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廷机

作品数:15 被引量:18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肠
  • 7篇溃疡
  • 6篇结肠炎
  • 6篇溃疡性
  • 5篇中医
  • 5篇细胞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5篇病理学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医药疗法
  • 4篇中医药
  • 4篇中医药疗法
  • 4篇病理
  • 3篇大细胞
  • 3篇胃肠
  • 3篇胃肠康
  • 3篇结肠电
  • 3篇肥大
  • 3篇肥大细胞

机构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州中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厦门市医药研...
  • 1篇广东省中医研...
  • 1篇实验动物中心

作者

  • 15篇钟廷机
  • 9篇邹移海
  • 9篇连至诚
  • 5篇陈苇菁
  • 5篇刘晓秋
  • 3篇曾一玲
  • 3篇汤建华
  • 3篇何智明
  • 2篇李世英
  • 2篇杨巧红
  • 2篇杜标炎
  • 2篇张永斌
  • 2篇赵自明
  • 2篇梁雪芬
  • 1篇李世英
  • 1篇钟毅
  • 1篇张万方
  • 1篇张书征
  • 1篇陆英杰
  • 1篇陈嘉

传媒

  • 3篇广州中医学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医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广东解剖学通...
  • 1篇华人消化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捻转补泻手法对大鼠小肠系膜透明窗肥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1993年
健康雄性大鼠46只随机分为捻转泻法、补法、电针、捆绑对照和空白对照5组。大鼠捆梆于鼠台,分别行捻转补泻手法和电针,针右“足三里”10分钟,实验6天后取空、回肠系膜铺片,醛品红—橙黄G染色,10×40倍光镜观片。结果发现,对小肠系膜透明窗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影响,捻转泻法优于补法,手针总体作用优于电针,对空肠作用优于回肠。捆绑大鼠导致肥大细胞数目减少,捻转泻法可使其回升,电针则使之进一步下降。
邹移海何智明汤建华钟廷机曾一玲
关键词:小肠系膜捻转补泻手法电针
糖尿病大鼠胃电异常、胃动力基本功能单位病理损害及“糖胃康”的防治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研究糖尿病胃动力障碍 (DGMD)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及细胞病理学基础。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胃窦部埋植银电极 ,以成都泰盟BL -4 10型生理实验系统记录胃电。除对照组大鼠外 ,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制作糖尿病模型 (DM组 ) ,并随机抽取约一半造模大鼠灌服中药复方“糖胃康”(DM -TCM组 )。实验电生理观察 2个月后 ,3组大鼠的胃组织作纵肌 -神经丛铺片 ,并综合应用NDP组化染色、ZIO组化染色、c -kit及nNOS免疫组化法 ,以光镜及电镜观察DM组大鼠胃动力基本功能单位 (BFUGM) ,即壁内神经 (ENS) -Cajal间质细胞 (ICC) -平滑肌(SMC)的病理改变 ,并观察“糖胃康”的防治作用。结果 DM组大鼠的胃电明显异常 ,主要表现为胃电基本电节律的频率、波幅及峰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其波幅尚随造模时间推移而下降。而DM -TCM组大鼠胃电波幅随造模时间推移的下降则较轻微 ,其峰电发生率亦高于DM组。DM组大鼠胃动力基本功能单位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其SMC排列紊乱 ,SMC内有较多胞质溶解性空泡 ,线粒体肿胀 ;肌间丛ENS神经元胞质部分溶解 ,线粒体肿胀 ,嵴溶解 ,神经轴突有较多空泡性变 ;ICC分布不均 ,数量减少 ,线粒体肿胀 ,核周细胞浆减少等。DM -TCM组大鼠胃ENS、ICC及SMC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DM组。
连至诚李卫东张书征张万方陈苇菁钟廷机张玲梅曾强陈云陆英杰钟毅赵自明雷娓娓黄真炎杨冬娣吴玲霓黄伟文熊玉冰刘冬年宫雅南胡惠娟董莲萍李万根邹移海杨小琼陈嘉
关键词:糖尿病糖胃康胃动力障碍细胞病理学
六味地黄汤对糖皮质激素肾阴虚模型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I)被引量:48
2000年
为进一步探讨肾阴虚证在免疫学上的实质 ,将 30只Wiste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 3组 ,采用糖皮质激素肾阴虚大鼠模型以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 ,观测了六味地黄汤对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 :模型组淋巴细胞凋亡增多 ,且多在胸腺皮质部 ,凋亡细胞计数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六味地黄汤组淋巴细胞凋亡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凋亡细胞计数六味地黄汤组低于模型组 (P <0 .0 1)。提示六味地黄汤能够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胸腺淋巴细胞凋亡。反证了肾阴虚证存在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情况 。
杜标炎徐勤吴绍锋罗惠苏俊芳钟廷机
关键词:肾阴虚免疫学六味地黄汤
激光照射“足三里”穴对清醒大鼠空肠系膜透明窗肥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1991年
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激光组8只和捆绑对照组7只,大鼠固定于鼠台,激光组每天用5mW氦氖激光照射右“足三里”穴10分钟,捆绑组不作其它处理,连续实验6天,乙醚麻醉后断头放血处死大鼠,即取距空肠起始部5cm的一段空肠系膜铺片、固定,醛品红一橙黄G染色,在10×40倍显微镜视野下观察,激光组脱颗粒肥大细胞均值为11.8±2.1个,脱颗粒率为34.7%,捆绑对照组脱颗粒肥大细胞平均4.4±1.2个,脱颗粒率占15.7%.两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说明激光照射穴位可以使空肠系膜透明窗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增加。
