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桢桢
- 作品数:23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理学更多>>
- 舞台上的民俗幻象被引量:1
- 2009年
- 杨丽萍的《云南的响声》在京公演,“衍生态”的概念又让所有人揣着问号走进了剧场。从《云南映象》的“原生态”引起热议,到《云南的响声》卷土重来,忽然之间,我们发现“民俗舞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力度冲上了舞台,冲进了人们的视野,冲进了艺术商业化的进程之中。
- 闫桢桢
- 关键词:民俗舞蹈《云南映象》幻象原生态所有人
- 拼贴·融合·蜕变——艺术“跨界”视野中的舞蹈
- 新世纪以来,"跨界"(crossover)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艺术界的视野中,Crossover意指不同领域的交互与合作,最初的"跨界"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的最初实践者是福特汽车公司,借助飞机设计的灵感...
- 闫桢桢
- 关键词:书法艺术林怀民
- 文献传递
- 记忆的权力机制——以“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一学科来说,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既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也是一种独特的记忆建构。作为典型案例,关于"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记忆建构集中凸显了特定历史事件的记忆在形塑过程中所存在的记忆类型与记忆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如何在群体观念转型、变革期产生独特的稳定性与绵延性功能。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记忆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文化记忆构建的内在权力机制。
- 闫桢桢
-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记忆权力机制
- 身感教学:投“身体”于“仪式”之中——陕北秧歌实验教材“民俗部分”理论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是对"陕北秧歌实验教材"(民俗类课程部分)的一次理论化梳理。通过对教材形成过程中理论思路的脉络追溯,检验与反思教材的实践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仪式的功能性重构"、"职业化身体的去规训化"以及"身感教学"等理念及其相应的操作方式。
- 明文军闫桢桢
- 关键词:仪式功能性
- “姿势”固着:现代主体的自我确证——马修·伯恩《天鹅湖》新解
- 2024年
- 马修·伯恩的男版《天鹅湖》作为享誉世界的现代舞文本,存在独特的批评“盲点”。文章尝试以精神分析的理论思路对这些“盲点”进行“重读”,凸显这一经典舞蹈文本所蕴含的理论阐释潜力。从剧中的人物设置,到具体的动作组织形式,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呈现出一个与经典《天鹅湖》文本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并为进一步反思“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结构及其遭遇提供了鲜活的艺术形象。
- 闫桢桢
- 关键词:《天鹅湖》
- 谁改变了你的生活
- 2011年
- 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著,赵炳祥罗杨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每天清晨,我们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被闹钟叫醒,于是一天的生活按照已经形成的时间表开始运行。
- 闫桢桢
- 关键词:生活史中产阶级时间表
- 形态展示、异质经验与意义嫁接:民俗美学资源的三种舞蹈艺术实践——由《沉香》系列谈起被引量:5
- 2019年
-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民俗作为一种美学资源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2003年联合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逐渐开展并日益蓬勃。作为以民俗为美学资源的当代舞蹈艺术实践,"中国民族民间舞"有其代表性。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持的"民族传统乐舞集"项目的成果一一《沉香》系列为案例,探讨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以民俗美学资源为基础的舞蹈艺术实践所应承担的独特功能及其社会意义。
- 闫桢桢
- 关键词:民俗资源中国民族民间舞
- 记忆的复合媒介:作为审美修辞的图像与身体——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作为记忆的重要媒介,图像和身体在情感强度和阐释空间上都不同于文字媒介。而在艺术形式中,这两种媒介常常会以复合、叠加的方式出现。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图像和身体一方面在审美形式中相互融合,呈现出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意识形态内涵;另一方面作为记忆媒介,通过特定的审美修辞展现出巨大的记忆潜能。本文通过分析《东方红》中图像与身体之间彼此激发、支撑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探讨这种在审美修辞中形成的复合媒介在构建集体记忆方面的功能和优势。
- 闫桢桢
- 关键词: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集体记忆
- 意义的开放与经验的现场——环境舞蹈剧场《阿O一家》述评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以环境舞蹈剧场作品《阿O一家》为例,探讨环境戏剧中意义与经验的现场生成机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戏剧通过对镜框式舞台的突破、激活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反应链等艺术手段,重新定义了"戏剧表演"的界限与观念。作品《阿O一家》结合了环境戏剧与舞蹈剧场的艺术特性,将舞蹈艺术的表意空间进一步扩展。笔者着重阐释与分析作品中关于当下中国的生命境遇以及对"体制暴力"的多重隐喻,以此凸显环境戏剧在当代都市生活中独具的艺术力量与政治思想维度。
- 闫桢桢
- 关键词:环境戏剧舞蹈剧场
- 《云南映象》:经验的展示与消费
- 2015年
- 作为现代性或者说全球化的后果,“地方性”的文化经验越来越成为文化关切的焦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的广泛开展可谓是其佐证之一。“保护”一方面体现出对于地方性民俗文化的重视,
- 闫桢桢
- 关键词:文化经验《云南映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