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蕾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栽培
  • 2篇青花菜
  • 2篇花菜
  • 1篇雄性不育
  • 1篇有机栽培
  • 1篇诱变
  • 1篇育性
  • 1篇育性恢复
  • 1篇育性恢复基因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设施
  • 1篇植株
  • 1篇植株生长
  • 1篇市场准入制
  • 1篇市场准入制度
  • 1篇土栽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农产品贸易
  • 1篇农产品品牌

机构

  • 5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大连市甘井子...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作者

  • 6篇魏蕾
  • 2篇丁云花
  • 1篇邓雄才
  • 1篇王超铁
  • 1篇董然
  • 1篇张丽
  • 1篇张秀海
  • 1篇洪卫卫
  • 1篇薛静
  • 1篇秦树福
  • 1篇王庆彪
  • 1篇杜运鹏
  • 1篇陈绪清
  • 1篇杨凤萍

传媒

  • 2篇蔬菜
  • 2篇上海蔬菜
  • 1篇种子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适合北方秋季种植的高品质青花菜新品种——碧绿258
2022年
针对我国青花菜种质资源少、育种基础薄弱、起步晚等问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开展青花菜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并以不育率和不育度均为100%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01为母本、以日本引进的遗传稳定的自交系202为父本,自主育成了具有优良性状的青花菜新品种——碧绿258。该青花菜品种属中熟品种,生长势强,花球紧实,花蕾细小,低温条件下不变紫,品质好,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每667 m^(2)产量达1300 kg,产量较高,适合我国京津冀及河南等北方地区秋季种植。
魏蕾丁云花
关键词:栽培技术
EMS诱变对岷江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研究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对百合干种子及经过沙藏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适宜的诱变浓度和诱变时间。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对岷江百合的自交种子进行诱变处理,设置3个处理时间(2 h,4 h,8 h)和4个EMS浓度(0,0.4%,0.8%,1.2%)对岷江百合自交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干种子在0.4%,4 h时相对成活率达65.38%,接近半致死剂量,而沙藏处理的种子在0.4%,2 h时相对成活率达62.3%,接近半致死剂量。因此,0.4%浓度的EMS,处理4 h为EMS处理百合干种子的较适宜方式,0.4%浓度的EMS,处理2 h为EMS处理沙藏种子较适宜方式。
金鸽张铭芳魏蕾韩东洋杜运鹏杨凤萍薛静陈绪清张秀海董然
关键词:岷江百合EMS化学诱变
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产品品牌战略之我见
2004年
洪卫卫魏蕾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农产品贸易农业标准化市场准入制度技术创新
简易柱式无土栽培设施
2002年
秦树福王超铁邓雄才魏蕾
关键词:植株生长无土栽培设施
高品质青花菜有机栽培关键技术
2022年
农作物有机栽培能显著提高土壤质量、保持土壤生产力,但产量往往不尽如人意。采用有机栽培方式种植青花菜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明显高于芹菜、生菜等蔬菜作物,作者采用有机基质育苗、微生物菌肥加氨基酸有机肥替代化肥、适量使用植物或生物农药等一系列有机栽培技术,使青花菜产量达到了常规栽培的水平,并获得较高的收益。该文从品种选用、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整地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高品质青花菜的有机栽培技术。
魏蕾丁云花
关键词:青花菜有机栽培
萝卜NWB-CMS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2025年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NWB细胞质雄性不育NWB-CMS是一种不同于Ogura-CMS的不育源,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萝卜杂交育种。以10份东亚大长萝卜(R. sativus var. hortensis L.)和6份欧洲小萝卜(R. sativus var. sativus L.)为父本,对NWB-CMS进行遗传测试,解析NWB-CMS育性恢复的遗传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育性恢复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欧洲小萝卜普遍能够恢复NWB-CMS的育性,且不同品种包含的育性恢复基因数量不同,至少存在3个育性恢复基因。其中恢复系“KP”的育性恢复受两对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微效基因控制。利用混合群体分离分析,将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在Chr1:32.5~33.7 Mb(Rfn1.1)、Chr 9:12.2~13.3 Mb(Rfn9.1)和Chr4:16.7~18.6 Mb(Rfn4.1)、31.9~33.1Mb(Rfn4.2)、34.3~37.9 Mb(Rfn4.3)范围内。对Rfn4位点进一步定位和分析发现,3个定位区间之间可能存在染色体大片段重复和倒位等结构变异。针对该位点开发的Rf-118等分子标记可用于雄性不育系的辅助选育和辅助追踪Rfn4位点,便于筛选和定位其他育性恢复基因位点。
王庆彪王艳萍吴翔宇陈宁杰池婷化定珠葛艾伶郭宇魏蕾张丽
关键词:萝卜育性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