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义
- 作品数:44 被引量:4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华南主要大河新生代演化:南海北缘沉积学记录的制约
- 2025年
-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深刻地改变了亚洲地形及气候格局,引发了大河水系的重大调整.近年来,南海北缘大河演化成为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近海油气勘探和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的实施,为重建华南主要大河演化提供了连续且年代精确的沉积记录.梳理了近20年来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的沉积物源研究,讨论了华南主要大河演化(包括红河和珠江等)的沉积学研究进展.莺歌海盆地物源研究显示,晚始新世以来红河是该盆地主要物源供给者;并且莺歌海盆地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其他大河(包括怒江、澜沧江和长江等)的物源信号差异较大(如碎屑锆石U-Pb年龄和钾长石Pb同位素等),表明晚始新世以来这些大河并未汇入莺歌海盆地,即青藏高原东南缘并不存在巨型古红河.珠江口盆地在始新世‒早渐新世主要由华南南缘供给沉积物,指示古珠江流域范围较小;晚渐新世在南海打开的驱动下,古珠江向西扩展至青藏东南缘.台湾新生代地层的物源区在晚渐新世由华南沿海转变为武夷山,暗示着古闽江向西扩展.华南沿海主要大河(包括珠江和闽江等)在晚渐新世均经历了由中小型水系向内陆拓展的过程,与南海打开时限基本吻合,表明南海打开控制了这些大河的演化.
- 张增杰田云涛孙习林闫义
- 关键词:物源示踪沉积学海洋地质学
- 台湾南部恒春半岛垦丁混杂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垦丁混杂岩出露于台湾南部恒春半岛中新世增生楔内,长约20km,宽最大可达1km,呈西北-东南方向狭长带状分布,大致平行于马尼拉海沟北段,其分布特征类似于著名的与板块俯冲密切相关的日本Mugi 混杂岩和印尼Bobonaro...
- 张新昌黄奇瑜闫义陈多福单业华
- 南海北缘盆-岭格局及地貌演化过程被引量:3
- 2016年
- 南海北缘及华南沿海在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盆?岭构造演化历史。目前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南海北缘盆地构造演化,而对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岭构造格局及大陆边缘地貌演化还缺乏完整的认识。盆地沉积物源区示踪和邻区岩体剥露过程的综合对比研究是深入探讨大陆边缘构造和地貌演化的重要途径。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关于盆地沉积物源区示踪和山脉隆升剥蚀过程的主要方法和进展。综合分析南海北缘盆地碎屑沉积物来源及华南沿海主要岩体剥露过程矿物热年代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对南海北缘新生代地貌演化及盆地沉积物剥蚀?沉积过程进行了双重约束。华南沿海主要岩体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磷灰石(U-Th)/He热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演化过程较为复杂,剥蚀过程表现为明显的多阶段性且剥蚀中心由南向北迁移,与典型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有明显的区别。总体上,~25Ma之前的沉积物?Nd值较高、碎屑锆石以年轻颗粒(<500Ma)为主,表明物源以华南沿海地区的中生代花岗岩近源剥蚀为主;而~25Ma之后的沉积物?Nd值较低、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年龄(>500Ma)明显增加,表明物源向华南内陆逐渐迁移。南海北缘盆地沉积物来源由近源向远源的逐渐转变,反映了东亚大陆边缘主要水系,如珠江和闽江等由沿海向内陆的侵蚀扩展过程,这一过程对应于南海的扩张和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
- 闫义ALMATARI Ali Ahmed Ali田陟贤钱坤
- 关键词:裂变径迹
- 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放射性元素产热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2年
- 本文阐述了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的分布特征,并在测定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侏罗系地层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地层密度的基础上,计算了侏罗系地层现今及地质时期放射性元素产热量,分析了放射性元素产热量变化特征,探讨了放射性元素产热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 李自安闫义
- 关键词: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天然气成藏钍
- 东亚大陆边缘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模型:来自婆罗洲沉积记录研究
- 在长时间的俯冲过程中,俯冲角度经常会发生周期性变浅和变陡。板片俯冲角度变浅或平板俯冲通常会导致上板片发生强烈的挤压,岩浆活动很少。板片俯冲角度变陡(或回卷)通常会导致弧后伸展,岩浆活动增加(Kay and Coira, ...
- 周洋刘青松闫义刘伟
- 关键词:中侏罗世
- 江汉盆地西缘新生界物源研究:来自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及锆石U-Pb年龄的双重约束
- 张增杰J.Stephen Daly李长安Shane Tyrrell孙习林闫义
- 台湾中新世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 兰青闫义黄奇瑜余梦明张新昌
- 南海晚渐新世-中新世沉积充填的物源制约
- 韦刚健黄奇瑜唐松闫义
- 辽西北票(金—羊)盆地中生代砂岩碎屑组分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响应被引量:15
- 2003年
- 根据北票 (金—羊 )盆地中生界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盆地沉积充填序列及砾岩特征 ,对盆地中生代物源及构造演化进行了示踪 :晚三叠世为盆地构造活化的起始阶段 ,盆地物源应主要来自周缘隆升蚀源区的前中生代碎屑沉积物 ;早侏罗世辽西地区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升降 ,北票 (金—羊 )盆地相对伸展陷落 ,盆地范围有所扩大 ;晚侏罗世北西—南东向逆冲推覆作用成为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 ,北票 (金—羊 )盆地具有明显前陆盆地特征 ,盆地西缘太古代变质岩系出露剥蚀而成为盆地的主要物源之一 ;早白垩世辽西地区发生构造反转 ,北票 (金—羊 )盆地相对萎缩。Dickinson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辽西地区。
- 闫义林舸李自安贺世杰徐政语
- 关键词: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 辽西北票盆地侏罗系充填序列及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指示被引量:8
- 2002年
- 陆相盆地地层充填序列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古气候和沉积物的供给速度 ,而构造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 ,根据北票盆地的演化特点 ,充分考虑火山作用的影响 ,界定了 3个级别火山—沉积旋回的涵义 ,并将北票盆地侏罗系充填序列划分为 2个一级旋回 ,5个二级旋回及若干个三级旋回。盆地的地层充填序列特征是对构造演化的良好指示剂 ,各级火山—沉积旋回的交替反映了构造演化的阶段性。北票盆地在侏罗纪整体处于挤压构造背景之下 ,中间又包含有多次挤压—伸展—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
- 闫义林舸李自安
- 关键词:陆相地层充填序列侏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