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生

作品数:3 被引量:10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患者血清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疾病
  • 1篇诱发电位
  • 1篇死因
  • 1篇听觉
  • 1篇听觉诱发
  • 1篇听觉诱发电位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椎基动脉
  • 1篇椎基动脉供血...

机构

  • 3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明生
  • 1篇罗汀
  • 1篇朱瑞芬
  • 1篇徐宪宣
  • 1篇张松涛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55
2001年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TNF α、IL 1β含量在恢复期和急性期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运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中TNF α、IL 1β的含量。 结果 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 α、IL 1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急性期又较恢复期高 (P <0 .0 5 ,P <0 .0 1) ;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结论 TNF α、IL 1β可能参与脑梗死早期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损伤 ,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陈明生朱瑞芬詹庆盈
关键词:脑梗死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
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1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 6 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纤维蛋白原和 D-二聚体的含量在 3个阶段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1) ,升高的程度与梗死体积密切相关 ;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在 3个阶段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 D-二聚体的含量在亚急性期显著升高 (P<0 .0 5 ) ,恢复期开始下降。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凝血
陈明生张松涛徐宪宣
关键词:脑梗死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罗汀陈明生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血管性疾病发作间歇期VB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