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科海

作品数:23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2篇小麦
  • 10篇单倍体
  • 10篇倍体
  • 6篇玉米
  • 5篇单倍体胚
  • 3篇育种
  • 3篇染色体
  • 3篇小麦×玉米
  • 3篇小麦单倍体
  • 3篇播期
  • 2篇单倍体育种
  • 2篇单交
  • 2篇玉米杂交
  • 2篇杂交
  • 2篇试管苗
  • 2篇水稻
  • 2篇水稻主要病虫...
  • 2篇缩节胺
  • 2篇体育
  • 2篇染色

机构

  • 19篇襄阳市农业科...
  • 4篇襄樊市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长江大学

作者

  • 23篇陈科海
  • 16篇王立峰
  • 16篇赵翠荣
  • 15篇刘莹
  • 12篇彭萍
  • 9篇唐清
  • 7篇余华强
  • 5篇卢阳
  • 4篇张鹏飞
  • 3篇杨青
  • 3篇梅汉成
  • 3篇范兵
  • 3篇陈新民
  • 2篇付永红
  • 2篇汤三明
  • 2篇母俊
  • 2篇陈波
  • 2篇黄梅芳
  • 2篇刘易科
  • 2篇方正武

传媒

  • 8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襄樊职业技术...
  • 1篇Agricu...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氰戊菊酯人工结合抗原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2010年
随着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用量越来越大,其残留问题日益突出。氰戊菊酯作为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菊酯类农药之一,为满足对其快速、简便、现场检测的要求,建立氰戊菊酯的免疫分析方法,首先必须合成适当的人工结合抗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氰戊菊酯的人工抗原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氰戊菊酯的免疫分析研究提供依据。
刘莹余华强赵翠荣王立峰陈科海彭萍
关键词:氰戊菊酯免疫分析偶联
Study on High-Eefficient Breeding Technology Platform of Dwarf Male-Sterile Wheat被引量:2
2011年
[Purpose]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high-efficient breeding technology platform of dwarf male-sterile wheat.[Method] Conclusion was made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warf male-sterile wheat,and the conception of introducing haploid breeding technology into the technological system of high-efficient breeding of dwarf male-sterile wheat was proposed.[Result] Dwarf male-sterile wheat not only retains the properties of total male abortion of Taigu Genetic Sterile Wheat,steady sterility,and high hybrid rate after open pollination,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 dwarfing ability of Aibian No.1,becoming a comparatively ideal population modification means.At present,the application of dwarf male-sterile wheat mainly includes germplasm resources platform of population modification by using dwarf male-sterile wheat,technology platform of constructing new high-efficient breeding system by using dwarf male-sterile wheat,and production platform of using dwarf male-sterile wheat to breed new varieties.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haploid breeding into the already established wheat high-efficient breeding system,a new system of high-efficient bi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y of dwarf male-sterile wheat was constructed theoretically.[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s to the furth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dwarf male-sterile wheat.
刘莹赵翠荣王立峰陈科海
一种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胚的花期相遇调节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胚的花期相遇调节方法,通过每年4月8至18日配制小麦单交、复交F1代和优选F2代共200份材料,成熟后收获种子,每份材料10穗,脱粒晒干,剔除秕粒、极小的及有病虫害的籽粒,贮存于种...
赵翠荣余华强刘莹刘易科方正武王立峰唐清陈科海彭萍卢阳张鹏飞
文献传递