曾一玲邹移海汤建华何智明钟廷机
关键词:激光穴位疗法肥大细胞足三里
中老年人的中医证型与结肠电异常改变相关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中医证型和结肠动力随年龄增高的改变。方法:观察普通成年人90例中医证型随年龄增长出现的频率改变和结肠电各高、中、低段的缺失率的比率的变化。结果:年龄36~50岁组受检者脾虚便溏的出现率显著高于18—35岁组,年龄〉50岁组受检者脾虚便溏的出现率显著高于18~35岁组。说明,随着年龄增高正常大便的出现率降低,尤其是大便稀烂的出现率显著增高,而脾虚便溏型的出现率随年龄增高也增多。结肠频谱与年龄的相关分析表明,年龄较大者其乙状结肠高频段肠电缺失的比率显著降低,降结肠高频段肠电缺失的比率亦倾向降低。结论:脾胃气虚、脾虚便溏、气虚便秘构成比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脾胃气虚、肝肠气滞构成比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年龄较大者其乙状结肠高频段肠电缺失的比率显著降低,降结肠高频段肠电缺失的比率亦倾向降低。
杨巧红李永胜连至诚杜标炎陈苇菁赵自明钟廷机邹移海
关键词:中老年人中医证型
大鼠实验性结肠溃疡的肠道推进行为异常及二氢黄酮B3等植物药的调整作用被引量:8
1994年
二硝基氯苯滴背致敏后,经肛灌肠以制作病理模型。造模完成后12天内,36只大鼠中32只检见典型的结肠溃疡。以“肠道流体推进检测系统”发现,该期病鼠离体结肠的基础腔内压倾向降低、袋状运动紊乱;其推进行为异常有复合波节作过高、肠道运动功能衰弱、肛向推进出超三个类型;可解释有关结肠疾病大便改变的部分机制。造模后织13~50天为溃疡修复期,该期结肠运动倾向好转。药理实验显示,动脉灌注2×10 ̄(-5)mol/L白术羟内酯对病鼠节律过高的结肠推进行为有抑制作用;而2×10 ̄(-5)mol/L二氢黄酮B3则对运动功能减弱的结肠有动力作用。两者可从不同方向有效调整肠道功能;可供开发利用。
连至诚吴晓斌林永成钟廷机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二氢黄酮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电和动力异常及中药胃肠康的治疗调整作用被引量:9
1998年
以二硝基氯苯法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埋藏电极记录结肠电,观察中药复方胃肠康的作用,并以“离体肠道流体推进检测系统”观察胃肠康成分白术羟内酯和二氢黄酮B3对病模大鼠结肠推进行为的影响、发现病模大鼠结肠发生典型的溃疡,浸泡液一氧化氮(NO)产物(NOP)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其结肠的基本电节律变慢、幅值降低、收缩性复合肌电及峰电明显减少;离体结肠动力异常并表现为复合波频率异常增高、肛向纯推进过高及动力减弱3个类型。经胃肠康治疗后,结肠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肠电倾向恢复正常,同时NOP亦回降至正常水平。动脉灌注白术羟内酯使增高的结肠推进复合波频率倾向恢复正常,二氢黄酮B3则使动力降低的结肠推进复合波增强。研究表明,胃肠康及其成份能有效治疗结肠溃疡性炎症,调整结肠电和动力异常,其机制与调整NO水平有关。
连至诚李世英钟廷机邹移海张永斌刘晓秋陈苇菁梁雪芬赵宏李健吴晓斌刘丽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康中医药疗法
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一氧化氮和结肠电的调整作用被引量:5
1997年
以二硝基氯苯法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埋藏电极记录结肠电,并以标准对照比色法测定结肠组织浸泡液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P)的浓度,观察中药复方“胃肠康”的作用。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亚硝酸盐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结肠基本电节律(BER)幅值及收缩性复合肌电(CEC)幅值均显著降低,负载峰电的BER和CEC百分数明显减少。经中药治疗后,模型动物结肠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肠电倾向恢复正常,同时NOP亦回降至正常水平。结果提示,NO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及结肠电改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药复方“胃肠康”的作用机制与调整NO密切相关。
刘晓秋李世英连至诚连至诚钟廷机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胃肠康一氧化氮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及其病理改变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报告以2,4—二硝基氟苯制遣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方法和结果。造模完成后12天内观察的36只大鼠中32只的结肠有明显的溃疡形成和炎性细胞浸润;与37只健康大鼠比较,溃疡期大鼠离体结肠的肠腔基础压降低,推进活动表现为节律异常增高、相对性肛向出超或单纯无力型改变。而造模后第12~第50天观察的11只大鼠仪1只发现溃疡;本组大鼠结肠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其中8只的肠壁尚有较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属溃疡恢复期。该恢复期大鼠结肠的推进行为较溃疡期明显好转。
钟廷机连至诚胡质毅吴晓斌邱少铭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病理学动物模型
病理学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为了提高病理学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方法通过阅读中文期刊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结果比较法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效果较好。结论结合不同的病理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杨巧红李永胜钟廷机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