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峰
-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Th17和CD4^+ CD25^+ Treg细胞表达情况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45例初发AA患者分为轻型AA(n=25)和重型AA(n=25)两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及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上清液中的白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重型AA(SAA)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血清中IL-17及IFN-γ表达高于轻型AA(MAA)和正常人组,而重型AA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降低。与轻型AA和正常对照相比,重型AA患者单个核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IL-17及IFN-γ表达水平显著增加。AA患者血红蛋白计数与Th17细胞及血清IL-17表达呈负相关,与CD4+CD25+Treg表达成正相关。结论:重型A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 童来根吴文忠周志刚张云平陈亚峰黄文娟许欢苏倩倩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蛋白质、氯化物、糖定量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选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各40例,行腰椎穿刺术取得脑脊液标本检测蛋白质、氯化物、糖定量。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组患者脑脊液蛋白质水平较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升高(P<0.05),氯化物及糖定量水平较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下降(P<0.0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组患者治疗2w后脑脊液蛋白质水平较确诊时下降(P<0.05),氯化物及糖定量水平较确诊时升高(P<0.0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较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蛋白质升高、氯化物及糖定量降低,治疗后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检测脑脊液白蛋白、氯化物及糖定量对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进展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 陈亚峰黄文娟金玲张云平周志刚童来根吴文忠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蛋白质氯化物
- 老年贫血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贫血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贫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贫血的病因以慢性病贫血最为多见,其次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经过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后,106例老年贫血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对于老年贫血患者,应积极查找贫血原因,明确诊断,及早治疗,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陈亚峰许欢黄文娟张云平童来根周志刚陈思思吴文忠
- 关键词:老年贫血病因
- 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IPSS及染色体核型的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比较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WHO(2001)分型与FAB分型的IPSS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经FAB标准确诊的原发MDS的患者重新按WHO标准分型,对2种结果的IPSS及染色体异常与各亚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按FAB分型各亚型的IPSS及染色体异常无显著性差异,按WHO分型的难治性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与难治性贫血(RA)患者染色体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66.6%,41.7%,P<0.01),RAEB-2高危组比例明显高于RAEB-1组(25%,0%,P<0.01)。结论:原发MDS的WHO分型与FAB分型相比,前者与预后的相关性更好。
- 罗晓鸿陈钰王爱华陈亚峰沈志祥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FAB分型WHO分型染色体核型
- 环孢素治疗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2011年
- 目的探讨环孢素对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环孢素口服[5mg/(kg d)]治疗2例既往经多次含氟达拉滨及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CLL患者,通过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常规指标、外周血片分类、骨髓涂片、肝肾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及骨髓中CD5与CD19共阳性细胞比例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外周血治疗前均三系严重减低,治疗后三系均恢复,淋巴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外周血及骨髓中CD5和CD19共阳性细胞比例均下降。一例患者完全缓解,一例患者部分缓解。治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环孢素对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 张云平吴文忠陈亚峰周志刚黄文娟
- 关键词:环孢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6年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约2/3的MM患者易并发贫血。MM贫血会随着MM病情的进展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M贫血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等)抑制红系造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反复感染及血黏度升高等。目前针对MM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原发病治疗、输血治疗及EPO治疗等。本文简要综述MM贫血的发病机制及目前的治疗方法,旨在为MM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 吴文忠周志刚陈亚峰张云平
- 关键词:贫血
- 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初治未缓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初治未缓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血液科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11例初治未缓解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2.7%(8/11);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感染发生率为72.7%(8/11),轻度肝功能损伤率9.0%(1/11),无严重出血、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可有效治疗初治未缓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虽然血液学不良反应较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但患者基本上可耐受,给予抗炎及支持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
- 陈亚峰张云平黄文娟周志刚金玲许欢吴文忠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髓系
- 酷似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核1例
- 2011年
- 患者男,18岁,因消瘦伴乏力5个月于2008年12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7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出血乏力,伴有消瘦、盗汗,5个月内消瘦50余斤,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急、无腹胀腹痛,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入院前1周出现发热,体温达39℃,外院抗感染治疗体温无好转,查胸腹部CT提示胸腔、纵隔、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怀疑恶性淋巴瘤收入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9℃,贫血貌。
- 张云平黄文娟陈亚峰周志刚吴文忠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淋巴结核腹腔积液胸腹部CT胸闷气急腹胀腹痛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轻中度贫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轻中度贫血患者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ALL合并轻中度贫血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诱导缓解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铁剂治疗,观察组给予rHuEPO联合铁剂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1、2、3个月时2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铁蛋白(SF)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2组治疗2、3个月时血清EPO水平低于治疗1个月时,且观察组治疗1、2、3个月时血清E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2组Hb、Hct、RB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9,P=0.268)。结论 rHuEPO联合铁剂治疗可调节ALL合并轻中度贫血患者的血清EPO水平,增加红细胞数量,升高Hb、Hct、RBC、SF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於群刚陈亚峰吴文忠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
-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中位年龄65岁的AML患者,均采用CAG预激方案诱导治疗,为阿克拉霉素10 mg/d,第1~8天,阿糖胞苷10 mg/m2,12 h 1次,第1~14天,G-CSF 200μg/(m2·d),第1~14天。结果化疗后总有效率73.2%,完全缓解(CR)57.7%。初诊患者CR率为65.3%;复发、难治患者为40.9%;≥70岁患者为40%;中等预后染色体的CR率为68.4%。10例预后不良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完全缓解4例。早期死亡率2.8%,总生存期中位时间14个月。初诊时白细胞<10×109/L的CR率61.1%,治疗前白细胞>10×109/L的CR率52.9%。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CAG预激方案为治疗AML的较有效、安全的方案。尤其对低增生性老年AML疗效肯定。
- 张云平陈亚峰吴文忠钱思轩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