基因型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选用5个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4个基因型玉米(Zea mays)研究基因型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基因型显著影响得胚率,小麦基因型与二者间的互作极显著影响得胚率。参加试验的各小麦基因型均产生了单倍体胚,不同基因型小麦与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平均得胚率差异极显著,最高达33.0%,最低仅为8.8%。小麦单倍体胚产生过程中,玉米基因型极显著影响小麦单倍体胚产生频率,应根据小麦材料的遗传背景选择合适的玉米基因型。针对遗传背景特别复杂的小麦材料,建议选用单倍体诱导率普遍较高的几种玉米的混合花粉授粉。
赵翠荣刘莹王立峰唐清彭萍陈科海杨青余华强陈新民
关键词:AESTIVUM基因型单倍体胚得胚率
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方法]对矮败小麦的创制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将单倍体育种技术引入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想。[结果]矮败小麦既保留了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开放授粉异交结实率高的特性,又发挥了矮变1号降秆作用强的特点,是较理想的群体改良工具。目前对矮败小麦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矮败小麦进行群体改良的种质资源平台、利用矮败小麦建立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的技术平台及利用矮败小麦作为新品种选育的生产平台。通过在已建立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中引入单倍体技术的应用,从理论上建立了一套矮败小麦高效育种生物技术新体系。[结论]该研究为矮败小麦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刘莹赵翠荣王立峰陈科海
关键词:矮败小麦单倍体育种
鄂北地区诱导小麦单倍体的温室大棚玉米品种选择与播期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建立鄂北地区玉米法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技术体系,解决该地区玉米和小麦两种作物在大田环境下花期不同步的难题,将玉米提前到冬季并在温室大棚内实施分期播种,比较了6个不同玉米品种在冬季温室大棚内的生长表现,筛选出广甜糯1号为最适宜的玉米品种。通过2016—2019年的3年播期试验,总结出最适玉米品种广甜糯1号的最佳分期播种日期应为12月5日、12月15日、12月25日、1月5日、1月15日。
刘莹凌冬陈科海谭靖左珍喜王立峰黄大明
关键词:小麦单倍体玉米品种播期
基于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论种质资源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简述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水稻种质资源对其主要病虫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抗性鉴定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概括。
陈波范兵陈科海张静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种质资源抗性育种
不同化学打顶剂对鄂北地区棉花生长发育、成铃结构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2024年
探索适合鄂北地区麦(油)后直播棉的化学打顶药剂,为化学打顶代替人工打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化学打顶剂(缩节胺和氟节胺)和人工打顶等不同方式,分析对棉花生长、成铃结构、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作用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225 g/hm^(2)缩节胺)能够和人工打顶一样有效抑制棉花主茎和果枝顶芽的生长,塑造良好的株型结构,从而促进结铃和吐絮,提升单铃重和增加棉花产量。
彭亚博黄梅芳梅汉成陈科海余志铭朱定全龚泽丹付永红
关键词:缩节胺棉花生长发育
鄂北地区麦后直播棉缩节胺用量研究
2024年
为明确鄂北地区麦后直播棉缩节胺的最佳用量,于2022年、2023年分别设置6个缩节胺用量递增处理,以正常喷施缩节胺为对照,5叶期第1次喷施缩节胺,各处理用量分别为1.5 g/hm^(2)(CR1)、3.0 g/hm^(2)(CR2)、4.5 g/hm^(2)(CR3)、6.0 g/hm^(2)(CK)、7.5 g/hm^(2)(CR4)、9.0 g/hm^(2)(CR5),10叶期、15叶期每个处理的用量分别为第1次用量的2、4倍,打顶后每个处理的用量为前3次用量之和,分析了喷施缩节胺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缩节胺用量能够显著抑制棉花株高、主茎节位数和倒四主茎节间距,但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两年试验中CR4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较优,因此鄂北地区麦后直播棉缩节胺适宜用量为5叶期7.5 g/hm^(2)、10叶期15.0 g/hm^(2)、15叶期30.0 g/hm^(2)、打顶后52.5 g/hm^(2)。
陈科海余志铭付永红黄梅芳彭亚博荣义华梅汉成
关键词:麦后直播棉缩节胺株型纤维品质
一种利用染色体消失法培育矮败小麦改良后代DH新品系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染色体消失法培育矮败小麦改良后代DH新品系的方法,利用矮败小麦不需人工去雄即可充分实现群体内的大规模杂交,在群体中根据选育目标锁定大量交流重组的优良可育株系,同时利用染色体...
刘莹王立峰陈科海余华强赵翠荣左珍喜谭靖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