1)采用了数据处理...
- 聂超群龚建波朱俊强肖云汉黄伟光
- 文献传递
- 一种带部分预冷的超音速飞行器喷气推进系统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部分预冷的超音速飞行器喷气推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在第一进气道的混合器前加装液氮预冷换热器,液氮预冷换热器仅在飞行马赫数达到1.8时开启,通过采用自身携带的液氮冷源冷却第一进气道来流高温气流,在飞行速...
- 张坤龚建波徐纲朱俊强
- 一种具有封严及冷却导流板的涡轮盘腔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封严及冷却导流板的涡轮盘腔结构,包括大弯管、涡轮导向器、导流板、涡轮盘、涡轮叶片、轴承座安装边,所述大弯管、涡轮导向器、导流板采用螺钉固定在所述轴承座安装边上,分别形成了冷气腔A,B,C,D,E,F,...
- 黄恩亮龚建波胡嘉麟雷志军王沛
- 一种带级间燃烧室的甲烷预冷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级间燃烧室的甲烷预冷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系统,通过在涡轮主发动机压气机前加装液态甲烷预冷换热器装置,采用高潜热的液态甲烷冷却进气道来流高温气流,使压缩系统稳定工作,以维持发动机的高Ma飞行;采用液态甲烷...
- 张坤龚建波黄恩亮杨光伟王钟杜宇飞徐纲
- 一种电驱式加力燃烧室与可调面积尾喷管一体化结构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式加力燃烧室与可调面积尾喷管一体化结构,适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前端布置用于控制可调面积尾喷管的杠杆执行机构,杠杆执行机构的一端与电力执行舵机的执行连杆相连,另一端与可调面积尾喷管的执行环相连,...
- 穆勇胡春艳阮昌龙刘存喜刘富强杨金虎龚建波徐纲朱俊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升限低油耗中等涵道比变循环发动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升限低油耗中等涵道比变循环发动机,发动机风扇分成前风扇和后风扇,前风扇分为第一级风扇和第二级风扇,均位于低压涡轮轴上,后风扇分为核心机驱动风扇与高压压气机,并均位于高压涡轮轴上。经第一级风扇增压后的气流...
- 张坤龚建波郭磊王钟李丹杨光伟徐纲
- 一种燃气轮机动叶片断裂故障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动叶片断裂故障识别方法,属于设备故障诊断领域。针对当前广泛采用的高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难以实现燃气轮机叶片状态监测和识别的现状,提出以静叶通过频率幅值、动叶通过频率幅值以及转子工频幅值作为工程中监测...
- 王钟龚建波黄恩亮郭磊张坤杜宇飞李丹杨光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带预旋喷嘴和导流盘的发动机涡轮盘腔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预旋喷嘴和导流盘的发动机涡轮盘腔结构,包括涡轮盘及设置在所述涡轮盘前的导流盘、预旋喷嘴环,高压低温二股气流通过预旋喷嘴环进入预旋气流腔后分成两股:一股通过导流盘周向均布的预旋冷气接收孔沿导流盘后侧的径向...
- 黄恩亮龚建波郭磊张坤雷志军李国庆杨光伟杜宇飞
- 文献传递
- 极端工况下脂润滑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温度特性研究
- 2025年
- 为了探究某型号轻型短寿涡扇发动机前轴承配装7006脂润滑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后,在发动机极端工况下是否能够稳定工作的问题,对该7006脂润滑轴承按照轻型短寿涡扇发动机一号轴承的工作转速载荷进行了加载,在有无引气的条件下进行了脂润滑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温度特性研究。首先,搭建了脂润滑轴承试验台,模拟了发动机大载荷、高转速工况下的考核环境,对轴承开展了考核试验,测试了在不同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及转速工况下的脂润滑轴承温度特性,并通过向试验工装中通入热油的方式模拟了发动机轴承腔室温度,测试了该脂润滑轴承在发动机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温度表现;然后,为降低现有7006脂润滑轴承在发动机极端工况下的运行温度,使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发动机在极端工况下,从风扇后引气对前轴承散热以及不同引气速度和引气温度下的轴承温度分布;最后,由于该发动机风扇后气流的温度限制,选择了引气温度80℃,引气速度10 m/s的方案,将该7006脂润滑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轻型短寿涡扇发动机中,开展了整机试验,以验证该引气方案能满足发动机前轴承在极端工况下的使用需求,并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机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拟合度较高,前轴承外环温度误差在15%以内,并通过了2.5 h的寿命考核,从而说明该引气方案能满足发动机前轴承在极端工况下的使用需求;引气温度100℃、引气速度1 m/s和5 m/s时,轴承最高温度均高于180℃,10 m/s时最高温度为177℃;引气温度80℃、引气速度1 m/s时,轴承最高温度为166℃。处于高速旋转状态的7006脂润滑轴承引气速度相对旋转速度较小时,温度受轴向引气速度变化影响小,受引气温度变化影响大。
- 李焱张坤黄恩亮郭磊郭磊
- 关键词:高速角接触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