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蕙
- 作品数:652 被引量:4,771H指数:3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甘氨酸通过促进甲基乙二醛刺激下内皮细胞乙二醛酶-1功能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通路表达
- 王紫薇张俊清陈蕾郭晓蕙
- 年轻肥胖患者的2型糖尿病治疗
- 2009年
-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呕吐、口腔异味等不良反应,改服格列美脲后因出现饥饿、体重增加而服用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君力达).一个月后随访观察,无明显不适症状,体重减少5kg,血糖水平稳定,糖化血红蛋白为6%,血脂恢复正常,脂肪肝明显好转.
- 杨建梅郭晓蕙
- 关键词:肥胖患者口腔异味格列美脲肠溶胶囊肥胖型
- 重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无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检测
- 目的:目前临床上DN的检测主要通过测定UAER,但近年来国外的研究和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已明显下降但UAER尚处于正常。提示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下降要比我们通常想象得要早且普遍。无蛋白尿的肾功能减...
- 杨建梅王念鸿孔岩张春丽郭晓蕙
-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
- 文献传递
- 打胰岛素不可忽视的几个细节
- 2013年
- 说到控制血糖.很多糖友首先想到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的选择,很少有入把注射技术与血糖达标联系起来。事实上,由于注射不规范,导致血糖控制不力的情况非常多见,甚至引发患者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
- 郭晓蕙
- 关键词: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
- 达美康缓释片24h血糖控制及促胰岛素分泌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曾有结果显示服用达美康缓释片70d后,24h的血糖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控制,HbA1c也显著降低。但达美康缓释片服用后体内胰岛素水平发生何种变化?是否使用达美康缓释片后胰岛功能可以有所恢复?以往的研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对用药前后全天胰岛素的测定来探讨达美康缓释片对胰岛8细胞功能改善的作用。
- 郭晓蕙高莹凌伟高妍
-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缓释片血糖控制HBA1C胰岛素水平胰岛功能
-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浆醛固酮的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探讨罗格列酮导致水肿的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在目前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日(n=10),胰岛素组继续胰岛素治疗(n=10)。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测定立位血浆醛固酮水平,监测患者水肿情况及体重。结果罗格列酮可以导致水肿、体重增加。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血浆醛固酮水平2个月时较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P>0.05);治疗4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6个月时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血浆醛固酮水平较前下降,与胰岛素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早期出现的水肿可能与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有关。
- 王薇郭晓蕙贾培红
- 关键词:罗格列酮水肿醛固酮
- 医学营养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影响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研究医学营养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体成分、内分泌代谢和生殖功能的影响,为肥胖型PCOS的医学营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及管理经验。方法通过PCOS联合门诊的模式,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110例肥胖型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医学营养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人体成分、内分泌代谢指标及生殖学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医学营养治疗12周后,衡量肥胖的指标如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及体脂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01),内分泌代谢指标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01),生殖功能指标游离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及LH/卵泡刺激素(FSH)显著下降(P<0.001),79.5%的患者月经周期改善及恢复正常。结论 12周医学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PCOS患者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并显著改善内分泌代谢和生殖功能,是治疗肥胖型PCOS的有效方法。
- 窦攀鞠慧岩尚青鸟李雪迎薛晴徐阳郭晓蕙
- 关键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医学营养治疗
- 自我血糖监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30
- 2021年
- 目的比较自我血糖监测(SMBG)与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系统评价T2DM患者24 h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47例,分为HbA_(1)c≥6.5%组16例及HbA_(1)c<6.5%组31例。两组均佩戴雅培瞬感FGM,并使用拜安进血糖仪监测7点指尖血糖。TIR血糖值设置为3.9~10.0 mmol/L。分别读取FGM报告,并计算SMBG所得7点指尖血糖的TI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及平均血糖(MBG)数值,比较SMBG及FGM数据差异。结果 HbA_(1)c≥6.5%组采用SMBG与FGM,在TIR、TAR、TBR及MBG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6.5%组采用SMBG与FGM,在TAR、TBR及MBG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MBG 7点血糖与FGM在评价T2DM患者TIR方面结果一致。当HbA_(1)c≥6.5时,二者在评价TIR、TAR、TBR及MBG方面一致。
- 张东辉顾楠李昂郭晓蕙张俊清王志稳
- 关键词:自我血糖监测血糖控制
- 机制互补——降糖药的合理组合
- <正>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已经从医学模式的改变深入到某一疾病治疗的选择上。糖尿病这一有着复杂遗传机制背景的疾病在治疗时多数需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用。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不断地有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进...
- 郭晓蕙
- 关键词:降糖药磺脲类胰高糖素胰岛素二甲双胍
- 文献传递
- 肾门异位皮质醇瘤一例及文献回顾
- 陆迪菲于楠马晓伟张俊清郭晓蕙