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巍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重症
  • 4篇病房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监护
  • 3篇监护病房
  • 3篇ICU
  • 2篇衰竭
  • 2篇脓毒症患者
  • 2篇疗效
  • 2篇耐药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带教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定植

机构

  • 1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12篇黄巍
  • 6篇骆雪萍
  • 5篇施善阳
  • 4篇叶宁
  • 2篇叶桂山
  • 2篇夏炳杰
  • 2篇钟荣
  • 1篇徐宝灵
  • 1篇李清初
  • 1篇李康慧
  • 1篇王函
  • 1篇王玉春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继发及第三型腹膜炎严重腹腔感染病原菌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继发及第三型腹膜炎严重腹腔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特征,为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ICU2005年6月—2009年6月因继发腹膜炎严重腹腔感染及进展为第三型腹膜炎危重患者腹腔病原菌分布、耐药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ICU前均行腹部急诊手术。结果 46例危重患者共分离出13种病原菌,初始病原菌分布中结肠瘘以肠球菌为主,其余部位病变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初始及第1周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63.04%(29/46)和51.02%(25/46),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第2周之后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下降,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增加到50.00%(23/46),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肠球菌是第三型腹膜炎主要病原菌,第2周后病情未缓解应适时选择覆盖肠球菌的抗菌药物,同时应适当抗真菌治疗。
骆雪萍施善阳黄巍
关键词:严重腹腔感染病原菌肠球菌
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治疗ICU严重水肿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对ICU严重水肿患者的利尿作用。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住院治疗的54例伴全身严重水肿的危重患者先后给予生理盐水联合呋塞米、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进行利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利尿方法的效果。结果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时的24h尿量、尿钠及尿钾多于生理盐水联合呋塞米时,24h尿量及尿钾尤为显著(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能快速、有效的治疗ICU严重水肿患者,但需及时监测和防止电解质紊乱。
叶桂山钟荣黄巍
关键词:呋塞米水肿
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菌群移位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菌群移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抗菌、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及24 h尿99 m Tc-DTPA排泄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99 m Tc-DTPA排泄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能有效提高胃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胃肠道中内毒素水平,进而提高胃肠道功能。
黄巍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脓毒症肠屏障功能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的临床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VAF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VAFP病原菌分布、耐药等情况,与同期呼吸机相关非真菌肺炎(VANFP)组比较年龄、SAPSⅡ评分、机械通气(MV)时间及病死率。结果VAFP占呼吸机相关肺炎(VAP)33.64%(36/107),其年龄、SAPSⅡ评分及病死率较VAN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分布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5.56%(20/36),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2.22%(8/36),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3.89%(5/36)。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率53.33%(8/15)。结论VAFP是ICU院内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发生与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预后极差。应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避免合并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骆雪萍施善阳黄巍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
CRRT不同治疗时间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不同治疗时间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44例,并根据其CRRT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短时间组与长时间组,每组22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心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进入多尿期及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死亡、存活、肾功能稳定的人数。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心率、APACHEⅡ评分、进入多尿期及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存活率、肾功能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短时间与长时间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相当。
王函李清初李康慧陆明黄巍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脓毒症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疗效比较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VAF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ICU 27例VAFP临床特点,与同期88例呼吸机相关非真菌肺炎(VANFP)比较年龄、APACHEⅡ、低蛋白血症、应用3种抗菌素≥10 d、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15 d、近期外科大手术、留置体腔引流管≥5根及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等危险因素。结果 VAFP占VAP的23.48%(27/115)。VAFP与VANFP比较TPN≥15 d、近期外科大手术、留置体腔引流管≥5根及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患者较外科患者发生VAFP时间早,分别为(7.687 5±3.754)d和(25.2±6.099)d,P〈0.05。肺部影像出现浸润时间较气道真菌培养阳性时间滞后3~4 d。44.44%的患者合并其他体液(腹腔、血及尿)真菌感染,55.55%的肺部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结论应严密持续监测肺部真菌定植及肺部影像的动态变化,结合危险因素、病情转归,进行VAFP的早期诊断。
骆雪萍施善阳王玉春叶桂山叶宁黄巍夏炳杰
关键词:ICU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特征调查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调查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2006年12月ICU内发生的39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5种抗生素药敏试验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100%耐药。其对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棒酸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46.2%、30.8%和12.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混合感染率为92.30%。79.5%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为晚发VAP。使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碳青霉烯类以及机械通气时间7 d以上是发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的高危因素。3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患者死亡,病死率87.2%。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在ICU院内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混合感染率高、病死率高。ICU内使用碳青霉烯类、机械通气7 d以上者要考虑发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及治疗。
骆雪萍施善阳黄巍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期望理论在ICU临床带教中应用分析
2018年
对 ICU 临床带教中运用期望理论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 病房的规培生进行分组研究,所有规培生为在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间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ICU 病房接受规培的医学专业的学生,按照随机数字抽取原则将所有规培生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30例.采用常规带教方法用于对照组规培生,采用期望理论结合的方式用于观察组规培生,比较两组规培生在考核后的病人对其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评成绩包括理论考核(89.25±3.32)和操作考核(88.47±3.01)均高于对照组规培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家属对观察组规培生的满意度 100.00% 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临床带教工作中运用期望理论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提高规培生的考评成绩,并提高病人对规培生的满意度,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黄巍
关键词:带教
尿类酵母菌测定和镜检对尿路真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Sysmex UF-1000i尿液流式分析仪尿类酵母菌测定和镜检真菌计数对于尿路真菌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诊断试验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5入住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并留置尿管患者233例,取中段尿标本,同时送检行尿液流式分析仪检测、尿标本镜检及尿培养检查,以尿培养为金标准,比较尿类酵母菌测定及镜检的诊断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类酵母菌测定诊断真菌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确定其诊断临界值。结果尿液流式分析仪尿类酵母菌测定诊断尿路真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7.88%,特异度为65.67%,阳性预测值为65.41%,阴性预测值为88.00%;镜检诊断尿路真菌感染的敏感度为49.49%,特异度为95.52%,阳性预测值为89.09%,阴性预测值为71.91%。尿类酵母菌测定与镜检比较敏感度提高,特异度降低(P<0.05)。尿类酵母菌测定对尿路真菌感染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0.026),95%CI为(0.814,0.915),P=0.00。尿类酵母菌以76.2个/μl为诊断临界值时,敏感度为77.77%,特异度为88.06%,阳性预测值为82.79%,阴性预测值为84.28%,Youden指数为0.659。结论诊断尿路真菌感染时尿类酵母菌测定敏感度较高,镜检特异度较高,尿类酵母菌测定联合镜检分析有助于早期预测患者尿路真菌感染的风险。
叶宁黄巍夏炳杰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真菌酵母菌显微镜检查
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的丙泊酚镇静效果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时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急性左心衰住院精神病患者38例随机分成度冷丁组(n=20)和丙泊酚组(n--18),机械通气治疗期分别间断静脉注射度冷丁50-100 mg及持续静滴丙泊酚(0.5-1.0)mg/(kg·h);比较两组镇静效果达Ramsay分级Ⅲ-Ⅳ级时间、生命体征、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 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与度冷丁组相比,丙泊酚组的心脏指数(CI)显著升高,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外周血管阻力(SVR)明显下降,P均<0.05,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时使用丙泊酚镇静效果较度冷丁好。
施善阳骆雪萍徐宝灵黄巍
关键词:丙泊酚精神病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机械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