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兰

作品数:30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血液
  • 13篇血液透析
  • 13篇透析患者
  • 12篇肾病
  • 8篇血液透析患者
  • 6篇腹膜
  • 6篇腹膜透析
  • 5篇炎症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维持性
  • 5篇维持性血液
  • 5篇维持性血液透...
  • 5篇维持性血液透...
  • 4篇肾性
  • 4篇肾性贫血
  • 4篇生血
  • 4篇生血宁
  • 4篇贫血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机构

  • 29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29篇黄兰
  • 20篇胡桂才
  • 19篇赵亚娟
  • 12篇周瑾
  • 9篇董巧荣
  • 8篇朱菊平
  • 5篇郭风玲
  • 5篇陈万欣
  • 4篇刘艳红
  • 4篇冯云生
  • 4篇段书众
  • 3篇邢恩鸿
  • 3篇张丽娟
  • 3篇辛立升
  • 3篇张昆
  • 2篇刘俊英
  • 2篇张宝红
  • 1篇卢雪红
  • 1篇王景福
  • 1篇罗萍

传媒

  • 4篇承德医学院学...
  • 3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个性化医...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I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40%~47.2%,好发于16~35岁的青年〔1〕。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2,3〕,IgA肾病老年患者(≥60岁)的比例约占1.7%,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本文将老年IgA肾病患者与非老年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
黄兰赵亚娟刘艳红刘俊英胡桂才朱菊平
关键词:IGA肾病病理学
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MHD患者慢性炎症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测定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MHD患者血25(OH)D水平,选取血25(OH)D≤30ng/m L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治疗(0.25μg/d),于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观察患者的血25(OH)D、炎症因子(IL-6、TNF-α、CRP)、营养指标(Alb、PA、SGA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血25(OH)D、炎症因子(IL-6、CRP)及营养指标(PA、SG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化三醇能够抑制MHD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黄兰周瑾王小丽赵亚娟胡桂才
关键词:血液透析25-羟维生素D慢性炎症状态
血液透析逆转高钾所致严重心律失常二例
本文报告了二例经血液透析治疗高钾血症逆转严重心律失常,血液透析不失为一种快速、特效抢救高钾血症致严重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朱菊平胡桂才陈万欣董巧荣黄兰赵亚娟
关键词:高钾血症心律失常血液透析
感康片引起腹膜透析患者幻视、幻听1例被引量:3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该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并已腹膜透析治疗1年,治疗方式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方式,治疗效果尚好,患者正常参加工作。于2010年10月26日着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董巧荣张昆黄兰
关键词:感康片腹膜透析患者幻视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炎症因子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炎症因子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0例ES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CRP、TNF-α、IL-6,同时进行全面营养评价法(SGA)评分,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评价营养状况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PG、FINS、Homa-IR、CRP、TNF-α及IL-6水平均降低,而SGA、BMI、TSF、Alb、PA水平均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PG、FINS、Homa-IR、CRP、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GA、BMI、TSF、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ES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营养不良状况。
冯云生黄兰赵亚娟张宝红宋延峰高洁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营养状况
NLRP3炎症小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由自身抗体攻击足细胞抗原导致原位产生免疫复合物而引起,该疾病表现出异质性的结果,大约30%的病例进展为终末期肾病。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蛋白复合物,作为先天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传感器,NLRP3检测外源性致病性侵袭和内源性细胞损伤,并通过形成NLRP3炎性小体(一种激活caspase-1的超分子复合物)来做出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与NLRP3炎症小体有关。抑制NLRP3炎性小体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and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nephrotic syndrome. It is caused by the in-situ formation of immune complexes resulting from the attack of autoantibodies on podocyte antigens. This disease shows heterogeneous outcomes, and approximately 30% of cases progress to end-stage renal disease. The NLRP3 inflammasome is an intracellular multi-protein complex. As an important sensor in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NLRP3 detects exogenous pathogenic invasions and endogenous cell damage and responds by forming the NLRP3 inflammasome, a supramolecular complex that activates caspase-1.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onset of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s related to the NLRP3 inflammasome. Inhibiting the NLRP3 inflammasome provides more possibil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张宝哲黄兰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终末期肾病
2型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贫血及铁代谢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常常会受到肾性贫血并发症的影响,当前临床中也也越来越重视此并发症所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就2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贫血及铁代谢的临床进行分析。
周瑾郭风玲段书众黄兰
关键词:铁代谢腹膜透析口服铁剂促红素血清铁蛋白铁缺乏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MMP-2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肾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变化,评价血液中MMP-2在肾脏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3例,按照肾脏病理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硬化程度分为增生组(18例)和纤维化组(15例),另设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各组血清MMP-2酶原、活酶水平,比较各组血液中M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增生组MMP-2活酶水平明显升高(P<0.01),纤维化组MMP-2活酶水平则降低(P<0.05)。与增生组比较,纤维化组尿蛋白定量(U-pro)降低(P<0.01),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升高(P<0.05)、纤维连接蛋白(FN)升高(P<0.01),而血脂(CHO、TG)、血肌酐(Sc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MMP-2在慢性肾炎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截然相反的水平变化,测定血清MMP-2水平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及判断预后。
罗萍黄兰卢雪红张冬梅
447例经皮肾活检临床与病理分析
朱菊平黄兰胡桂才陈万欣董巧荣王景福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法的临床适用性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方法对IgA肾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各病理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IgA肾病患者282例,按牛津病理分类方法和Lee分级法分别对肾组织切片进行评分,比较两种病理分级方法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24h尿蛋白定量(24-UPro)的相关性。针对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的4个病理指标分别进行评分,并分为M0组与M1组,E0组与E1组,S0组与S1组,T0组与T1/T2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年龄、血压、24-UPro、血尿酸、血肌酐、eGFR等临床资料。结果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呈正相关性(P<0.001),两种方法与eGFR均有负相关关系(P<0.001),而与24-UPro均无相关性(P>0.05)。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M0组与M1组,E0组与E1组,在年龄、血压、24-UPro、血尿酸、血肌酐、eGFR等临床指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组和T1/T2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高于S0组和T0组(P<0.05),而eGFR则低于S0组和T0组(P<0.001)。结论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肾组织学病变中,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为活动性病变,经治疗可逆转,而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则为慢性化指标,可提示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黄兰李英健刘艳红赵亚娟胡桂才朱菊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