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汉晶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肿瘤放疗靶体积确定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研究
- 背景
肺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恶性肿瘤之首,精准放疗在肺肿瘤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度适形的放疗技术及急剧的剂量跌落特点意味着,在整个放疗过程中,每一步的精准度都极其重要。在这一系列步骤中存在着许多的误差来源...
- 高汉晶
- 关键词:肺肿瘤呼吸动度靶区勾画
- r-HuEPO对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护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组体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随机分组动物,每组均予单次14.5Gy全脑照射,不同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r-HuEPO,通过丙二醛(MDA)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来观察r-HuEPO的防护作用。【结果】r-HuEPO可减少受照射后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及循环血中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论】在实验观察的时间范围内,高剂量的r-HuEPO对放射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 高汉晶陈艳芳
- 关键词:R-HUEPO丙二醛单细胞凝胶电泳
- 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损伤机制及其靶向治疗
- 2006年
- 中枢神经系统(CNS)放射性损伤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NS放射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神经保护的靶向治疗措施。
- 高汉晶吕仲虹
- 关键词:放射性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靶向治疗
- 盆腔精准再程放射治疗进展
- 2019年
- 由于高累积剂量,再程放疗晚期放射性损伤比较严重,精准放疗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组织受量,提高肿瘤处方剂量,目前也广泛应用在盆腔复发转移病灶的治疗上,首程放疗剂量、放疗时间间隔、危及器官的类型等问题需仔细考虑。本综述对精准再程放疗在盆腔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分析,并对影响其疗效及放射性损伤的各种因素进行了阐述。
- 高汉晶
- 关键词:盆腔肿瘤再程放疗放射性损伤
- 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探讨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相关临床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的预后预测和个体化治疗特别是放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pT1~2N1M0期乳腺癌患者542例,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发生局部区域复发进行分组。然后进行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最后进行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效能分析。结果542例患者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60.0(1.0~80.0)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生局部区域复发40例,中位局部区域复发时间为35.0(4.0~80.0)个月,局部区域复发率为7.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灶位置、T分期、腋窝阳性淋巴结数量、激素受体状态及辅助放射治疗靶区均可能与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灶位置、T分期、腋窝阳性淋巴结数量、激素受体状态及辅助放射治疗靶区均是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842。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技术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历经1000次迭代,绘制校准曲线,其平均绝对误差维持在0.017的水平。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利用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患者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情况进行预测,得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同样医院就诊的200例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数据实施列线图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维持在0.021的水平。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分析,利用列
- 高汉晶杨丽闫争陈艳芳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放疗
- 射波刀治疗前列腺癌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2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位年龄69(57~87)岁。临床分期为局限期14例,转移期12例。放疗方案:18例为35.0~37.5 Gy/5次,其中1例5年前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 72 Gy;8例为前列腺(25 Gy/5次)+盆腔(48.0~50.4 Gy/28次)。SBRT为隔日治疗,中位处方剂量线69.5%(65%~80%)。内分泌治疗:2例行去势手术,其余采用化学去势疗法。主要危及器官限量:直肠V35 Gy <1 cm3、膀胱V35 Gy <5 cm3。主要观察指标:放射损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评价、局部控制、症状缓解。次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2.44个月,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3级早期和晚期放射损伤,1、2级早期放射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8.4%和19.2%,1、2级晚期放射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0.8%和3.8%。放疗后效果评价症状缓解及局部控制情况良好。放疗后1、3、6、12个月,局限期患者PSA值与放疗前相比均下降明显(Z=2.900、2.794、2.510、2.090, P<0.05),但转移期患者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局部控制效果好,症状缓解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 高汉晶陶振王欢欢李丰彤董洋于旭耀王境生陈华明宋勇春袁智勇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波刀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红细胞生成素对放射性脑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 目的: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课题研究选择治疗肿瘤病人贫血的药物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护剂,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单细胞凝胶电泳、丙二醛(MDA)及组织病理学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拟证实E...
- 高汉晶
-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红细胞生成素丙二醛含量
- 文献传递
- 不同分割方式对大鼠全脑照射后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应用生物效应剂量相同的不同分割方式对大鼠全脑照射后,比较大鼠各期脑损伤程度。方法将1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次大剂量组、多次中等剂量组及常规分割组。于照射后1 d取大鼠尾静脉血测单细胞凝胶电泳,每两周称体质量,采用Mickley检查方法和评分系统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观察大鼠照射部位脱毛情况及皮肤反应情况。于照射后1 d,1周,1、3、6月测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值,并于观察点取大脑病理标本,观察神经细胞病理改变。结果照射过程中各组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也无身体旋转反射等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大鼠全脑照射可引起周围血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单次大剂量组DNA损伤程度明显重于多次中等剂量组,常规分割组损伤程度最轻。全脑照射后1 d脑组织中MDA开始升高,其中单次大剂量组最高,常规分割组最低。照射后3月,各组MDA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以脑水肿表现为主,晚期损伤程度光学显微镜下无明显区别。结论生物学剂量相同的不同分割方式全脑照射后,早期单次大剂量照射后脑组织反应重于多次中等剂量照射,常规分割照射反应最轻。晚期反应程度无明显差异。
- 陈艳芳高汉晶李小东曹永珍
-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全脑照射单细胞凝胶电泳丙二醛
- 大分割放疗治疗保乳手术后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常规放疗与大分割放疗对行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共12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常规放疗组(60例)和大分割放疗组(60例),术后分别行常规放疗(总放射剂量50 Gy/25 f,瘤床加量10 Gy/5 f)与大分割放疗(总放射剂量42.4 Gy/16 f,瘤床加量10 Gy/4 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转移率、美容效果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3%vs 100.0%,93.3%vs 96.7%,88.3%vs 90.0%,均P>0.05),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0%vs 1.7%,10.0%vs 6.7%,均P>0.05),美容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vs 9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放疗与大分割放疗用于行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具有相似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而大分割放疗方案具有放疗次数少、疗程短及经济性好等优势。
- 高汉晶闫争杨丽
-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
- 卡培他滨辅助3D-CRT治疗Miles术后Ⅲ期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辅助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治疗Miles术后Ⅲ期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Miles术后Ⅲ期直肠癌患者13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分别采用单纯3D-CRT,6 MV照射总剂量为50 Gy,总照射次数25次,每周5次和卡培他滨辅助3DCRT 1 600 mg/(m2·d),d1-14,21 d为1个周期,共行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治疗后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92.3%vs 80.0%)和3年无瘤生存率(81.5%vs 61.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3年远处转移率(13.8%vs 30.6%)和局部复发率(4.6%vs 21.5%)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75.82±10.12 vs 77.10±10.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腹泻及泌尿生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辅助3D-CRT治疗Miles术后Ⅲ期直肠癌可有效延长生存时间,降低转移复发风险,且未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高汉晶杨丽闫争
- 关键词:适形手术后期间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