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宝鸿

作品数:130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会议论文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手术
  • 28篇鼻内
  • 27篇内镜
  • 23篇鼻内镜
  • 18篇细胞
  • 18篇鼻炎
  • 16篇鼻内镜下
  • 12篇变应性
  • 12篇变应性鼻炎
  • 11篇入路
  • 10篇蝶窦
  • 9篇基因
  • 8篇细胞株
  • 8篇疗效
  • 8篇免疫
  • 7篇脾酪氨酸激酶
  • 7篇慢性
  • 7篇喉癌
  • 6篇翼腭窝
  • 6篇中耳

机构

  • 116篇台州市立医院
  • 8篇台州学院医学...
  • 6篇台州学院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台州市中西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台州市椒江区...

作者

  • 127篇陶宝鸿
  • 70篇蔡志毅
  • 51篇李志海
  • 37篇江波
  • 28篇吕静瑶
  • 28篇金巧智
  • 26篇李勇
  • 21篇马志超
  • 19篇张朝晖
  • 13篇陈武兵
  • 11篇储洪娟
  • 11篇杨义军
  • 7篇叶华富
  • 6篇阮桂英
  • 4篇王素芬
  • 3篇沈剑敏
  • 3篇周开宇
  • 3篇王冬国
  • 3篇李静娴
  • 3篇金涌

传媒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4篇2014第四...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解剖学报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2005年浙...
  • 3篇2016年浙...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浙江省中西医...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新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7篇2014
  • 17篇2013
  • 4篇2012
  • 1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12篇2005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鸣习服疗法对耳鸣患者耳鸣残疾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耳鸣习服疗法对耳鸣患者耳鸣残疾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8例(113患耳)耳鸣患者根据耳鸣测定结果分为对照组(52例,61患耳)和观察组(46例,52患耳)。对照组患者给予掩蔽治疗;观察组给予习服治疗。采用耳鸣残疾度量化表(THI)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耳鸣残疾评分。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烦躁度,耳鸣各项指标(耳鸣时间、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评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TH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耳鸣烦躁度分布及耳鸣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轻度烦躁的患者均有所增加,且2组患者耳鸣烦躁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66%vs.78.85%,χ2=5.992,P=0.014)。结论对于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耳鸣习服疗法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THI评分和耳鸣烦躁级评分,提高其生活、睡眠质量,短期疗效较满意,适应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波马志超李勇陶宝鸿
关键词:耳鸣掩蔽疗法
中耳手术中面神经相关解剖标志及临床意义
根据资料统计,医源性中耳乳突手术所致面神经损伤发生率约1%~3%。为了减少和避免中耳手术中对面神经的损伤,如何早期快速定位面神经,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和缩短手术时间,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熟悉颞骨内面神经行径及其与相邻...
蔡志毅陶宝鸿叶华富金巧智储洪娟
关键词:面神经中耳手术水平半规管
文献传递
益肾升阳方经Bach2调控Treg细胞治疗变应性鼻炎
2025年
目的 探讨益肾升阳方通过调控转录因子BTB与CNC同源蛋白2(BTB and CNC homology 2,Bach2)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分化在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法构建小鼠AR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变应性鼻炎模型组(AR组)、益肾升阳方组和地塞米松组。通过行为学评分评估鼻部症状;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immunoglobulinE,sIgE)、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reg细胞比例;蛋白质印迹法分析Bach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R组小鼠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鼻黏膜杯状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清OVA-sIgE及IL-4水平升高(P<0.05),TGF-β水平降低(P<0.05),脾脏Treg细胞比例及Bach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益肾升阳方治疗后,小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鼻黏膜病理损伤减轻,OVA-sIgE及IL-4水平下降,TGF-β水平升高(P<0.05),脾脏Treg细胞比例及Bach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效果与地塞米松组相当。结论益肾升阳方通过上调Bach2表达,促进Treg细胞分化,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研究可为AR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实验依据。
马志超张朝晖应永杰王艺龙金巧智陈武兵陶宝鸿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控
内镜下经鼻至翼腭窝手术入路的CT三维重建影像学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三维高分辨率CT(HRCT)重建的方法来观察经鼻内镜至翼腭窝(PPF)的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探讨翼管(VC)、圆孔(FR)和蝶腭孔(SPF)这些重要解剖标志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 方法:...
金涌白志强陶宝鸿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
鼓室成形术中自体听骨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陶宝鸿李静娴郑军张国强
关键词:鼓室成形术
内镜下翼腭窝解剖与翼管神经精准切断术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翼腭窝解剖与翼管神经如何精准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方法 1.选择尸头20具,干颅骨标本5具。内镜下观察蝶腭神经孔、蝶腭动脉与钩状突、上颌窦口、中鼻甲根部、蝶窦前壁、翼突根部及腭骨垂直板的...
陶宝鸿李勇江波马志超
关键词:翼管神经翼腭窝神经孔上颌窦口切断术
文献传递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调试及效果评估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调试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估。方法在对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为期2年的调试过程中,应用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进行调试。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结论我们可应用ECAP、ESRT、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对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进行调试,结合主观心理物理测试,获得较为准确的客观阈值。
江波陶宝鸿蔡志毅郑皓丁巍巍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鼻咽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报道鼻咽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以引起临床重视,临床资料患者,女,5岁,2016年6月11日因'左侧面部胀痛伴左侧鼻塞20余天'收住我院耳鼻咽喉科。患者入院前一个月,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犯困,全身乏...
陶宝鸿李勇孟易禹江波马志超
关键词:胚胎型横纹肌肉瘤RMS鼻咽部鼻腔鼻窦文献复习
文献传递
益肾升阳方对小儿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陶宝鸿李勇阮桂英储洪娟江波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79),对照组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增加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同时两组均继续药物保守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李勇陈武兵叶华富王艺龙陶宝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翼管神经切断术变应性鼻炎鼻息肉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