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英 作品数:69 被引量:215 H指数:9 供职机构: 沈阳军区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肝脏恶性肿瘤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李玉 王宁 阎英 宋丽艳 冯济龙 严子才 李东 张海波 本成果是自选项目。10余年来,我科在大量肝脏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于2001年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1101033),成功地建立了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进行了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关键词:关键词:放射疗法 肝脏肿瘤 物理疗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性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孙颖 阎英适形放射治疗肺转移瘤疗效分析 2000年 目的 探讨适形放射治疗对肺转移瘤的治疗意义。方法 自1996年9月~1998年12月采用X线适形放射治疗肺转移瘤59例,单发转移灶24例,多发转移灶35例。首程治疗共106个灶,再程治疗34个灶。临床靶体积(CTV)0.29~163.17cm^3,平均9.42cm^3。计划靶体积(PTV)3.62~231.83cm^3,平均17.68cm^3。使100%等剂量线覆盖PTV,并以此为靶区处方剂量。单次靶区处方剂量平均为9.69Gy,间隔1~2天,总照射剂量平均33.4Gy。结果 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4%、54.2%。近期肿瘤退缩率分别为CR45.0%、PR39.3%和NR15.7%。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1.4%。结论 X线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局部肿瘤,不增加放射性肺损伤。 郭占文 李玉 田起和 阎英 王安祥关键词:适形放射治疗 肺转移瘤 疗效 PTTG基因沉默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PTTG基因沉默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进行基因沉默实验,将PANC-1细胞分为三组(①.未转染PANC-1细胞、②.转染阴性对照siRNA、③转染siRNA-PTTG),MTT比色法和3 H–胸腺嘧啶核苷(3 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24h、48h、72h和96h组③吸光度明显低于与组②和组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③3 H-TdR掺入率明显低于组②和组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DNA合成抑制率为37.87%;组③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S期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PTTG转染后PANC-1细胞增殖显著抑制,细胞周期阻抑在G0/G1期,DNA合成降低。 王宁 姜海容 刘洁 阎英关键词:胰腺癌 垂体瘤转化基因 RNA干扰 适形放射治疗与区域性化疗并用治疗肝转移瘤疗效观察 2000年 目的 探讨X线适形放射治疗与区域性化疗井用对肝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单放组29例,综合组(放疗+化疗)17例。两组病人疗前年龄、kps评分、转移灶数目、原发灶及有无远处转移和照射剂量均相似。放疗前或后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引入肝动脉固定,以顺铂+阿霉素或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药物经微量泵缓慢输入。结果单放组与综合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5.6%和63.0%,2年生存率为35.3%和36.4%。结论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原始转移灶,配合区域性化疗疗效叠加,提高控制率,抑制微转移灶的发展。 郭占文 李玉 拱玉华 田起和 阎英 张立才关键词:肝转移瘤 化学疗法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调控前列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PRMT6)调控前列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Real Time PCR、转染、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技术和Transwell实验研究PRMT6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迁移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PRMT6在前列腺癌组织及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状态,PRMT6表达改变与促癌基因PSA和KLK2成正相关,证实PRMT6通过调控AR下游靶基因促进前列腺癌发生。此外,PRMT6促进前列腺癌细胞22Rv1和LNCaP的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增殖及迁移。结论 PRMT6通过调控AR下游靶基因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从而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 徐莹 阎英 柳云恩关键词:前列腺癌 凋亡 分子机制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老年人恶性胶质瘤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总结对老年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常规放疗联合口服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我科的23例患恶性胶质瘤老年患者,在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同时,针对所有患者施行有效的护理。结果 23例同步放化疗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者6例,便秘者5例,乏力者1例,Ⅱ度骨髓抑制者1例,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给予对症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未延误放化疗的正常进行。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及癫疒间发作,放疗后23例患者均出现局部脱发。结论针对老年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的过程中,施行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手段,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治疗有积极作用。 吕东阳 阎英 徐莹 赵妍关键词:恶性胶质瘤 替莫唑胺 常规放射治疗 护理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孙颖 王宁 郭占文 阎英1620例次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在外周血管介入诊治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类型、发生原因、处置及结局,以提高认识和处理严重并发症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在1620例次外周血管介入诊治中所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每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后给予的处置,以及最后结局。结果在1620例次介入诊治中,在术中及术后1周内出现严重并发症共76例次,发生率为4.69%。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达12种。大部分经处理后恢复正常,未遗留后遗症。部分患者遗留永久性合并症,如截瘫、下肢瘫痪、臀部肌肉坏死等。6例患者死亡。在死亡的6例患者中,4例同时发生肝功能衰竭及粒细胞缺乏症,1例死于腹膜后血肿及腹腔积血,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①多数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均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大部分与术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低和操作失当相关。②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慎重选择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细心操作,是减少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严子才 刘莉 张海波 王宁 李玉 阎英关键词:介入治疗 严重并发症 外周血管 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Ⅲa~Ⅳb期局部鼻咽癌患者47例,根据疗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n=29)和B组(n=18)。两组患者均先行DP方案(第1天静脉注射多西他赛80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奈达铂40 mg/m^2)诱导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2周后,B组患者静脉注射尼妥珠单抗200 mg,1次/周,共7周;化疗结束3周后,两组患者静脉滴注奈达铂40 mg/m^2,1次/周,共7周。之后,两组患者均应用螺旋断层放疗系统进行调强放疗。随访9~7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有效率、复发率、3年无进展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放疗前,A组完全缓解率为89.7%(26/29)、部分缓解率为10.3%(3/29),有效率为100.0%(29/29);B组完全缓解率为94.4%(17/18)、部分缓解率为5.6%(1/18),有效率为100.0%(1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B组复发率为11.1%(2/18),低于A组的13.8%(4/29);B组3年无进展存活率为88.9%(16/18),高于A组的86.2%(25/29);B组3年总存活率为94.4%(17/18),高于A组的93.1%(27/29)。但两组复发率、3年无进展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黏膜反应、口干、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徐莹 任雪 阎英关键词: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尼妥珠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