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治强

作品数:3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南市博物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历史地理
  • 9篇艺术
  • 5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寿州窑
  • 5篇文化
  • 5篇文化内涵
  • 5篇瓷器
  • 4篇审美
  • 4篇装饰
  • 4篇出土
  • 3篇新论
  • 3篇艺术
  • 3篇隋唐
  • 3篇隋唐时期
  • 3篇青花
  • 3篇西汉
  • 3篇汉墓
  • 2篇玉器
  • 2篇元青花
  • 2篇烧造
  • 2篇史前
  • 2篇衰亡
  • 2篇器物

机构

  • 32篇淮南市博物馆
  • 3篇安徽大学

作者

  • 35篇陶治强
  • 1篇张后武

传媒

  • 4篇江苏陶瓷
  • 4篇陶瓷科学与艺...
  • 4篇中国民族美术
  • 2篇荣宝斋
  • 2篇中国艺术
  • 2篇黄河.黄土....
  • 2篇文物春秋
  • 2篇海风
  • 2篇宝鸡社会科学
  • 1篇文博
  • 1篇四川文物
  • 1篇中国陶瓷工业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巢湖学院学报
  • 1篇文物鉴定与鉴...
  • 1篇收藏与投资
  • 1篇沈阳故宫博物...
  • 1篇西部考古
  • 1篇西部文艺研究

年份

  • 13篇2022
  • 4篇2021
  • 1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青花创世的社会文化生态考察
2022年
元青花是景德镇创烧的釉下高温彩绘瓷。器型有的沉稳厚重,有的胎薄轻巧。青花纹饰有的疏朗,有的繁复多层,题材多种,绘画注重似与不似的神韵意趣。丰富的造型和多样的装饰图案形成了鲜明时代画面,反映了社会与文化的现实。
陶治强
关键词:元朝青花时代环境
浓浓的乡土味·美美的界首陶被引量:2
2021年
坐落于界首市田营镇的界首窑,是一处烧造陶器的古窑场。考察出土器物和传世产品,可知其烧造的产品类型有大红盆、盘、盏、罐、洗、钵、瓶、炉、灯等,它不仅烧造素面陶,也烧造各式各样的彩陶。界首陶有着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别具地方风味的装饰内容,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分析界首陶产生的历史因素、烧造工艺、装饰内容,有利于清晰展示界首陶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陶治强
茶文化视域下的寿州窑发展史被引量:1
2020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饮茶,并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一套茶文化。有茶必有茶具,而尤以瓷器最适合茶具。淮河边上的寿州窑古陶瓷生产基地,隋唐时期生产了大量的瓷器用品,就其品种而言,瓶、壶、罐、瓮、碗、盏、杯、钵、盂、穿戴壶、执壶等与水相关的产品占据了大宗。本文从茶文化和寿州窑的辩证发展关系切入,在茶文化视域下来看寿州窑发展的过程,也是对茶文化遗产研究的全面考量。
陶治强
关键词:寿州窑茶文化执壶辩证发展古陶瓷隋唐时期
寿州窑瓷器的工艺审美与社会价值
2022年
寿州瓷具有自己的造型特点、属性、审美和价值,占据中国古代陶瓷史上重要的位置。深入挖掘寿州窑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其形式美和内在美,有利于寿州窑的宣传和核心技艺传承,为树立寿州窑文化品牌提供历史支撑。
陶治强
关键词:寿州窑造型艺术审美
茶文化视域下的寿州窑发展历史
2020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饮茶,并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一套茶文化。有茶必有茶具,而在茶具中尤以瓷器最适合茶艺。寿州窑是淮河边上的古陶瓷生产基地,隋唐时期生产了大量的瓷器用品,就其品种而言,瓶、壶、罐、瓮、碗、盏、杯、钵、盂、穿戴壶、执壶等与水相关的产品占据了大宗。这些产品多数用于百姓生活和茶肆经营,它们为饮茶准备了物质基础,丰富了茶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使饮茶习俗更具有艺术和审美。本文从茶文化和寿州窑的辩证发展关系切入,在茶文化视域下来看寿州窑发展的过程,也是对茶文化遗产研究的全面考量和深入推进。
陶治强
关键词:茶文化饮茶习俗寿州窑茶艺辩证发展古陶瓷
安徽出土楚金币新论
2020年
楚金币是人类史上首次浇铸而成的货币,在先秦没有发现其他国家铸造过金币,金币的含金量非常高,通常在90%以上。楚金币不仅是楚国上层社会拥有的流通货币,在中下层吏民中使用也非常普遍。它活跃了商贸文化,促进了经济健康有序运行,满足了商业和军事发展带来的庞大资金需求,推动了楚国的发展。
陶治强
关键词:流通货币商贸文化上层社会金币含金量
“二重证据”视角下楚国式微新观察
2021年
楚国自公元前241年被迫迁都寿春以来,国力衰微,经济颓废,社会生产日益落后。历年来围绕楚文化开展的考古调查、发掘,获取了大量实物资料和科学信息,与记录楚国社会历史的传世文献达到互相印证和检校的效用,为我们客观审视后楚衰败的社会历史给予了有力的佐证。
陶治强
关键词:衰亡
“南青北白” 下的寿州窑精品瓷创作
2020年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自南北朝至宋,它烧制了种类繁多、器形多样、造型优良和装饰精美的精品瓷。精品瓷是寿州窑工艺发展的产物,也是寿州窑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战略品牌。精品瓷是高雅的艺术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备陈列欣赏、审美和艺术价值。深人挖掘精品瓷生产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有利于寿州窑文化的揭示和宣传,有利于当下寿州窑瓷器的创研和品牌建设。
陶治强
关键词:寿州窑文化内涵
淮南市博物馆藏宋辽金铜镜
2022年
淮南市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陆续采集、征集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百余面。本文摘取其中的宋辽金时期铜镜做一简要的介绍,以期为研究古人用镜史提供资料。
陶治强
关键词:宋辽金时期铜镜不同历史时期
寿州窑瓷器里的动物文化符号
2022年
江淮名窑寿州窑烧造了许许多多的陶瓷器,这些陶器浑厚古朴,造型别致,装饰丰富,实用功能与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其中用于装饰的动物符号成为一个亮睛之笔。表现手法包括以动物为形雕塑成器,有的以动物为原型升华为图案符号或贴或印于器物上。认真分析寿州瓷里的动物个体和相关文化内涵,有利于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工艺美术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为当下我们宣传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的“绿水青山”观念提供历史依据。
陶治强
关键词:寿州窑瓷器文化内涵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